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生态学框架视角下预防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路径研究

2020-11-06伍琳张秀华

体育师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

伍琳 张秀华

摘 要: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影响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因素是综合性、多层面的。它把相关因素归类为个体、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和公共政策五个相互嵌套的层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干预。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框架分析入手,整理出属于各个层面具体、实际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向性地找到各个层面可实施的运动性猝死干预策略。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中学生;运动性猝死;对策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4.025

作者简介:伍琳 (1995-)女,江西九江人,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大众体质健康

疫情后的复学,我国出现了3例中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猝死的事件,据统计在2009-2012年期间,发生在我国校园的运动性猝死事件就有25例,其中中学生占24%,且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意外事故已经是导致中小学生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如何找到减少乃至杜绝此类事情发生的措施是体育与运动医学领域聚焦的话题,也是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亟需解决的难点。通过搜集文献,掌握目前中学生运动性猝死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以社会生态学框架为结构基础,利用逻辑分析法,从个人、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公共政策5个微观系统归纳出影响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因素,以期探寻预防措施,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 社会生态框架的应用

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门着重多层次综合干预的理论框架。1970年,社会生态学框架首次论证个体行为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且环境分为个体内环境(性格、态度)和个体外环境(社区、政策)。1988年,Mceroy等人将这个框架重新定义为促进健康行为框架,他认为社会生态学是从个体、人际关系、组织、环境、政策这5个层面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随着社会生态学理论的不断完善,2018年,Register认为体育教师或运动教练需要从政策、社区、人际关系和个体内部等层次来实施对青少年的教育预防,降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意外受伤的发生率,强调了社会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直到2019年,Sarneo是第一个利用社会生态学框架来探讨中学生运动性猝死事件的防卫机制。因此,社会生态学框架的重点是多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如图1表明,这个理论框架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各个层次对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影响因素,为各层次创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更为全面的整体框架结构。

2 影响中学生运动性猝死因素的系统分析

从社会生态学理论来看,运动性猝死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由某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受到个人、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公共政策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在采取预防对策时,社会生态学框架的利用体现出整体大于局部,即“1+1>2”的整体突显性原理。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社会生态学框架的知识来研究运动性猝死的影响因素,从不同层次制定全方位的预防对策。

2.1 个体层次社会生态学框架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首先,生理因素是指学生的年龄、性别、遗传疾病和生活习惯等。有医学研究表明,猝死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关联性较大,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心血管疾病是诱发运动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猝死的因素还包括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对运动安全的风险认知能力。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所具备的能力,是提高自我健康状况的动力,管理能力高的人,可以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的健康意识,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同时,风险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阻碍诱发猝死事件风险源的出现。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和自救能力等都是影响运动性猝死的因素。

2.2 人际关系层次人际关系离个人层面最近,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家长和同伴对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未及时发现学生在运动中的异常情况,在未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前提下要求其进行剧烈运动、不合理的训练安排等都有可能增加学生的运动风险。并且体育教师的急救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在意外事故中幸存下来。医学研究表明心跳骤停后4 min内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急救,存活率可高达50%。另外,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态度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猝死的影响因素。家庭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模范作用,家长健康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购买运动防护装备等都能够提升孩子对健康的重视;并且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态度、自身的运动安全意识与孩子识别运动风险的能力成正相关。同伴的支持和尊重推动了学生向体育教师和医务人员告知自己身体状况的意愿。通过研究社交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发现,同伴的支持可以改善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从本质上提高学生体质。

2.3 组织层次组织层次是指个人所属的结构化场所,学校是直接影响学生运动风险的实体场地。体育教师的师资素养、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校园安全教育的普及等都是引起学生出现运动性猝死的间接原因。除此之外,学校的安全教育及体育活动安全标准对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发生也有直接影响作用。

2.4 环境层次环境层次主要是指学生所处的社区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学生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社区环境是指一个群体由于相同的基本价值、文化规范、行为标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社会活动的总和。但是,如比赛第一、运动能力是强者的体现、运动中出现脱水是正常现象等错误的文化观念都容易让学生忽视运动风险的存在。梁海祥認为良好的社区环境能够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媒体以及社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程度也可间接影响学生识别运动风险的能力。自然环境包括季节、天气、运动器材、场地环境等。学生在较高温度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中暑、胸闷等现象,甚至引起心率失常、心肌炎或心脏病。杨桂其等人通过整理学生猝死案例得出,秋季是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的季节,并且开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对体育活动的适应阶段,若此时进行大强度的体育运动,容易因过度疲劳而诱发猝死等不良症状。

2.5 公共政策的层次公共政策构成了生态学框架的最外层,但它对学生运动性猝死预防措施的实施比其他层次的影响力度更大。教育部印发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来防控学校体育的运动风险,但都没有得到可观的改善。主要原因为:1)各省、市、县级学校响应教育部关于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实践能力与侧重程度不一致;2)推广运动安全教育层面太过于狭窄,社会各责任方监督能力发挥不充分;3)教育局未制定统一的运动安全规定,缺乏用于预防学生出现运动性伤害的公共政策,如针对中暑或猝死的紧急预案计划;4)学生运动性猝死事件的责任规避措施不够科学化,学校及学生对体育责任险的意识不够重视。

3 预防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对策路径

3.1 个体层次任何政策的实施都需要通过个人认知和行为的更正才可以收获实效。虽然心血管疾病是诱发猝死的根本原因,但这些疾病都是内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诱发。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入手,预防诱发因素。在制定针对个人层面的预防措施时,可借助生动有效的体育健康卫生知识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与身体的关系,培养自我健康意识,提升运动风险认知能力。主要措施有:1)组织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观;2) 学会利用简单的脉搏测量手段,了解自己家庭的心血管遗传病史,熟记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3)端正心态,冷静面对体测或体育竞赛,不可因感情用事而使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产生过度疲劳诱发猝死。

