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问题研究

2020-11-06陈丽君马小浪

体育师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磨课问题研究

陈丽君 马小浪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行为进行研究,梳理分析青年体育教师的磨课动机、磨课形式、磨课内容、磨课过程。结论: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动机表现出缺乏动力支撑的功利化倾向;磨课形式较单一;磨课内容过于零散宽泛,缺乏针对问题进行有理论依据支撑的实质性研究;青年体育教师磨课过程缺乏独立思考,较少撰写反思日志。建议:磨课周期常态化,磨课形式多样化,磨课内容系统化,磨课过程生成化,注意专业引领与平等对话。

关键词:青年体育教师;磨课;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4.008

作者简介:陈丽君(1990-),女,江苏无锡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为学校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丰富资源,青年教师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磨课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精益求精走向进步和成功的通道。对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磨课既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创新、反思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磨课,青年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教材教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学情有更透彻的了解。对青年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课堂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1 研究目的

以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已有文献研究成果为立论之基,以青年体育教师磨课现实为切入点,通过对江苏省部分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与分析青年体育教师的磨课动机、磨课形式、磨课内容、磨课过程等,旨在全面了解当前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的磨课现状,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青年教师磨课水平提高的策略与方法,为提升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建设性意见。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以“磨课”、“青年教师 磨课”、“体育教师 磨课”和 “青年体育教师 磨课”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电子资源数据库进行搜索,同时收集、研读有关的专著,对以上所查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纳,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和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制定并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徐州、南京、扬州、常州、无锡等地部分青年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行为的情况,主要从磨课动机、磨课形式、磨课过程和磨课效果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数据了解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的现状,找出磨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2.3 访谈法为更深入了解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磨课情况和水平,除问卷调查外,还对部分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教师具体的磨课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磨课动机及频率

3.1.1磨课动机研究依据动机类型并结合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实际,提出了4点磨课动机内容(表1)。

从调研数据结果来看,青年体育教师磨课具有明确的动机,功利型需求明显。为了“完成赛课任务”进行磨课的人数比例较大,占被调查总数的82%。“提升教学能力”目的排在第2位,占被調查总人数的40%;青年体育教师磨课动机中,出于“学术研究”目的人数比例较少,只占到被调查总数的10%。

3.1.2 磨课频率

调研数据结果来看,青年体育教师磨课频率较少,每周都进行磨课的没有(0%),少数教师会每月进行磨课(10%),大部分青年教师每学期会进行一次磨课(66%)(表2)。通过对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的磨课动机与磨课频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青年体育教师对磨课认识不足。对部分被调查者回访发现目前青年体育教师磨课动机表现出缺乏动力支撑的功利化倾向,原因在于:一方面,青年体育教师对磨课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认为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需要进行磨课;另一方面,青年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更多时间经常性磨课。

3.2 磨课形式

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青年体育教师磨课形式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磨课形式陈旧,多采用传统的磨课形式,如教研组集体磨课,对新型的磨课形式采用甚少,进行跨学科磨课的青年教师占被调查总数的2%(表3)。

3.3 磨课内容磨目标、磨教材、磨教法、磨组织形式、磨课堂情境和氛围等是青年教师在磨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通过对部分青年体育教师调研访谈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师的磨课内容涉及的问题较为凌乱,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每个问题缺乏可观测点和可操作性。教师仅通过问题的表面现象提出意见,磨课内容过于零散宽泛,很少有人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有理论依据支撑的实质性研究。究其原因,青年教师对新课标的研究不够深入,仅仅是对磨课内容的表面形式进行了解。常态课上没有注意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青年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对教材本身重难点的把握有所欠缺,对教材的理解偏于经验化,缺乏理论依据支撑。此外,由于青年体育教师普遍课务工作较多,没有养成每课必磨、每课必反思、每课必整理存档的习惯,导致青年体育教师在公开课、展示课前进行磨课时,内容过于泛泛,所涉及问题较为凌乱。

3.4 磨课过程“磨课”是指由执教教师提供教学案例, 教研组成员集体围绕案例进行研讨、设计,试教、修改、反思、再设计、再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反思是磨课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章着重对青年教师磨课过程中的反思状况进行探讨(表4)。

猜你喜欢

磨课问题研究
我的“磨课”三部曲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磨课”不如“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