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龙胆石斑鱼对水温、盐度和低溶解氧耐受能力的初步研究

2020-10-28林国文

渔业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龙胆石斑鱼溶解氧

林国文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

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由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俗称龙胆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俗称老虎斑)杂交的新品种,集父本龙胆石斑鱼生长速度快和母本老虎斑肉质细腻、抗病力强等优点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珍珠龙胆石斑鱼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合池塘、网箱和工厂化多种养殖模式,特别是高密度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暖水性的大中型海洋高档名贵鱼类,已成为重要的海水养殖新品种。

目前我国南方沿海已大规模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但对该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特性研究报道不多,朱乾峰等报道了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有水保活条件优化[1];梁华芳等报道了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存活与摄食的影响[2];刘龙龙等研究了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的影响[3];陈婉情等报道了耗氧率及窒息点[4];陈思等报道了养殖水温对龙虎斑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5];仇登高等研究了温度对不同规格珍珠龙胆石斑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6];王润等报道了不同循环饥饿-投喂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7],以及其他的一些养殖报道[8-10],未见有珍珠龙胆石斑鱼对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的耐受研究报道。本研究从养殖生产实际出发,开展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对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的耐受能力试验,以期为其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试验地点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达旺水产贸易有限公司养殖车间。

1.2 材料

试验用珍珠龙胆石斑鱼取自宁德市蕉城区达旺水产贸易有限公司养殖车间,平均规格为228 g/尾,试验全程不投饵、不换水;试验仪器设备为水温计、盐度计、溶解氧速测仪、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HQ40D)等,均通过计量部门检定。

1.3 方法

1.3.1 水温耐受试验

试验用海水盐度24.5,pH值8.3,初始溶解氧6.90 mg/L,试验用水经曝气12 h,试验过程正常充气。试验用泡沫箱(长×宽×高=570 mm×405 mm×315 mm)装水40 L,试验组投放试验鱼8尾,平均体质量277.5 g,平均体长229 mm,设平行组和对照组。以26.0℃水温为基点,用热水或冰水调温,每次升降1.0℃,时间间隔为0.5 h,观察试验鱼活动情况,将试验鱼活动出现异常前的水温视为适宜水温临界值,试验鱼活动出现异常是指与对照组对比,鱼体活动出现不活跃、活力明显减弱、甚至静卧底部不动,但体色、呼吸正常。之后每次升降0.5℃,恒定0.5 h后再次调节,直至出现死亡或休克后恒定水温,如果恒温期内恢复,将继续上调或降低水温,直至出现持续死亡,求得临界水温。对照组稳定水温26.0℃。

1.3.2 盐度耐受试验

试验用海水pH值8.2,水温28.5℃,初始溶解氧7.18 mg/L,试验用水经曝气12 h,试验过程正常充气。试验用泡沫箱装水40 L,投放试验鱼8尾,平均体质量121.4 g,平均体长174 mm,设平行组和对照组。以盐度25.0为基点,使用食盐或淡水调节盐度,每0.5 h升高或降低盐度1.0,将试验鱼活动出现异常前的盐度视为适宜盐度临界值;之后每0.5 h升高或降低0.5,直到试验鱼出现休克或死亡后稳定盐度,盐度稳定时间为1 h,在此期间如果试验鱼恢复,则继续升高或降低盐度,直至出现持续死亡,求出临界盐度。对照组不调节盐度。

1.3.3 溶解氧耐受试验

试验用海水pH值8.0,水温24.8℃,盐度29.3,试验用水经曝气12 h后使用。将试验鱼放入装满53 L海水的泡沫箱中,每组投放试验鱼16尾,平均体质量257 g,设三个平行组,不设对照组。箱口用透明塑料袋封口,测量溶解氧(DO0)并开始计算时间,鱼未出现异常时每隔30 min检测一次,连续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当鱼的状态有异常时即检测溶解氧,当第一尾鱼出现浮头现象时,立即测定溶解氧(为窒息临界点),当一半的实验鱼出现浮头或侧翻时,测定溶解氧的值为窒息点(DO50),当全部的鱼出现侧翻或死亡时再次测定溶解氧含量(DO100)。

