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十年变迁之路

2020-11-06李晓娟韩信

新闻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自信

李晓娟 韩信

[摘要]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中国新闻奖,其每年颁奖都成为新闻界年度盛事,而设立于2010年的国际传播奖,已然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历经变动,在保证报道主题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协作共促,经历了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不断通过理念和行动创新,向成熟迈进。在探索阶段的叙事层次上,由宏大国家叙事逐渐走向多元叙事;叙事语态上,凸显人文理念;叙事视角上,“自我”转向“他我”。在调整阶段的报道方式上,突破固有报道理念;报道风格上,开拓平等视角;报道模式上,提升可看度。在发展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上,重塑国人形象;话语报道形式上,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呈现模式上,强化新闻多元与回归。诸多的创新表达手法,体现了中国媒体话语形态的重大转变;而话语自信的综合提升,正是国家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明证。

[关键词]国际传播奖十年变迁;自信;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也成为必然要求。“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要素构成的系统,包括话语基础、话语核心、话语体系、话语方式、话语自信、话语传播、话语权和话语创新等八个层面。第五个层次是话语自信,言之有信,就是说话的人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有底气,“能充满自信地讲”。"话语自信既包括话语内容,也包括话语方式,这是一项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的发展被赋予历史语境,往往进行纵向比较。”西方人囿于原有历史思维,对中国的认识片面化、刻板化,甚至带有抵触情绪和污名化印象。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与其国际传播能力密不可分,所以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任务更加具有迫切感和使命感。

一、总体概况

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2004年,中国提出“中国传媒走出去”战略;2008年开始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2008-2013)。所以这个阶段的中国媒体开始正视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性,由话语自信开始探索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的提升。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年份,经过了60年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有能力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追求更高的话语权。这一年中国重大新闻频出,并且都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在此背景下,2010年作为中国新闻风向标的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国际传播奖”,并首先在6大主流中央媒体试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最终共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共计11个。

试水成功的国际传播奖在2011年正式设立,将报奖资格扩充到了全部有资格参与评选中国新闻奖的媒体,给予地方媒体以平等的参与机会。国际传播奖评选办法要求是“对外报道、并且有效影响了国际舆论”,“从理论上来看,涉外加落地是国际传播奖作品入围的充分必要条件——首先要涉外,这是申请国际传播奖的充分条件;其次要落地,这是获国际传播奖的必要条件””。

同时明确国际传播作品评选办法,在评委会中设立专门评选小组。评选办法规定国际传播奖设40个奖,不分媒体和体裁。其中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2个。为了保证首次评奖的质量,中国记协和评委会提出了“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经得起检验”的工作原则。在以后各界奖项评选中,会经常出现空额奖项,这代表了节目质量的至上性。因为三等奖往往有平衡地区获奖的原因,所以在质量上不一定有足够的代表性,因此本次的数据统计只包含一、二等奖。

自2010年首次设立国际传播奖以来,极大促进了媒体进行国际报道的动力,中国国际新闻报道质量大幅提升,成为对外新闻传播尖兵,“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极大提升了中国话语权。2019年正值国际传播奖设立十年,有必要从总体上进行宏观把控和梳理,总结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策略变动,为今后的国际传播把脉建议。同时,通过梳理,也可以看出中国媒体话语自信的搭建过程经历了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

二、探索阶段(2010-2013)

在国际传播奖设立的最初几年,报道主题的重要性和重大性成为衡量优秀节目的重要标准。本阶段的国际传播报道更加注重宏观形态,重大主题、空前传播效果、庄重的语态和表达方式都成为必备条件,并且也由此引领了此阶段报道评价的价值体系。

从此阶段的柱状图对比可以看出,中央媒体占了一、二等奖的大壁江山,这反映出地方媒体在自身认识和作品质量上都存在些许问题。评委郭庆光老师也提到了这一点:一些地方媒体认为国际传播主要是央媒或涉外媒体的任务,开展国际报道的自觉性不够,对参评国际传播奖也不太积极。但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地方媒体面对重大题材竞争不平衡的窘境,认清现实,另辟蹊径,反而从不同角度创新叙事策略话语语态和话语报道者,话语自信理念开始深入。

