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研究

2020-11-24吴碧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权重岗位

文/吴碧娟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除采取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加强项目管理外,建筑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向企业管理要效益,通过应用和优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管理环境,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绩效考核原则

在建筑企业中实施绩效考核,应当遵循常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沟通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一)常规性原则

建筑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应建立长效化机制,促进绩效管理措施成为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常规性、日常性工作。

(二)客观性原则

建筑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指标的制定应以遵循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原则,并突出绩效管理执行的客观,力求绩效考核能够真实反映个人、部门、企业真实绩效,避免夸大或缩小企业员工绩效水平的情况。

(三)沟通性原则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员工,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企业应将真实的绩效信息反馈给员工,并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互动,深入了解员工工作动力、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需求、工作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肯定员工的正向表现,评估员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契合[1]。

(四)发展性原则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随着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和企业管理变革等因素影响,部门边界、岗位任务边界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而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应与岗位职责、部门职责相适应,因此,企业绩效管理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绩效考核导向作用。

二、绩效管理实施计划

在绩效管理实施计划制定,为保证组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应尊重三步实施计划。首先,获取足够的信息,了解建筑企业组织信息和个人信息,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部门、岗位,将企业绩效管理目标量化到部门、岗位;其次,绩效沟通。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将绩效管理的目的、绩效管理的作用、绩效管理方法和绩效管理流程明确告知员工,在真诚、互动的沟通中交换意见,明确企业绩效管理关键指标;最后,确定绩效计划。在确定企业绩效管理目标、部门绩效目标和岗位目标的基础上,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全面分析部门和岗位绩效目标与企业绩效目标的一致性,促进企业管理者、员工达成共识,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参与,并形成绩效实施计划书。

三、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根据建筑企业制定的绩效管理实施计划,企业应成立绩效管理考核实施小组,组织部门管理者参与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一)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

企业应在绩效管理实施计划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战略目标和部门、岗位目标的契合点,将企业目标分解到部门、岗位,依据SMART原则,将考核指标划分为业务指标、能力指标、态度指标三个方面,力求绩效考核指标全面反映绩效实际情况,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实现绩效管理的定量、定性的有机结合。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可将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划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三个层面,其中,工作态度具体包括忠诚担当、责任感、团结精神、廉洁奉公、出勤情况、遵守制度、工作积极性、协调性;工作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改进工作能力、业务知识和业务政策;工作业绩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责任目标、工程进度、文明施工、材料管理、培养人才等[2]。共计23项绩效考核指标,从能力指标、态度指标、业绩指标三个维度全面评价部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二)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常用的绩效考核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主次指标排序法、对偶加权法、倍数加权法、德尔菲加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为提高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在绩效考核权重确定中,可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确定。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可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通过两两矩阵比较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最终通过一致性检验判定矩阵,提高指标权重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上述方法,首先,确定比较矩阵。假设在M个元素中,以第i的元素(i=1,2,3…m)与其他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采用9级比较标度法(1同等重要、3相对重要、5明显重要、7强烈重要、9极端重要),以此建立比较矩阵。其次,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两两判断矩阵计算出λmax(λmax=矩阵×向量),并计算出一次性指标〔CI=(λmax-n)/(n-1)〕和一致性随机比例(CR=CI/RI),对两两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CR≤0.1,则判断矩阵有效可被接受,反之则修改判断矩阵)。以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为例,建立指标权重判断矩阵,通过两两比较矩阵各列之和,并将各列元素除以对应的总和,构成两两矩阵。同时,计算两两比较矩阵每行均值,得出各矩阵特征向量,计算出各矩阵 CR值,经数据计算,CR(A-Bi)=0.057、CR(B1-Ci)=0.005、CR(B2-Ci)=0.052、CR(B3-Ci)=0.041,均小于0.1,两两比较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最后,将判断矩阵与特征向量相乘,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如下:

综上所述,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定量、定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确定绩效管理指标和权重提供有效性依据。

四、绩效管理实施方法和结果应用

(一)绩效管理实施方法

在确定绩效管理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结合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位稳定性,合理确定绩效考核周期,实现绩效管理动态管理和总体性绩效考核。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周期较长,项目管理人员变动可能性较小,因此,在针对项目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时,可考虑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各项指标考核方法和主体分别为:(1)安全生产、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考核主体分部为安全管理部门、财务部、成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以实际安全事故、实际发生成本、质量管理目标与合同约定整体目标的比值为依据;(2)工程进度、责任目标、文明施工、材料管理、培养人才、组织管理、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改进工作、业务知识、业务政策,考核主体为项目经理,重点考察项目管理人员个人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3)忠诚度、责任感、团结精神、廉洁奉公、出勤情况、遵守制度、积极性、协调性,考核主体为人力资源部,经与项目经理沟通,综合评价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以此考察员工工作态度。最后,由绩效管理考核实施小组综合评定得出绩效考核结果。

(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建筑企业应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突出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评得出绩效考核结果后,建筑企业应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并将绩效考核结果融入薪酬和职位晋升、员工培训、岗位分析、合同签订[3]。(1)薪酬和职位晋升激励。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激励制度和职位晋升机制,分析员工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与岗位要求的适应性,将表现优异的员工作为岗位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并通过差异化薪酬制度,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针对不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应加强沟通,分析其原因和需求,并设定一定的考察期,如不适应其岗位要求,则应当进行岗位调整处理;(2)岗位培训。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应针对性开展专业技术、企业文化培训,弥补员工能力短板,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提高员工岗位适应和发展能力,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3)岗位分析。根据月度、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岗位工作效能进行动态分析,为建筑企业项目实施和组织调整提供建议,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4)合同签订。结合岗位绩效考核目标达成情况,以此作为评价员工岗位适应性、胜任力的重要依据,在遵守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的前提下,在试用期或合同期满情况下,如员工能够胜任项目管理工作,则与其签订或续约劳动合同,如不能胜任该工作,则应通过调岗、协商等途径合理解决。

五、结论

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有效激励手段,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应用广泛。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应发挥绩效管理导向作用,将企业发展目标量化、分解到部门、岗位,合理分配指标权重,并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薪酬、岗位晋升、员工培训和项目实施全过程,提高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建立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为企业业务经营、项目开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权重岗位
权重常思“浮名轻”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