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职业规划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2020-11-24寇华林陈晓娇刘燕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家庭大学生

文/寇华林 陈晓娇 刘燕

一、文献综述

陈益明(2015)认为,班级氛围、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维度上相关且存在显著差异。刘林(2012)认为,就业机会和自我的情绪管理、计划设定和生活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就业满意度和自我的计划设定、认知和生活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巴枯宁(Bakunin 1950)认为,大学存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利益和提供学习的环境,而且还要让学生清楚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文献资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安排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普遍较弱,即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

(一)自我认识能力差

大学是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不管是在心理、行为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许多变化,他们会逐渐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分析能力和自我处理能力等。但是,在刚进入大学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

(二)自我心理适应能力弱

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情感比较丰富但容易变动;其次是向往美好生活但在遭遇挫折后感到悲观与失望,之后一蹶不振;最后是思想与思维灵活多变但有时候很偏激,导致思考的结果比较片面。

(三)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习是每个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大学的学习与初高中阶段的学习相差甚远。在学习方法上,大学要求非常高的灵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经常独立思考问题;在学习环境上,大学强调自主创新,由个人支配课余时间和假期安排;在学习任务上,大学要求学生广泛学习并注重专业化。

(四)自我生活安排不当

大学生生活的自我安排包括独立生活和生活安排。“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好习惯是一种资本,这个资本不仅会增加他们的利息收入还可以供其享用”。然而,大学生自我安排能力弱,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受家庭教育观念影响,认为“只要读好书其他都不用做”,造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

(五)自我职业规划不明确

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十分重要。目前,普通本科高校至少开设一到两门相关课程。这是为了辅导和提高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能力,奠定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坚实基础。

三、造成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职业规划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次

对于学生层次,我们通过运用SWOT分析对其原因进行分析。SWOT分析也称态势分析法,具体指的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这四个分析因素。

优势(Strengths):学习时间多、记忆力较好、吸收能力强。劣势(Weaknessses):社会经验不足、思考问题不够周全、做事不够稳健。机会(Opportunities):学习平台广、锻炼机会多、学校和国家给予帮助与支持。威胁(Threats):竞争力大、社会人才要求高、时代进步快。

(二)学校层次

许多学校比较重视科学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未重视。对于学校层次,大学生自我管理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教育人员、培训课程、实践方式、管理模式、学习生活环境。

(三)家庭层次

许多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这是由于他们的家长比较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和班上排名的高低,并且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在生活中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各种事情,最终导致自我管理能力很弱。

(四)社会层次

目前,我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比较多元的价值观。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价值和规范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文化之间也在不停地碰撞和冲突。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社会环境会使得学生思想混乱,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方向。

四、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方面

对自我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善计划。明确优势及劣势所在,保持优势,尽量避免犯过的错误,尽快改正自身的劣势。清楚认知自我价值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抓住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学习平台与机会,提高各方面能力,为新时代大学生作出榜样。

(二)学校方面

1.重视教育人员的选择。一些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存在上课时未引起重视等问题,学校应聘请专业的相关教授给老师补充较为完整、准确的“自我管理”和“新时代”的相关知识,并督促他们坚持每天学习。

2.丰富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注重质量和内容丰富性。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线下的课程把“新时代”和“自我管理”分开,一一进行高效地传授。

3.落实实践方式。实践方式分为校内知识竞赛和校外交流。校内知识竞赛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自我管理”贯彻到每一个学生。校外交流指的是,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互相学习探讨教学方法,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4.注重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应分为学习、生活、实践和评估,每个方面都应注重效率,并严格地执行与监督。学习上,应仔细考查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

5.优化学习生活环境。学习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应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帮助,但不能缺少个人的独立思考,努力做到一个人行,一群人更行。

(三)家庭方面

1.更新个体家庭的教育观念。调查显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它会直接影响其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孩子的父母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为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2.营造学生民主参与的家庭氛围。营造民主参与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在家庭中提供民主参与的机会。在家庭中拥有良好的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平等地处理家庭所有事情和锻炼孩子的机会。

3.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在各个环境中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做好每件事情,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孩子才会根据家长的一言一行模仿学习,从另一个方式上培养和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四)社会方面

社会也是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应该多准备一些实践场所供大学生使用,让他们参与到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家庭大学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家庭“煮”夫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恋练有词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