(一)叙事层次创新:由宏大国家叙事转向多元叙事

“研究中国新闻奖……几乎每一届的一等奖或者荣誉奖和特等奖都集中在当年的某一宣传热点、国家大事之中,重要性与政治性呈现出某种天然的联系。”作为报道初期的国际传播获奖节目,叙事层次以宏大国家叙事为主,具有报道主题重大、报道层次丰富、影响力深远等特点,体现出了现代化的大国风范。

2010年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部,都是属于国家宏大叙事范畴。中央电视台的《“盛典”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多方位介绍国庆阅兵的感受和见证国庆盛典的荣幸骄傲,突出重点报道了当年全国的这一重大报道热点,突出了国家励精图强、奋发有为的60年,取得了国内外空前的传播效果;《中国日报》的文字消息《商务部官员: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以自揭伤痕的报道形式,第一个报道了中国将面临更加频繁、重压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也显示出了中国国际传播的的话语自信和国家发展自信。但是单一的敘事题材,显示出叙事层次的单薄和自信不足,多元化的叙事层次亟须开拓。

2011年是国际传播奖正式常规化评选的第一年,共设奖项40个,最终选出36件获奖作品,一二三等奖各有空额,可见优秀作品质量有待继续提升。但这一年的获奖作品,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多面开花,并且体现了明显的国家宏观叙事到多元叙事的策略转变。比如一等奖作品既有宏观层面的新华社报纸通讯《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正面反击西方对中美贸易顺差的歪曲性报道;也有微观层面的国际电台广播系列《中国人的一天》,将普通中国人的一天生活凝缩在5至8分钟内,在海外落地调频中播出;节目纪实风格明显,声音层次丰富,容易为国外听众所接受,增强落地的传播效果。另外既有《中国日报》独家文字消息硬新闻《China?readytoendHIV/AIDSentryban》(中国拟取消外国艾滋病感染者入境禁令),令法新社、CNN等境外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也有地方媒体宁波电视台的电视专题软新闻《来吧,来吧》,用一个中国农民的世博会情缘来反映中国普通公民的现代参与意识。百花齐放的体裁和题材,多元化的落地效果,表明了这一阶段的国际传播题材创新由国家叙述转向多元叙事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也是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策略转变的先机。

(二)叙事语态创新:凸显人文理念

在叙事层次创新的基础上,探索阶段的国际新闻奖,在叙事语态上也具有了重大革新。由单一理性的思考,及对硬新闻的宏观报道,转向人文理念的探讨,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重视,话语自信日渐明朗。

第22、23届的国际传播奖,继续央媒领跑,地方紧随的格局。两届情况相仿,一等奖均由中央媒体摘得4项,地方媒体摘得1项,各空缺1项;二等奖中央媒体6项,地方媒体6项和5项(空缺1项)。比如第22届一等奖获奖作品南方日报的通讯《中国远征军老兵杨剑达:回家的路走了70年》,选题独特,聚焦已存世不多的远征军群体;主题鲜明,采访深刻,刻画了中国老兵思乡和爱国的情意;访谈到位,细节真挚感人,在国内外引起了对抗战老兵的关爱活动。

地方媒体在权衡重大事件竞争力不如央媒之后,转而另辟蹊径,打造人文专题,通过独到的报道,体现人文价值力度。

(三)叙事视角创新:“自我”转向“他我”

以往的国际新闻选材都是从国人视角展开,由“自我”进行以“我”为中心的报道,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和报道。这种报道形式的出发点还是主观的“我",对有不同预期心理的他人来说,显得不够客观、可信。而国际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通过让国际认同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知。所以展开“他我”叙事视角,从国际社会的视角来展开对中国的报道,将更容易获得国际认可和增强国际宣传力度。