2 结果

2.1 水温耐受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表明,水温为26.0~35.0℃时,试验鱼活动正常;水温升至36.0℃时,活力减弱;水温升至38.0℃时,体色逐渐变浅,开始出现侧翻;水温升至39.0℃时开始出现死亡。水温20.0~26.0℃,试验鱼活动正常,15.0~19.0℃活力变差,12.0~14.5℃时,体色开始逐渐变深;10.5~11.5℃肛门出现冻伤,后逐渐向腹部扩散溃烂;10.0℃出现死亡。珍珠龙胆石斑鱼耐受水温极限范围为10.0℃和39.0℃,适宜水温为20.0~35.0℃。对照组活动正常。

表1 珍珠龙胆石斑鱼耐水温试验结果Tab.1 Results of water temperature toleranc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2.2 盐度耐受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0~40.0时,试验鱼活动正常;盐度为41.0~45.0时,试验鱼活力变差。由于盐度计的检测上限是45.0,且盐度继续上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就不再对高盐继续进行试验。盐度为25.0~11.0时,试验鱼活动正常;盐度为10.0~3.5时,活动变差,匍匐箱底;盐度3.0时出现死亡,盐度2.0时全部死亡。珍珠龙胆石斑鱼耐受低盐的极限盐度为3.0,适宜盐度为11.0~40.0。对照组活动正常(表2)。

表2 珍珠龙胆石斑鱼耐盐度试验结果Tab.2 Results of water salinity toleranc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

2.3 溶解氧耐受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水温24.8℃条件下,当溶解氧为0.70 mg/L时,试验鱼出现浮头或侧翻即为窒息临界点,其值为0.70 mg/L,DO50为0.67mg/L,DO100为0.60 mg/L。

表3 珍珠龙胆石斑鱼耐氧试验结果(24.8℃)Tab.3 Results of water dissolved oxygen tolerance in pearl gentian grouper(24.8℃)

3 讨论

珍珠龙胆石斑鱼为暖水性大中型海洋高档鱼类,其对水温、盐度和溶解氧耐受范围较广。本试验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耐受水温临界下限为10.0℃,与梁华芳等[2]报道的13℃停止摄食、11℃出现死亡的结果一致;与蔡琰等[9]报道的15℃以下停止摄食、不游动,11℃以下较小的个体开始死亡较一致。本试验临界下限盐度为3.0,这与梁华芳等[2]报道的为盐度渐变到0时,36 h出现死亡、48 h全部死亡不一致,因本试验盐度从25.0降至3.0所用时间为11.5 h,盐度下降速率为2.0/h;而梁华芳盐度由30降至6时,每天仅下降盐度2,盐度由6降至0时,每天仅下降盐度1,盐度下降时间较长、下降速度缓慢,鱼体有较长的适应过程,造成鱼体更耐低盐度,试验结果出现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蔡琰等[9]报道的盐度低于5开始死亡也有差别,这可能与养殖方法有关。珍珠龙胆石斑鱼耐受低氧结果表明其窒息临界点为0.70 mg/L、DO50(窒息点)为0.67 mg/L、DO100为0.60 mg/L,与陈婉情等[4]报道的窒息点为(0.24±0.01)mg/L差别较大,因本试验采用的个体平均体质量为257 g,而陈婉情等研究采用的是体质量为53.6~84.5 g的幼鱼,大鱼耗氧量更大,其窒息点可能也会高一些,相关差异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珍珠龙胆石斑鱼是广盐性鱼类,在盐度3.0~45.0之间能存活,符合石斑鱼的广盐性特点,而耐受水温极限范围为10.0℃和39.0℃,可见珍珠龙胆石斑鱼适温、适盐范围广,适宜推广养殖。

猜你喜欢

龙胆石斑鱼溶解氧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太平洋围网黄鳍金枪鱼渔场分布与溶解氧垂直结构的关系
巨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物种有效性分析
疫情+年底结账,石斑鱼价格应声下跌,春节前或涨一波
测定龙胆草提取液中龙胆苦苷含量方法的建立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原龙胆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鱼能否在水以外的液体中生存
滇龙胆优质种质筛选及离体培养条件优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