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外优秀古装影视透析中学地理思政教育

2020-11-06高玉玲

新闻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学地理爱国主义思政教育

高玉玲

[摘要]在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才。因此,全世界先进国家一般都会在其教育系统中安排相应的通识教育,以期培养出符合该国主流社会文化价值的合格公民。中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也发展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通识教育,传统的做法是将其纳入思政课程。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课程形式单一、内容老旧、讲解枯燥,使教学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在非思政课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引入思政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并将逐步成为传统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以中外优秀古装影视作品为例,挖掘隐藏其中的可被融入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思政教育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装影视;中学地理;思政教育;爱国主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各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也在互相渗透和影响。强势的文化造就强势的国家,弱势的文化造就弱势的国家。例如,美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美利坚民族崇拜军人英雄,爱好体育,就是一种强势文化。放眼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正逐步席卷全球,通过宗教、科学、文化艺术、甚至是语言重塑着全球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其本质就是一种新文化殖民,以期实现美国在全球的利益存在。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并没有减轻减少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在部分地区加剧了冲突。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设计符合本国国情和专业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思政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难题,目前我国学校思政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而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是提升思政理论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的有效途径。地理学研究对象广泛,学科交叉深入,是思政教育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本研究正是从颇接地气的中外优秀古装影视作品入手,深入挖掘隐藏其中的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开发出可供地理思政教学实践的案例和方法。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认同

崇尚军人和英雄的强势文化并没有错,相反,如果深究每一个英雄背后的动机和价值观,就不难找到隐藏其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以美剧《权力的游戏》为例,它是美国HBO电视网制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剧,该剧改编自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系列,其主要讲述了虚构世界中的两片大陆(位于西面的“日落国度”维斯特洛和位于东面的类似亚欧大陆)里七国中的英雄人物相互妥协、对抗和混战以期夺取铁王座的故事。

该剧总共8季73集,曾破纪录地斩获第67届艾美奖中的12项大奖,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出色的口碑与受众,在国内影评门户网站豆瓣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分以上,堪称神剧。以这样一部高关注度的美剧作为引子,结合地图学与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向学生较好地展示国家的概念:维斯特洛大陆是不是有点像欧洲大陆逆时针旋转90度?奴隶湾是不是有点像真实历史中16世纪开始的大西洋非洲奴隶贸易主要区域?北境王国、凯岩王国、河湾王国、山谷王国、河间王国、多恩王国、风暴王国等七大王国都有着明确的自然疆界、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守卫领土的家族与人民,这使国家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地理存在,这才正是一个个英雄人物誓死守卫的崇高价值。家族有大有小,国家有强有弱,但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其民族独特的历史,是值得每一个国民为之奋斗和牺牲的最高价值。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利,民族间、种族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应该是互相包容。只有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感性的认识和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国主义,国民才能理解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才能树立“中华民族不好战、不怕战,关键时刻不得不战”的荣辱观。

二、理想与道德教育

当然,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人不爱看美剧或者自觉抵制西方主流文化的渗透。但实际上,国内也有很多优秀古装神剧经久不衰、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便是其中的翘楚。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原著罗贯中,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其实,该作品为地理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多经典素材。例如诸葛亮在草庐之中与刘备共商天下的降中对就饱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何谓天时?何谓地利?何谓人和?如何看待统一后的北方与南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立?为什么要联吴抗曹?为什么要夺取西川作为蜀国的大本营?综合运用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才能理解诸葛亮的思维导图。诸葛亮本可以不出山,也可以直接投靠曹操迎来大结局,但他为什么选择了“匡扶汉室”的艰难的救亡之路?虽然食汉禄即为汉臣,但理想与道德从来就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而必须是建立在对天下大势与自身实力的充分研究之后的那份自信的坚守。诸葛亮如果缺乏对天文、气象气候、水文地貌等地理学基础知识的研究,那他的理想只能是空想,他的道德也只不过是遗老遗少对前朝的哀叹而已,更无从赢得后人的尊崇与效仿。

现今讲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建立在对当今中国国情与世界局势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国家理想与国民道德的最高凝炼,它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经历、传统价值与走向世界的决心与智慧,是应该得到全体国民认同和践行的集体记忆。

三、依法治国

最近,又有一部口碑极佳的优秀古装电视剧在网络上播出,那就是由曹盾执导,雷佳音等领衔主演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凹。相信看过该剧的影迷对剧中的大反派林相林九郎一定印象深刻。虽然他表面上是一个大奸臣,但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到的一个观点还是让人很震撼,这就是礼法之争。圣人是道教徒,信礼;但林相是法家,信法,相信只有法才能保大唐万代太平,使万物有序。圣人虽然自己信礼,但还是觉得治天下需用法,所以很推崇林相,大唐的律法也十分严明,这实为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治国利器,相比人治和礼治更加客观科学,效率更高。而且圣人的思考还突破了历史局限性,居然看到世袭制的弊端,曾一度想将天下交给有能之人治之,因为他觉得要万世太平不可能仰仗一个姓氏,而应该依靠人民的智慧,其思想已经初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味道了,这既是圣人的智慧,也是依法治国的魅力所在。如上这些例子中的对理想国家治理模式的探讨,对特定区域内政治制度的探讨,其实都是政治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依法治国,本质上就是对治理地理空间内的历史经验的固化,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与尊重。为什么中国内政不容干涉?为什么诸如港澳台等中国人的问题必须中国人自己解决?这正是因为一国两制其本质就是尊重特定地理治理空间内的制度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和治理经验,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与智慧,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国家治理方面的巨大理论成果。任何违背国家宪法、治理区域基本法的行为都不得人心,而且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结语

思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也是各階段教育中的难点、痛点。思政教育并不是中国的特色教育,而是每一个主权国家在国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国民性的必由之路。为了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地积累素材,结合专业的基础理论和课程特点,有的放矢地将思政内容逐步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地理学作为一门涉猎广泛的综合性科学,其对人地关系的探究过程中蕴藏着大量的思政案例,只有这样结合社会的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有国家认同感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3.

[3]豆瓣网.《权力的游戏》基本资料[EB/OL].[2017-03-14].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6187/.

[4]电影网.《三国演义》基本资料[EB/OL].[2014-02-07].https://www.1905.com/mdb/film/1927589/sce-nario/?fr=mdbypsy_dh_gd.

[5]优酷网.《长安十二时辰》基本资料[EB/OL].[2019-06-27].https://list.youku.com/show/id_zefbfbd78efbfbd5cefbf.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detail.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爱国主义思政教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