第23届一等奖获奖作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一次将纪录片形式引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获奖名录,而且是国际传播奖中首次采用中美合作方式制作的节目。作为“国内首部以西方人视角观察、研究、分析中国现状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邀请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先生担任主持人和策划,与美方节目团队共同讨论选题,直面中国崛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节目以海外存疑的问题为导向,既呈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又不回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雾霾、住房、教育等多项西方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国际主流电视纪录片的理念和技巧,对西方观众呈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世界。外国人的视角使该片收获了数量众多的国外观众。2015年《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季在获得第2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之外,还被美方同步播出的PBS电视台“主动”拿去参评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艾美奖,并成功获奖,这也是国外对该片极大的肯定。而出品方上海广播电视台也成为在国际上获此重要奖项的首家中国主流媒体机构。由此可见,以“正反两面”“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西方视角”“信息平衡”的手法呈现中国,消除西方受众对中国发展话题的壁垒乃至反感,由此保证中国话题与中国影像切实抵达并呈现在西方受众眼前。该节目在国外落地率极高和播出率极高。这也是中国大陆制作的电视节目第一次达到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可以称为一次非常成功的国际传播。

经过四年的探索阶段,国际传播在选材策略上经历了重大调整,叙事层次、叙事语态、叙事视角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价值;在央媒领跑之下,地方媒体也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新路,与央媒一起共同为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话语权贡献力量。

三、调整阶段(2014-2015)

这段时间,正好是国家第二个国际传播五年计划(2014-2019)开始执行时期,有了成功对外传播经验的中国媒体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开始进一步调整。此阶段的报道在主题等宏观形态之外,开始注重具体报道形态上的创新,方式、风格、模式等方面均有了重大提升和调整。

2013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李克强当选国务院总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8.19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創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8·19讲话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传播奖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第24届、25届的政治报道获奖作品,尤其体现出“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全新的开放格局和表达方式。而地方媒体则在“巧”字上继续深入,以精巧的选题和设计共同打造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力量。

(一)报道方式创新:突破固有报道理念

此阶段突破主要体现在报道方式的极大改进上,尤其是常规的会议新闻突破政治特稿固有写作模式,深挖细掘,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对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报道。比如24届国际传播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新华社文字通讯《为了13亿人的中国梦一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是最早向全球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执政理念的媒体,尤其是其中涉及到很多第一次批露的细节,展示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包容的开放心态和坚定的治国理念。同获一等奖的《中国日报》作品《总理的歉意》则成为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设立以来第一个获得一等奖的摄影作品。作品以抓拍的形式再现了欢乐的政务现场,表现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谦逊、随和的风格;丰富传神的镜头语言,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新气象。

2013年3月2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的外方代表。李克强抵达会场时指着自己的手表,用流利的英语向在现场等待的与会代表歉意地解释:由于前一场外事活动延时,造成本次会见推迟……

会议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体现了国家执政理念的变化和对外传播思路的调整,更是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和塑造亲切大国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真正从国家角度迈出了大国崛起和话语自信的坚定步伐。

(二)报道风格创新:开拓平等视角

以新媒体传播为特点,此阶段新闻报道的一大创新之处是对新媒体的广泛运用。这种运用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平和媒介形态上,更是体现在报道风格上,以平等化、亲近式的报道视角,维护用户生态圈层,打造“粉丝”效应,提高关注度。

比如2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三等奖获奖作品是新华社的报纸副刊作品《月球车日记:我的奔月之旅》,以拟人化、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形式在新浪微博开通认证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实时报道嫦娥登月过程。情感式的报道手法,收获了国内外群体对月兔命运的广泛关注,美国CNN、美联社、《纽约时报》、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多家世界主流外媒都对玉兔的月球之旅进行了跟踪报道,并且进行了比较正面的评价。越重大越敏感的事件越需要借助符号的力量、采取容易引发共鸣的叙事和话语方式,来弱化事件本身的矛盾和冲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8.18讲话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5届新华网《习近平的大外交》是第一次由网络媒体摘得国际传播奖一等奖的作品,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H5等多种形式的融媒表现方式,强化了全球网民的参与性,互动化的传播方式为国际传播探索了一条新路。集纳式的网络专题模式、中英文多终端的形式,介绍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新理念和新举措,增强了国际传播力度。

