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对比

2020-11-02肖遥张朋周晓波王鎏赵成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3期
关键词:隐睾精索阴囊

肖遥 张朋 周晓波 王鎏 赵成鹏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南阳473000)

隐睾症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好发于婴幼儿,早产儿发生率高达30%。根据睾丸停留位置不同分为低位、中位、高位隐睾。高位隐睾是指睾丸停留在腹股沟管内环上方[1]。高位隐睾的发生主要与睾丸发育缺陷、解剖因素、环境污染、内分泌因素有关,生殖细胞发育障碍会导致生殖能力降低、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损伤、恶变。近年来,我国隐睾症发病率逐渐上升,隐睾症会对患儿成年后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有不育的风险。手术是临床治疗隐睾症的主要方法,睾丸下降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症的经典手术[2~3]。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在隐睾症治疗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有望代替开放隐睾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2015 年5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98 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就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开放隐睾手术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5 年5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98 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49 例,年龄1~9 岁,平均(5.1±0.6)岁;双侧12 例,右侧22 例,左侧15 例。研究组49 例,年龄1~10 岁,平均(5.2±0.5)岁;双侧11 例,右侧21 例,左侧17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情况,做好术前准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对照组采用开放隐睾手术,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患侧腹股沟作一2~3 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对周围组织进行剥离,确定睾丸位置;完全分离精索血管、输精管,将同侧阴囊切开,在阴囊皮肤、肉膜间分离出可容纳睾丸的空间;将输精管、精索解剖位置理顺后切断睾丸引带,将睾丸自皮下牵引至阴囊内,缝合阴囊颈部、肉膜,固定肉膜及睾丸;不能找到睾丸时作斜行延长切口,腹腔探查找到睾丸后进行下降固定术,用可吸收线对皮下组织及切口进行缝合。双侧隐睾作双侧切口,操作相同。研究组行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患儿术前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在脐下缘作一1 cm 切口,提起两侧腹壁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及相关操作器械;检查精索、肠道、输精管、血管损伤情况,确定隐睾位置;在脐旁0.5 cm 作两个切口,置入5 mm Trocar,分离睾丸、精索血管;在睾丸外侧部位切开腹膜,充分分离精索血管、输精管、睾丸,做好睾丸牵引准备;将睾丸放入同侧阴囊底部,无法将睾丸牵引至同侧内环口时应先游离精索,HOM-lock 夹将精索血管夹闭后切断,保留输精管及伴行血管;再对同侧的阴囊肉膜间隙进行分离,操作同传统开放手术;阴囊底部作切口,置入卵圆钳至腹腔,将睾丸牵引至阴囊固定,腹腔镜观察效果满意后关闭内环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 年,观察两组睾丸容积、睾丸发育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睾丸萎缩、切口感染、睾丸回缩)及二期手术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超声检查睾丸位于阴囊底部,有弹性,发育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有效,睾丸发育较好,血供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睾丸发育不良,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治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疼痛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d)49 49 tP 46.4±6.7 62.8±7.1 11.759 7 0.000 1 6.9±1.5 15.1±2.9 17.580 6 0.000 1 5.1±0.9 8.4±1.6 12.583 4 0.000 1 3.7±0.5 5.5±0.4 19.677 9 0.000 1 6.2±0.8 9.0±1.7 10.432 0 0.000 1

2.2 两组睾丸容积及发育评分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儿睾丸容积及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睾丸容积、发育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睾丸容积、发育评分比较(±s)

睾丸发育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睾丸容积(ml)治疗前 治疗后49 49 tP 0.36±0.10 0.37±0.11 0.470 9 0.638 8 0.59±0.16 0.58±0.17 0.299 8 0.764 9 1.5±0.3 1.4±0.2 1.941 5 0.055 1 1.7±0.2 1.6±0.3 1.941 5 0.055 1

2.3 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期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手术情况比较

3 讨论

隐睾症属于先天性畸形,是指婴幼儿单侧或双侧睾丸未按照正常发育过程由腰部腹膜后经腹股沟管下降至同侧阴囊,停留在下降过程中的某个部位[4]。高位隐睾约占小儿隐睾疾病的4%,恶变率高于低位隐睾,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精细胞缺失越严重,恶变率也明显升高[5]。早期明确诊断,给予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高位隐睾的主要方案。

开放隐睾手术是以往临床治疗隐睾症的经典术式,手术过程中必须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根据术中需要可延长切口,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二期手术加重了对精索血管的损伤,创伤性强,术后睾丸萎缩或回缩、切口感染发生率高[6]。对照组患儿术后1 年随访发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在隐睾症治疗中的优势日益凸显。腹腔镜可将术野放大,方便术中操作。体积小、发育不良的高位隐睾难以触及,术前超声检出率低。术前腹腔镜检查可清楚判定腹股沟、输精管、精索血管的生理解剖结构,充分游离纤维膜,避免手术盲目性,使睾丸顺利进入阴囊。完成睾丸下降后,应测试输精管张力、精索血管长度,张力过大时可将内环口内侧腹膜切开,缩短距离,降低张力。高位隐睾患儿一般精索血管较短,开放手术无法同期将隐睾降入阴囊,增加了二期手术率。对照组二期手术发生率为8.16%,加重了对患儿身心的创伤。对于双侧隐睾患儿,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无须增加切口,减轻了手术损伤,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高,术中应注意保留输精管及精索间血管,避免使用电刀,防止精索周围组织损伤。在精索、输精管下降至阴囊时,精索血管长度要适宜,血管过短时,牵拉会引起精索血管的血流紊乱,增加睾丸萎缩发生率。张成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5.15±1.07)ml,显著少于开放组的(15.97±3.96)ml;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P<0.05)。本研究中研究组术后未出现睾丸萎缩、切口感染、睾丸回缩等并发症,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一次性将隐睾降入阴囊,二期手术概率小,创伤性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手术是临床治疗高位隐睾患儿的主要手段,相较于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术野更清晰,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二期手术概率小,术后恢复快,患儿疼痛轻,睾丸发育良好,手术效果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隐睾精索阴囊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隐睾严重可导致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阴囊潮湿是怎么回事?
男子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不育症
隐睾、睾丸外伤与睾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