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高职协同发展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4陈荣强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铜仁市铜仁办学

文/陈荣强

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是位于渝、黔、湘、鄂四省边区武陵山腹地的一个欠发达,且集中连片贫困的地级市,要实现后发赶超,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小康,急需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经济落后、院校办学条件差、职业教育规模上不去、质量提不高、结构不合理、技能人才留不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欠发达、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发展高职教育和做大、做强、做优中职教育,是关系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重大问题。

一、集团学校成立的动因和背景

(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为处于武陵山片区的贵州省铜仁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铜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总体上看,铜仁职业教育的问题有三点:一是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艰难,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专业建设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特色结合不紧密,办学特色不显著;三是铜仁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先进,综合实力较强。

因此,如何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铜仁职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铜仁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外部环境

2012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铜仁职院要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上进一步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先行先试,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省政府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省教育厅原厅长霍健康在铜仁市调研期间,对集团学校的组建高度关切。铜仁市委、市政府更是把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2012年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写进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列入了《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契合小康建设的发展需要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通过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已见成效。各县分校又担负了农村人口既能就近入学,三年制教育加短期培训,学习技能技术;又能快速就业,减轻家庭负担的学习选择,毕业后就业渠道畅[1]。

集团化办学是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就近开展农民培训,发挥优质高职院校的师资、技术、设备优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

二、成功实践

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成立于2012年6月,现有14所学校,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中职学校12所,在校学生4万多人,教师2600余人。开设高职专业46个,中职专业85个。

各县(区)中职校在保留原有职校牌子的基础上,2012年全部加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分校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学校的产权隶属关系不变。集团学校成立以来,铜仁职院针对各分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理念落后的现状,每年召开“校长联席会”,开展校长培训、集团学校教师评优活动、组织“精彩一课”评选、送课下县、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高职对中职的指导和引领。

(一)高度重视发展

把集团学校重要工作、重要举措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汇报,与市教育局沟通。充分利用高职办学优势,全面引领中职办学和发展,从制度层面构建中高职协同发展直通车,高职从人力、资源等方面全面引领中职发展。建立集团学校群,加强信息联系和沟通。学院重要培训、专家讲座都邀请集团学校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实现铜仁职院工作部署与集团学校工作同步安排部署,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及科研工作开展。

(二)深入开展调研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了解各分校教学、学生管理、资助学籍等方面情况,指导其提高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更新理念、落实教改措施,不断提升集团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每年都由分管的副院长和市中等职业学校负责人分别带队对各分校进行集中检查,实地查看教学、实训条件、核对在籍在校学生人数和受助人数。查阅学生资助审批程序记录资料、专业课教师结构情况、日常教学管理档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训课程开设情况、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跟踪工作等资料[2]。在对成绩和特色予以肯定的同时,也发现在教师管理档案不够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专业特点和按发展进行修订、医护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集团学校工作提思路提供了佐证和参考。

(三)注重工作痕迹管理

一是招生工作圆满完成。根据铜仁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已圆满完成招生任务。教育局给我校下达招生任务是500人,铜仁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招生人数是2232人,大大超过教育局给我校的任务;二是资助学籍工作严格认真。实现成员单位学生学籍动态常更新。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对在校6036名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及时更新学籍信息系统,处理200多名学生信息变更;三是资助管理严格规范。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2017学年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应助尽助的通知》精神,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推进,各专业、各分校共有受助学生11541人次,合计发放资助金1245.71万元。四是铜仁市兜底资助工作有序进行。经学校初审,我校有铜仁市2016~2017学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兜底资助申请总人数1338人。学校资助工作流程清晰,资助资格评审、学生名单公示、资金发放等程序执行规范。五是教学管理逐步提升。通过教学检查的方式,对各分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解,统一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起到以查促建,提升专业水平的效果。通过优秀教师评选、“精彩一课”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培训,各校在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专业和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

(一)分析办学症结和痛点

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各分校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办学规模、办学资源不平衡。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二是体制未理顺,制度不健全。虽然成立了铜仁职教集团学校,但如何发展集团学校缺少运行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政府没有成立铜仁职教集团学校的具体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经费预算,不利于集团学校的发展;三是专业设施不合理。重复专业较多,有同质化倾向。实施教学计划与滚动实施教学计划的修订没有常态化。校本教材的编制单一,未结合本校编制,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四是实训室建设与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一、粗糙,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落实不力。学生实习签订的三方协议书,没有统一标准。

(二)多措并举

一是完善集团学校办学模式,定位集团学校办学思路。把集团学校做大做强、做特做优才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选择。铜仁职教集团学校是紧密型、互补型,具有操作性、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它目前是全国特有模式。坚持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办学思路,并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二是创新高职引领中职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3]。通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将各区县中职学校整合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校,充分发挥示范院校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一盘棋,有效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率,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内生动力;三是进一步优化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地方资源优势,围绕中高职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渐进性提升的要求,融入本土特色,调整课程结构,统一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4]。优化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内容,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又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契合度;四是加强学籍和资助管理,实施精准资助。目前,集团学校办公室承担着教育部的各种管理系统、贵州省教育厅、铜仁市教育局要求上报的各种数据和要求开展的各种活动资料的收集工作。

猜你喜欢

铜仁市铜仁办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