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尾添彩 意犹未尽
——体校初中语文课堂五分钟结课的分层教学初探

2020-10-23朱晓敏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结课体校板书

朱晓敏

(江苏省苏州市振吴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据此,笔者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特点,即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精力和时间很有限;课堂上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与持续;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等,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着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尽量创设多层次的教学情境,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笔者以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但需要精彩的导入来吸引学生,而且需要巧妙的结尾来添彩增效。好的压轴戏能赢来满堂喝彩,余音绕梁;精彩的结尾能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堂情趣,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课堂“结语”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必要的重点记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关的能力。下面结合体校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仅就五分钟结课的分层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一、折线板书,总结全文

折线图表原本是数学中广泛使用的数据表示方法,笔者把它移植到语文板书中,以生动形象、直观清晰地展示文本情节中的某些变化,对所学内容作一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中心、提炼主题等。在总结中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巩固与记忆,增强教学的效果。

如图1,《变色龙》一课的结课设计:利用折线图板书,可以清楚地表示面对狗主人的身份,将军奥楚蔑洛夫对咬人小狗的态度波折起伏的变化,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且揭示沙皇政府的腐朽虚伪,从而完成对文章主旨的总结和升华。

图1

多媒体演示折线图板书,其中的折线笔者请暂时后进层学生填上,他们往往基础薄弱,语言表达欠缺,对学习缺乏兴趣,但对小说情节的梳理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其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就请中间层次学生完成,他们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比较开阔的思维,根据课文内容一般都能概括出相关要点;最后请语文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归纳文本主旨,他们基础扎实,吸收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图文并茂的板书和生教生的感染,能让全班学生共享合作学习的成果。这对于体校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加深印象,做到当堂巩固。

二、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教师在结课时若能另辟蹊径,精心创设结课的教学情境,定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在五分钟结课时间里,教师一方面要总结全文,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发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与思考。这能重新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

如《我的叔叔于勒》结课时,可以创设如下结课情境:假如于勒破产以后,穷困潦倒的他找到菲利普一家,将会是怎样一幅情景,请你尝试进行创造性描绘。该问题看似多此一举,但正是这样的假设,转变了学生原本被禁锢的思维定式,引导他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展开合乎情理的联想与想象。对于体校中间层学生来说,他们一般思维比较活跃,讨论的环境可以激发他们思维的广度和宽度,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对于暂时后进层学生来说,这样的设计能打破沉闷的、昏昏欲睡的学习氛围,唤醒他们的学习潜力,将他们拉入热烈的讨论之中,其中也不乏精彩的见解;对于优等层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触角可朝向更深刻的社会角度、人性角度或者价值观角度,加上他们精练、精彩的语言表达,可给整课带来一个新的高度,让师生都受益匪浅,这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课改理念。

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五分钟结课环节如能创设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沟通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情感,达到心领神会的教学效果。

如设计《社戏》结课环节时,小说中的“我”可以顺利看到鲁镇的社戏,一定离不开几位小伙伴的给力相助,你知道是谁吗?他们到底有怎样的高超本事呢?

对于体校暂时后进层学生来说,这段结束语,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师生、生生互动作铺垫,同时也能在学生思维疲惫的时候注入一剂“强心剂”,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主人公身上来;对于中间层学生来说,充分引导他们从人物描写手法入手,进一步分析出人物特点;对于优等层学生来说,可以拓展到他们对整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了解人物描写的多种手法对于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同时让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获得启示。可见,在结课时灵活创设悬念,可把教学推向高潮,可以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四、诵读品味,回味无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诵读是极其传统但又历久弥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在诵读中可以加深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素养,享受美育感染都有重要作用。在体校语文五分钟结课环节,选择合适的形式,能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的点滴积累和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选取文章的背诵段落或片段让暂时后进层学生以整齐洪亮的要求来朗读,一来这些学生困乏交加,朗读会让精神得到振奋,二来这些学生基础薄弱,多加诵读可以帮助他们记忆;选取精彩段落或者片段让中等层学生以有节奏有停顿的要求来朗读,让这些学生增强语感、加深印象;选取重点段落或片段让优等层学生以有感情的要求来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还可借助音像设备,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唤起全班同学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课文的感染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体会,这时的朗读会产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

五、语言运用,诗意仿写

新课标对语言的运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对于体校学生来说,五分钟结课不可忽视写作的融入,如能安排简单容易上手、快速见到成效的仿写练习,则能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巩固所学内容,更可以培养一定的写作能力。

诗意仿写是指学完一篇课文以后,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如同书法临摹一样,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有利条件。无论是仿写、改写,或是缩写、扩写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学生体会各种写作技巧,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你是人间四月天》结课时的诗意仿写设计,按照“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进行仿写:“你是四月 , , 。”生1:你是四月早春里的杏花,嫩芽儿吐露着鲜绿,春雨细润柔软,微风轻抚在窗前。生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江南,丁香载着露的甜,花枝在丛间痴缠,雨滴溅在石板上。

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评价也不一样,对于后进层学生,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完成仿写,至少写两句;中间层学生要求使用一到两种修辞手法,同时注意内容上的衔接,至少写三句;优等层学生要求使用两种或以上修辞手法,遣词造句符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每一个层次的要求都是学生可以达到的,自然学生愿意去完成也可以完成得很好,从而实现“跳一跳摘苹果”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把语文课比作艺术表演,教师则要做到起始环节动人心弦,主体环节心驰神往,结尾添彩意犹未尽。语文教学的结课,可以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在因生分层、因材施教中实行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全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共享学习成果,意犹未尽,情犹未已。

猜你喜欢

结课体校板书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阅读教学三部曲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化学教学中的几种结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