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α2b 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分析

2020-11-02赵代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咽峡炎喷雾剂疱疹

赵代艳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漯河462000)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秋季节,且发病迅速、病情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流涎、持续性高热、恶心呕吐、厌食等,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黏膜疱疹等,病程为1 周左右,对患儿的身体影响较大,因此必须给予早期科学诊断和治疗。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多采用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若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或白细胞增高,可加用抗生素治疗[1~2]。本研究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给予干扰素α2b 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3],患儿临床表现为咽痛、高热、厌食、流涎、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黏膜、软腭黏膜上可发现多个2~4 mm 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分类以淋巴为主且无异常的淋巴细胞,年长患儿会诉说口腔疼痛,年幼患儿会表现为拒食、流涎、哭闹等。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0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8 个月~3 岁,平均年龄(1.2±0.2)岁;平均病程(1.7±0.3)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3±0.8)×109/L;白细胞总数(6.6±1.3)×109/L;C- 反应蛋白(1.8±0.4)mg/L。观察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7 个月~3岁,平均年龄(1.4±0.3)岁;平均病程(1.6±0.5)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4±0.7)×109/L;白细胞总数(6.7±1.4)×109/L;C-反应蛋白(1.9±0.5)mg/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X 线胸片提示肺部感染者、合并细菌感染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合并癫痫者,患儿治疗依从性差,未按要求服用治疗药物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物理降温、补液,同时每日进行口腔清洁,若患儿体温>38.5℃,可给予布洛芬颗粒(国药准字H20066209)温开水冲服,每次5~10 mg/kg,配合清淡饮食;若合并细菌感染,根据感染程度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国药准字S20030028),用药前先对患儿进行口腔清洁,之后患儿取卧位或坐位,将药物直接喷于患儿的口腔内病灶处或咽部,若口腔溃疡严重,可增加喷洒剂量,每次3~4 喷,每日3~4 次,连续应用5~7 d,涂喷后15 min,患儿需禁食、禁水,年龄小且拒食者可加用氨基酸、维生素等进行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国药准字Z20026493),喷于患处,2 喷/次,每日6 次,连续应用5~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2 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流涎、口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咽峡疱疹缩小且部分消失,并未形成溃疡,食欲、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为显效;治疗3 d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流涎、口痛等症状显著改善,咽峡疱疹缩小且逐渐消失,并未形成溃疡,食欲、精神状态好转,为有效;治疗5 d 患儿体温仍未恢复正常且上升,患儿精神症状以及口痛、流涎症状无改善,且食欲、精神状态无好转,疱疹未愈合,形成溃疡且融合,为无效。(2)记录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及口痛消失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4)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及口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n 退热时间 疱疹消退时间 溃疡消退时间 口痛消失时间观察组对照组25 25 tP 1.5±0.3 2.3±0.4 8.000<0.001 2.6±0.5 3.1±0.8 2.650 0.011 3.1±0.7 5.1±1.1 7.670<0.001 2.2±0.6 3.8±0.8 8.000<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CD4+水平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CD4+治疗前 治疗后 t P CD8+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5 25 5.864 2.907<0.001 0.005 5.621 2.179<0.001 0.034 tP 30.2±4.4 30.4±4.5 0.159 0.874 38.1±5.1 33.9±4.0 3.240 0.002 33.9±6.5 34.1±6.6 0.108 0.914 25.2±4.2 30.3±5.7 3.602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均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病,高发地为托儿所、幼儿园等小儿密集场所,与空气流通不畅、室内空气交换不佳、天气炎热等因素相关。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多是因柯萨奇A 组病毒引起,少数患儿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柯萨奇A 组病毒属于小RNA 病毒科的肠病毒属,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易引发各系统、器官的感染,发展到后期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不可逆的心肌损伤。患儿临床表现为口痛、发热、咽痛、疱疹、流涎等,疱疹破溃后会形成小溃疡,患儿因口腔疼痛,会出现拒食现象。及时隔离、快速缓解症状,是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治疗重点[4~6]。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开喉剑喷雾剂是根据苗医的治疗经验制作成的中成药,可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药性相对温和,毒副作用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及口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干扰素α2b 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儿免疫力,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缓解。这是由于开喉剑喷雾剂由山豆根、八爪金龙、薄荷脑及蝉蜕组成,其中山豆根具有利咽消肿、清热解毒之效;八爪金龙具有抗菌、止咳、抗病毒、抗炎的作用;薄荷脑具有止痒消炎、清风散热之效;蝉蜕具有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强患儿机体愈合能力的效果[7]。同时开喉剑喷雾剂是液体,味甜,口感较好,患儿也容易接受,患儿的用药依从性较高,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高[8]。两组患儿均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干扰素α2b 联合开喉剑喷雾剂的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干扰素α2b 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可提高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咽峡炎喷雾剂疱疹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夏季警惕汗疱疹
喷雾剂
夏季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多发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耐药性抑郁症的鼻腔喷雾剂上市
喷雾剂
说说“上火”那些事
手足口防治速查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