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HK对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反拨效应探究

2020-10-23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听力少数民族效应

杜 娟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MHK结合了我国少数民族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各自特点,进行统一结合,经过时间的衍化,建立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方针。在MHK考试中,考生通过考试,将会强化实际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以及应对能力,且作为目前国内唯一针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评价工具,MHK考试亦会对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计划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进行MHK的反拨效应探究时,应从考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能力”这四大基础能力进行反拨效应探究。

一、少数民族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其使用者为世界总人口的20%。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通过语言测试来对教师的施教以及学生的学习带去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并通过语言测试对相应课程的设置、教师以及学生的培养带来巨大的改变。而少数民族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时,字典通常是其熟悉国家通用语言的第一步,字典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基本,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方便了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但长期依赖字典所带来的“便利性”,很容易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的应用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国家通用语言与其他语种不同,多音字以及特殊的语法以及发音均成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时的“绊脚石”。而MHK考试则可以很容易地帮助学生弄清混淆的音节以及汉字,并对其日常的学习进行及时纠正。同时各地民族间不尽相同的风俗文化以及独特的语言系统均为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使其对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的知识点无法快速且有效地掌握。同时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热情程度低下,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及时调整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难”“慢”“枯燥”等固有观念,久而久之,形成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有效教学的恶性循环。

二、MHK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反拨效应

(一)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作为语言测试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进行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中,二者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MHK将教学作为第一性,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二者进行横向对比时,MHK着重加强对于学生的听、说、写、读这四大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实际应用。在进行口语测试中,MHK有意地弱化了语法知识的测试内容,使考生可以更好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与复习。

(二)MHK中口试的反拨效应的分析

为了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数据比对,通过互联网资料收集,将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主体,且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仅供参考),将2017—2018年(受疫情影响,2019年数据略去)的口试数据进行横向比对(详情见表1)。

表1 MHK口试前、后测试综合得分对比情况一览

通过数据对比得知,为了改善教学情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型教学,集中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避免其吐字发音模糊不清,形成记忆;例如在教学中通过手机软件(例如喜马拉雅听、腾讯读书)等APP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进行自主配音以及朗读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通过读书类APP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聆听国家通用语言的正确发音,方便其进行学习。通过此类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纵向比对,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各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MHK中笔试的反拨效应的分析

在进行分析MHK笔试反拨效应时,本文同样通过互联网资料综合抽取了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主体的测试结果(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仅供参考),由于疫情影响,略去2019年结果,仅收集2017—2018年的测试结果(详情见表2)。

表2 MHK笔试前、后测试综合得分对比情况一览

在进行MHK笔试考试时,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写作等涉及范围较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科目。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锻炼口语时需要大声进行标准朗读不同,笔试部分的强化则强调于学生的听力与写作。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听力训练分为两大部分进行。

(四)精选听力,进行细致化教学

在精选听力环节,教师为了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在听力教学中不得章法,胡乱学习,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听力的精选练习(简称“精听”),例如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以电视剧言情对白或者破案推理为主,在精听训练中,学生即可通过聆听言情剧中的语言描写,比如“你像春天的风一样甜美”“你的眼里有着星辰大海”等句子捕捉赞美的语句,同时分析句子当中的拟人描写以及其对应的主体以及客体;又可通过推理剧,对剧中的不同人物证词,进行推理,分析证词是否合理,从而破解真相,找到真正的凶手。精听对于学生的听力训练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听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常规课本,而是进行了“实际化”的综合训练。

(五)泛围听力,进行辅助教学

经过精听练习后,学生大致已经听懂国家通用语言以及可以对其进行“活跃性”分析,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泛围听力(简称“泛听”),进行辅助教学。例如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以5—7人为例,进行听力训练,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对话,起到巩固教学的效果。在进行训练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不通融性,进行泛听训练还可有效加强其语言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教材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学习。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亦同样针对写作部分进行集中式教学。例如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的写作形式,分析其构成格式以及篇章整体的架构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核心内容。同时教师可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单独写在黑板上,由学生进行现场联想,通过词语之间的联动性,书写一段新的小作文(字数不限,但作文中必须包含教师黑板上所写出的所有关键词)。此方法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联想,同时也使学生可以熟悉并进行词语之间的拼接以及段落的创造合成,学生亦可根据教学进度决定关键词的多寡,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进行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的综合强化。

三、如何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积极性

由于高职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所以常规的多媒体教学以及图片等启发性教学已然意义不大。教师针对此情况,可开展相应教学措施,积极调整授课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科目抱有好感,从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教学基础,同时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小问题应及时进行帮助,增加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在搭建师生和谐关系时,教师应摒弃“教师”的身份,与学生成为朋友,共同完成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目标以及MHK考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MHK对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反拨效应探究中,通过不同数据之间的比对,教师可通过MHK口试强化训练以及MHK笔试综合练习的方式进行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结合教材以及多媒体资料进行听力、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的养成,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使其将抽象难懂的国家通用语言知识转化为形象且具体的思维,从而综合提升少数民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听力少数民族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