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国企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20-11-24柯黎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工作者国有企业

文/柯黎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企业,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并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1]。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展开一些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固本强基,加强国企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是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企党建工作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国有企业要固本强基,抓牢抓实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基层组织,使基层组织在国企党建工作中充分发力。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推动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国企基层组织建设要抓好制度建设,建章立制,使组织建设、组织活动有章可循,使党建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另一方面,国企基层组织建设要发挥创造性,不要照搬照套现成的做法,要寻找适合本企业党建工作实际需求的路径,形成组织建设的创新化。此外,国企基层党组织还要积极引入“互联网+党建”的理念,用好互联网工具和平台,巩固党建工作的网络阵地,使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信息化设。

二、对标找差,坚持国企党建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然而,国企党建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党建工作虚弱、疲乏,没有发挥党建工作应有的功能,甚至出现了党建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象。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对标找差,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剖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并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当前国企党建工作要着重关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重业务轻党建。一些党员干部认为企业的任务是抓生产,党建工作可有可无,并不重要,总是认为党建工作务虚多,不容易出业绩,不容易出亮点,没有抓经济生产来得快,从而出现重生产,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建的“病态业绩假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日常教育流于形式,照葫芦画瓢,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大,更没有建立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机制,从而在思想上忽视了党建工作。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不利于发挥国企的独特优势,不利于推动国企创新发展,也不利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二是人才培养不够[2]。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当前国企党建工作还存在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专门的党建工作者队伍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国企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需要新的举措,需要新的人才,对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党务人员虽然陆续参加了公司与上级党委组织的各类培训,但对党群知识的掌握并不深刻,对复杂问题的掌控能力还不足,在特色党建活动开展中创新还不够,党务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三是组织生活创新乏力。一些企业在组织活动上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组织生活单调乏力,缺乏创新性,缺乏吸引力,无法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其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了国企党建工作功能的发挥。新形势下国企要正视问题、深入剖析,突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还要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吸引党员干部全面广泛地参与到企业党建工作中来。

三、队伍建设,夯实国企党建人才基础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国企党建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人才队伍也是国企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国企党建要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和熔炉,要以培养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党建促进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一是重视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要突出学习教育的比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教育机制,持续推进“党建e家”“学习强国”app的深入学习。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习教育活动的创造性,不要停留于理论知识的宣讲,而是通过“读书会”“辩论会”“知识竞赛”等互动型手段增进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党员对学习的兴趣。此外,国企基层组织还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做到学思践悟;二是要推行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国有企业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国企党建工作要积极推进人才战略,要通过党建工作机制为企业培养一支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人才队伍。国企基层组织要挑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尤其要对人才做好“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教育,从而强化人才政治意识、坚定人才政治立场。国企基层组织还要发挥组织优势,为人才的学习、深造搭建平台、协调资源;三是培养党建专才。企业党建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党建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党建工作者熟悉企业业务、懂得企业管理。国有企业要培养一支党建工作专门人才,在党务人才选拔上,要坚持讲政治、讲奉献、以德为先的选人标准,从而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水平。

四、创建品牌,发挥国企党建品牌效应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打造党建品牌,对增强国有企业政治基础,提升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强化国有企业党组织基础意义重大。党建品牌效应是由于党建工作中的一系列创新做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引起其他单位仿效、竞争的一种效应。党建品牌的创立需要国企深刻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发挥党建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走上一条差异化、品牌化的路线。党建品牌是党建工作者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积极配合的成果。国有企业要以创建党建品牌为追求,充分发挥国企党建的品牌效应,促进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国企在党建品牌创立过程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抛弃功利化思维。党建品牌的创建是为了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质效,不同单位也可以据此展开学习和竞争。国企不能将党建品牌的创建视作一种功利化的手段,不能刻意追求党建品牌建设并视作一种“政绩”。这就要求国企在心态和理念上摆正对党建品牌认识;二是发挥能动性和积极性。党建品牌的形成是国企党建工作者发挥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国企党建工作者要抓住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善于结合本企业的特殊情况,制定与本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党建方案,形成优势独特、个性彰显、脱离陈规的特色化党建;三是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品牌化党建的方案已经较为多见,国企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或实地考察手段获得大量的品牌党建资料和案例。这些素材可供国企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中予以参考、学习。当然,党建工作者不能照搬照套他人的品牌党建方案,而是要消化、提炼、总结,摸索出一条原创性的品牌党建之路。同时,要建强建壮党建队伍,配好配齐基层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务人员,把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纯、党性观念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安排到党建工作关键岗位上,为创建党建品牌增光添彩。

五、构建文化,彰显国企党建文化力量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党建元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能够为干部职工提供成长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很多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被动,要么刻意模仿,要么标新立异。这些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党建资源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忽略了党建文化才应该是国企精神文明的真正承载。国企党建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用党的方针政策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提供政治导向。当前国有企业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使党建文化引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国有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融合起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3]。国企党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并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要积极将党的方针政策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促使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党建支撑。

总之,新形势下国企要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为企业创新发展寻得新的支撑点和突破点。目前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还存在思想意识淡薄、队伍素质不高、偏离中心工作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既要强化党建品牌建设思想意识,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也要找准党建品牌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扩大党建品牌建设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同时,要尤为重视组织建设、问题导向、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争取形成组织建设完善、问题导向鲜明、队伍建设有力、品牌建设富有成效的新型党建工作机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工作者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