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0-11-02武华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氮平艾司西普兰

武华侨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 唐河473400)

迄今引发抑郁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以明确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因素主要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等方面有关,和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也是病前多见的性格特征,而生活中遭遇的应激性事件也能够触发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可见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的,遗传与环境或应急因素之间交互影响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1~2]。抑郁症临床症状中,最常见的是睡眠障碍,在抑郁症患者中发生率高达90%,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已列入第3 版精神类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中[3]。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抑郁有着密切联系,睡眠障碍严重者,相应的抑郁症状也会严重,若睡眠障碍得到改善,抑郁症状也会随之好转。换言之,睡眠障碍的缓解与否是抑郁症严重程度和好转程度的重要指征,所以改善睡眠障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非常必要[4]。本研究采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4 月~2019 年4月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3 例;年龄20~63 岁,平均(43.37±9.26)岁;病程2~9 年,平均(5.41±1.12)年。治疗组男20 例,女22 例;年龄19~64 岁,平均(42.75±9.97)岁;病程3~9 年,平均(5.33±1.3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伴发睡眠障碍;(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 项评分≥17 分;(4)年龄18~65 岁;(5)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2)同时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对药物、酒精过度依赖或有严重自杀倾向。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国药准字H20080599)治疗,起始剂量为10 mg/d,1次/d,之后根据患者个体反应,可将每日最大剂量增至20 mg,持续服药治疗6 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氮平片(国药准字H20080101)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15 mg/d,1 次/d,而后逐步加大剂量以达最佳疗效,通常为15~45 mg/d。米氮平片的半衰期为20~40 h,建议于睡前服用。患者应持续服药,直至6 个月疗程结束后停药。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用药,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尽量监督患者用药,防止漏服、多服等现象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反之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采用HAMD17 项版本对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HAMD 评分<7分为正常:评分7~17 分为可能有抑郁症;评分17~24 分为肯定有抑郁症;评分>24 分为严重抑郁症。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催眠药物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组别 n 睡眠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入睡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42 42 2.51±0.42 2.53±0.44 2.05±0.46 1.60±0.34*2.63±0.35 2.61±0.36 1.73±0.35 1.02±0.14*2.87±0.12 2.86±0.14 0.87±0.20 0.41±0.11*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组别 n 睡眠效率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障碍治疗前 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42 42 2.54±0.46 2.52±0.44 1.54±0.41 1.23±0.59*2.28±0.52 2.29±0.51 1.48±0.52 0.94±0.28*2.63±0.32 2.62±0.34 1.59±0.43 0.91±0.25*1.99±0.34 2.02±0.39 0.99±0.28 0.84±0.12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42 42 tP 26.32±6.77 26.60±6.51 0.07>0.05 18.04±3.72 12.45±2.17*2.93<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在未来3 年内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排名仅次于冠心病[5]。作为临床高发心理疾病,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消退、认知功能损害等,消极的情绪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厌世悲观,产生自杀的企图和行为[6~7]。

本研究采用的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能够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达到抗抑郁的作用。但由于对5-HT1~5-HT7受体、α 受体、β 受体、D1~D5受体、H1~H3受体、M1~M5受体、苯二氮受体无亲和力,或仅具有较低的亲和力,致使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疗效较为缓慢,或令患者在服用时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和身体不适。而米氮平药理机制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不同,该药能够阻断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促进者甲肾上腺素释放,并通过激动5-HT 细胞体上肾上腺素受体而加速5-HT 的释放,使脑内的5-HT 水平升高,达到抗抑郁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增加了患者睡眠时间,减少了对催眠药物的依赖性,有效调整了睡眠周期,这是米氮平在上调5-HT 水平、增强5-HT 活性方面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共同协作的结果。同时,由于米氮平可促进神经传导,而这正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所缺乏的,两药联合可弥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不足,增强疗效。治疗后两组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综上所述,采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氮平艾司西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分析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抑郁症患者服用米氮平治疗后体重变化与服药量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奇的“艾司”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米氮平与丙米嗪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