3.2 人际关系层次人际关系层次是离学生最近的社会生态圈,体育教师、同伴、父母是阻断猝死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3.2.1 体育教师是阻止学生运动性猝死事件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人员首先,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要做到:教学前,认真检查体育器材,了解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教学中,需严格遵循教学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负荷,充分热身,对于刚复课的学生,应引入适应课程;运动结束后,需及时进行整理活动,记录学生的运动情况。其次,体育教师要提高急救能力,要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讲座,接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后,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运动风险认知能力的培养,树立“安全第一”的运动理念。

3.2.2 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要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能够在发生危险时,利用自身的救护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2.3 同伴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在运动中发挥着促进作用同伴营造的互帮互助的运动氛围能够促进青少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让运动积极的学生带领运动消极的学生,形成支持性的运动氛围。与此同时,同伴的认同和尊重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向教师如实告知自身疾病或身体不适的意愿,所以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一旦发现身边有同学出现异常反应,要第一时间通知老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3 组织层次

3.3.1 加强学校对体检的重视学校管理部门要严格遵守规范化的体检程序,将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检查纳入体检中,杜绝“漏检”“瞒检”等事件的发生。对于在体检中出现的猝死高危人群,体检部门需立即向学校反映,辅助学校对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校方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体育竞赛等活动前都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常规的身体健康检查,询问学生近期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等问题,排除潜在风险。对于特殊对象,学校需重点观察,严格要求他们按照医务部门开设的运动处方进行体育活动。

3.3.2 加强学校对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第一,学校要提高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学校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制定科学的活动要求,强烈要求所有体育老师在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准备活动;第三,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心肺复苏技能的考核。

3.3.3 设置紧急应急预案首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日常急救培训及考核的监督、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事件的监察;工作小组可分为通讯联络组、现场救护组、疏散引导组、安全保卫组、善后处置组。其次,设定紧急预案程序,通讯联络组、现场救护组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急救,进行早期除颤(猝死发生3~5分钟内进行首次除颤),构建 5 min的急救网络体系;然后疏散引导组、安全保卫组、善后处置组(包括心理辅导员、家长委员会、学生工作人员)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管理、报道和事后追踪,及时对教师、学生和目击者以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3.3.4 对全体师生普及运动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教育的观念学校要定期开展运动与健康以及运动与安全等有关讲座,开展基本急救常识的培训,师生要基本掌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能力。除此之外要加强对猝死高危人群的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可安排心理辅导员进行一对一安全宣教。

3.4 环境层次

3.4.1 营造健康支持的社区环境进一步优化社区体育环境,政府应在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设立医疗服务部门,构建由体育教师、运动教练和医务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向居民传递科学锻炼和运动风险防范理念。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安排运动安全知识讲座,举行救護知识的竞赛等。以上措施都可提高社区居民的运动风险意识,这对学生从小形成运动安全意识有积极作用。

3.4.2 发挥传播媒体的作用传播手段要与时俱进,能够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广泛运用微信和微博等宣传手段,以视频和图画的形式在校园和社区进行推广,同时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形式,教育部可制定统一的运动安全宣传手册和科学锻炼的具体方法派送给每一位社区成员,实现多线互动,提高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识别运动风险的能力。

3.5 公共政策层次

3.5.1 制定法律法规政府出台的《青少年猝死防治法》明确规定家长、体育教师、教练和学生在预防猝死事件中的义务,切实保障青少年健康权利。进一步明确:1)家长、体育教师或教练必须在参与运动前签署猝死须知;2)学生运动员若是有猝死的可能,必须立即停止参加运动或比赛;3)对于重点预防对象的学生运动员必须获得专业医务人员的许可才能重新上场比赛。同时及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制定统一的运动安全规定,完善学校关于体育活动中运动猝死事件的责任规避措施。

3.5.2 优化学校运动安全管理制度,重抓政策落实积极制定《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的配套政策和细化方案。学校要注重对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重视,切实开展体质健康评估工作,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政府或地方部门需要加强对各学校执行体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工作,防止形式主义。在细化方案中,政府部门要将校园运动安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督导计划,将督导评价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3.5.3 拓展各部门共同合作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参与,需要不同的资源注入到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加强国家体育总局、医学学会和运动医学学会等各部门的联系,发挥各个领域的特长,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政策的实施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5.4 加強应急行动方案的演练预防灾难性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完善应急行动方案和充分反复地演练。应急行动方案是第一时间抢救生命的基石。1)每一所学校都应确定一家定点联系医院;2)体育教师、校医务人员与医院的急诊组成员需签订应急行动方案承诺书;3)院方急救组和校方应急组需定期进行演练;4)执行应急行动方案所需的设备都应被放置于每一个校内体育活动的场所;5)应急行动方案的演练也需纳入院方和校方急救组的新员工培训中。

4 总结

设计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关键因素。从社会生态学框架在预防运动性伤害的实用性来看,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决于确定的层次水平,不仅要考虑到个体行为,还要充分重视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公共政策的影响。虽然在政策层面采取的预防措施会影响所有层面,但必须强调的是,政策应在实践中加以实施,这需要在个人、人际关系、组织和环境层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对于中学生猝死事件实施的最佳预防策略,应当考虑到社会生态学框架的各个层面的相互影响。通过运动医学领域的合作和跨学科的研究,社会生态学框架预防措施为减少与运动有关的猝死提供了初步的路线图。

猜你喜欢

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