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指导工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20-11-24秦宏亮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校园文化理论

文/秦宏亮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缩影,是高校办学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着力推行校园文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对践行就业指导核心价值观、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受高校教育观念、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综合能力不足、适应能力较差、诚信缺失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层出不穷[1]。

第一,学生个人因素。意识引领行动,观念确定出路。首先,大学生不能客观判定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味要求高薪优企,在职业上选择盲目扎堆,职业发展上好高骛远,不求实际,择业观念错位;择优录用是招聘单位一贯的坚持原则,高校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以及人格魅力等综合素质都是用人单位的参考因素[2]。而事实上,成绩好并非代表一切,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第二,社会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随之转变。就业只选择高收入的发达地区,注重物质利益,注重名利地位;竞聘岗位寄希望于“拉关系”等不健康的就业价值观,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处于非公平、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中,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集中展示,具有统一学生品质、整合学生资源、引导学生就业行径、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形象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魂”

如今,全党、全社会都在践行就业指导理论核心价值观,并把培养就业指导理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然后,广泛开展践行就业指导理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唯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将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灌输给当代大学生,使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唯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将就业指导的价值观准则展示给当代大学生,使之为个人的发展而努力。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能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理论核心价值观思想统一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当中。

(二)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骨”

学科知识、教育科研、理论实践,无一不是校园文化在学生身上烙上的文化印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展现出当代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厚浓郁的学科知识文化能展示学生的自豪和自信;科研实践的系统文化能展现学生的求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实力。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会将有为的大学生输送给社会,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翼”

校园之中开展的学生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创业活动,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通过参与实践、竞争、人文等方面的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拼搏能力、生活能力。从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力、观察力、执行力,陶冶自身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校园文化无疑是为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插上了一双振翅高飞的翅膀,使得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的长空之中飞得更快、更高、更稳;使得形成乐观自信、勤奋敬业、严谨笃学、崇尚科学、善于创新的人生态度。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校园文化是高校树人理念的全面展示,它是一所高校生存发展的核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实效性,能够集中展示一所高校的愿景、理念、使命,历史、精神、作风、校风。同时,高校校园文化也是高校师生思想行为的重要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人格素养,营造优良的学风、校风,展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国情,又要紧跟时代

高校教育以国家教育为基础,并且奔跑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之上。高校教育面向世界,立足国情,并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采取继承与发展、兼容与并蓄、创业创新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展校园文化育人方式,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位一体的育人过程。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一枝独秀,又要海纳百川

大学,不但要传承和创新知识,更要锤炼和守望人文;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文明建设。高校必须建设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传承大学精神,使得广大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根据“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人,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他人”的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好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审美方向,进而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就业中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优良的文化为载体,着眼于人才培养,着力于精神文化塑造,着手于思想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就业建设,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是通过与就业理论相融合进行实现,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过程,通过以高校的各级组织领导,共同促成就业理论综合机制,统一思想、行动一致而形成的。就业理论建设过程当中离不开步伐统一的思想教育,各级组织的领导建设同样是就业指导理论建设的前提,思想的统一。行动的一致更能确保校园文化的实现。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建设与就业理论的共同发展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务必使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空有一身本领,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毫无远大的理想抱负,难以成为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这便要求大学的教育务必在激发学生自主精神、独立思考、科学创新综合能力的敬业指导理论建设之上,架设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就业指导理论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的就业指导理论是一个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一种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就业指导为新的载体与工作重点,是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是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紧紧把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

五、结束语

文化离不开先进的思想,思想更离不开先进的文化。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坚持就业指导理论思想,练就搏击长空本领的同时也要抒写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中,以就业指导为背景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校园文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