通过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和平易化的网络语言,中国的对外传播以“巧”度融入国际、增添话语自信。

(三)报道模式创新:提升可看度

此阶段中有两家地方媒体以报道模式创新的思路,突破央媒围攻,顺获国际传播奖一等奖。它们延续之前的取胜策略,提升报道的可看度和传播价值,以选题独特、采访深入感人而获胜。

《长江日报》的文字系列报道《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抓住纪念武汉会战75周年的契机,组织大型跨国寻访报道活动,讲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报道长达四个月,成功吸引了俄罗斯媒体跟进,在密切了中俄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同时,增强了中俄人民民间友谊,给国际传播以新的推动力。而黑龙江电视台制作的《东北虎“串门”》则从动物界的小趣事入手,讲述了两只俄罗斯东北虎来黑龙江“串門”的故事,反映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近二十年来,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成绩,也为日益巩固的中俄友谊做了良好注解。

调整期的国际传播奖,在报道方式、报道风格、报道模式上都体现出了改革动向,践行着习总书记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报道思路的思想,为国际报道话语权的争取做着尝试和努力。

四、发展阶段(2016-2019)

经过调整期的磨练,中国媒体各自找到了发展方向,自信养成,尤其是地方媒体在此中的表现可圈可点。随着2015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模式的推行和各地融媒中心的打造和运用,地方媒体开始具有了与央媒同台竞技的机会和能力,在一等奖的数量和质量上开始与央媒平分秋色。对外报道质量提升,对外传播的主动性随之增强,中国媒体开始直接将节目刊播到国外媒体,进行直接传播,接受全球人民的直接品评,真正体现了大国对外传播的话语自信。

(一)话语表达方式创新:重塑国人形象

“构建对话态的文风是当代国际传播类作品的一个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往外宣单向的宣传体系,转而从中外差异,甚至从外国人的角度来考虑新闻报道,构建双方平和的对话系统。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打消外国人对中国以往的理解偏差,才能重塑中国的现代形象。

2015年2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启动,随即用于当年的两会报道,用融媒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第26届国际传播奖一等奖作品《WhoisXiDada?》(习主席来了)即是中央厨房的成果。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前,中央厨房通过走访北京高校,邀请来自15个国家的留学生评价他们眼中的习近平,并直接将外国留学生的原话剪辑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接受全球网友观看。视频播出当天,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对视频进行报道。英国路透社还派驻中国记者对视频中部分采访对象进行二次采访,并于3天后推出长篇报道,称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第一部采访外国留学生评价国家领导人的视频,这种方式“让视频呈现出一种时尚感、‘时髦感以及酷酷的感觉”。12通过中外媒体的互动形式,作品得到广泛传播,以习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也开始成为讨论热点。

对中国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使他们开始以全新的、开放的目光和语态重新看待这个崛起中的自信中国。

(二)话语报道形式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展期的国际传播,忠实践行了这一目标和策略。

地方媒体上海广播电视台以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打开国际传播奖缺口后,地方媒体各据所长,以高质量、国际化的纪录片撑起一片天。26届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获得一等奖,再现了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故事。该纪录片在美国等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再现了历史,更是让美国人民和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平等,展现了中国对和平的渴望和支持。二等奖中地方媒体有两家,分别是江苏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和山东广播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孔府档案》,从专题报道的主观性话语方式,转向客观式的纪录片形态,以真实的风格、扎实的影像质量取得了国际传播的可喜效果。27届海南广播电视台《我们的更簿路:——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东京审判》,用历史资料、影像记录等方式,客观呈现了历史,也推广了中国。28届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面临的挑战特别节目》和江苏广播电视台《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都是由地方媒体与英美媒体合作完成,从选题、拍摄、制作、宣传、播出也都是由二者共同完成,在美国PBS旗下各媒体和英国BBC各旗下媒体播出后,均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创造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方式。

