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0-11-23杨南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杨南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长期以来一直坚守着为我国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机械制造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带动下,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機械制造人才。机械制造专业对技能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应多与企业合作,创新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B-0008-02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合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创业能力,真正达到“就好业、好就业”的目的。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应该结合新时代对机械制造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育及就业质量。

一、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社会各个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招收标准的不断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要随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其培育的毕业生就可能面临着无法就业或无法找到理想工作的窘境。

(一)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不同的教育机构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及教学规律,无论是公立院校还是培训机构抑或是高职院校,都要遵循自身的特点。时代在不断进步,人才需求也在改变,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械制造专业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具体专业作为探索创新的基础,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更快、更完善地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逐渐提高,过去,高职院校主要注重知识的灌输与培养,所教育出的高职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与社会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具体岗位的职业技能操作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机械制造专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切实结合机械制造专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机械制造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融合的知识,彻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产业之间与互联网的融合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在以往注重知识、注重技能、注重实践的基础上,又多了一条新的标准,就是注重信息化素养。学生不仅要懂基本的信息化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还要熟悉信息化设备的操作等。机械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将从事高端产业,因此,必须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应对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建设以项目为导引的课程体系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毕业就业前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及能力。在今后,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更应该紧紧围绕“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宗旨,创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使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更贴近于社会生产,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技术人才到社会上后,最重要的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通过在学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从而就业时拥有超强的职业能力和高尚的职业素养,并使其快速进入状态,以拓展职业生涯。

具体来讲,在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对技能型人才进行科学定位,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制订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此来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就当前来讲,以项目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非常受欢迎,因为这种模式十分实用,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项目相结合,形成了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能,实现以项目为依托的大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项目训练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带来了教材的革新,传统教材只是基础内容,与项目的关联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新的教材,这样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生产一线,能使课程变得丰富有趣,操作性强,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发以岗位为导向的主干课程

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能型人才就是其生命线,是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职院校,都意识到技能型人才创新动力的重要性,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如何提高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呢?笔者认为,开发创新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兼具专业性、适用性及拓展性,课程内容具有了创新动力,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就目前而言,“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可取的,这是经过了无数实践后得出的最佳选择,但在这一模式下,必须强化具体工作。具体而言,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能使行业里的精英人才加入到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育一线中,并根据校企合作项目设置专业课程和开发实践内容,这样企业便会有更高的兴趣参与,也可以派遣企业的技术骨干到教育一线,与高职院校的双师型老师组成教育团队,进行主干课程开发。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对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发展规划等,以特定的目标为依据开展人才培养,从而形成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坚持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亦学亦做”的良好教学氛围,使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需要适应时间就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一个高起点。

(三)围绕教学质量的改进,创设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教学虽说没有规定的方法,但贵在方法得当,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高职教育的时间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好的教学方法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是主要驱动力,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不仅要切实考虑产学结合,还要坚持学生本位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才会有意义,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成长的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目前,好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不仅要拿来使用,还要在产学结合中形成特色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教学评价中,要将企业文化、企业元素、企业人才结合起来,因为人才到底符不符合岗位需求,企业最有发言权。

三、结束语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是我国机械制造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机械制造业腾飞的希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原则,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打造有特色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谆钦,王承文.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

[2]和潇,靳刚,李占杰.“中国制造2025”机械制造领域教育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3]黄忠仕,梁东确.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观察,2019,(28).

[4]刘松.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普洱学院学报,2018,(5).

[5]欧阳波仪,李治国.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

[6]张殿新,吴垠.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8,(9).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另辟蹊径,春暖花开
浅谈如何建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论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