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国际传播的一个砝码;也成功证实了习总书记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正确预测:“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话语呈现模式创新:强化新闻多元与回归

在新技術传播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发展期的国际新闻传播创新和丰富了话语呈现模式,一方面以高质量的影视风格和媒体融合方式呈现出新闻表现形式的多元化,而另一方面消息类新闻的强势回归更体现出国际话语表达的自信。

29届地方媒体一等奖获奖作品,在连续多年纪录片获奖格局之外做了破局之路。湖南卫视芒果TV客户端播出的《我的青春在丝路》运用了媒体融合创新的方式,以影视剧的技术风格来拍摄新闻,精美的画面搭配充实的内容,多媒体多渠道多国家同时播出,并且摆脱了原来纪录片以大格局、宏观选题为主宰的模式,而是以中国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小故事为蓝本,从微观角度讲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宣传了以人为本的大国形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消息作品《中东沙漠种植中国海水稻获成功》,在29届国际传播奖中以消息类硬核新闻体裁获得一等奖,可以说这是地方省级媒体第一次突破中央媒体对重大消息选题的垄断,以及地方媒体靠纪录片突破央媒瓶颈的缺憾。可以说,这个一等奖的获得来之不易。在被媒体紧盯的青岛海水稻基地富矿中找到突破口: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的中国科研团队实现新的突破,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水稻,创造了让世界赞叹的中国“水稻奇迹”。节目精选切口,报道精炼,要素完备,同时运用多种报道模式,拓展了国际传播的触地口径。另外地方媒体以“消息”这一新闻的最突出题材获奖,更是地方媒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新闻语体回归的重要明证,体现了国际传播的话语自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发展期的国际传播奖,在话语表达方式、报道形式、呈现模式上均体现出了创新价值和创新精神,体现出了在融媒环境下精益求精的魄力和态度。媒体话语自信体现在了日益丰富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中国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不再缺席,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话语权大幅提升。

综上,自2010年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成立以来,各媒体在坚持正确报道价值观的同时,协作共促,不断通过理念和行动创新,经历了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具体表现在:在探索阶段的叙事层次上,由宏大国家叙事逐渐走向多元叙事;叙事语态上,凸显人文理念;叙事视角上,“自我”转向“他我”。在调整阶段的报道方式上,突破固有报道理念;报道风格上,开拓平等视角;报道模式上,提升可看度。在发展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上,重塑国人形象;话语报道形式上,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呈现模式上,强化新闻多元与回归。诸多的创新表达,体现了中国媒体话语形态的重大转变;而话语自信的综合提升,正是国家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明证。

参考文献:

[1]韩庆祥.中国话语体系的八个层次[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3期,第1页,

[2]周庆安.深度、角度、态度——从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国际传播作品的特点变化[J].中国记者,2016年第11月期、第3页.

[3]姜飞。如何看待和申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J].新闻战线,2015年第21期(上),第25页。

[4][5]郭庆光.打造国际传播力——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项评述[J].新闻战线,2011年第11期,第35页.

[6]赵志明.透过文本的新闻价值之观照——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比较研究U].新闻知识,2005年第7期,第5页.

[7]新浪新闻.《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季)》研讨会在沪召开[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5-01-27/075931447883.shtml,2015年1月27日。

[8]记者网.讲好中国故事成就新高度,SMG《中国面临的挑战》斩获艾美奖,https://www.jzwcom.com/jzw/5c/14774.html,2016年9月5日.

[9]刘俊.平衡地满足好奇心:探寻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巧实力”——基于对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季)》的分析[J].对外传播,2015年第8期,第37页,

[10]程曼丽.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与着力点——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评述[J].新闻战线,2015年第1期,第84页.

[11]周庆安.深度、角度、态度——从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国际传播作品的特点变化[J].中国记者,2016年第11期,第37页.

[12]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表[EB/OL].http://www.xin一huanet.com//zgjx/2016-09/01/c_135651711.htm.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自信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创业企业阶段性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