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猎手张文宏:小镇走出来的博士后

2020-10-23阿园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华山医院张文宏病毒

文 阿园

走红网络的张文宏主任

“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连你都觉得闷,病毒也会被‘闷’死的。”疫情期间,上海医生张文宏金句频出。身为病毒专家的他敢医敢言,说话接地气,经常在新闻发布会上用冷幽默为同胞们宽心;治病救人之余,他坚持每天写科普公众号文章,篇篇爆款,成了全民防疫手册。

张文宏爆红网络,被称为“小钟南山”“医学界的李佳琦”。这是个会令人“上瘾”的医生。昔日的小镇青年,是怎样把自己炼成“硬核男神”的?

小镇走出的博士后

张文宏出生在浙江瑞安一个小镇上。生活在普通家庭的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他发奋读书。因天资聪慧又努力,张文宏从小就是学霸。

1986年,张文宏的论文《论温州模式》,在华东地区“中学生政治论文竞赛”中拿了一等奖,17岁的他第一次走出瑞安,赴上海领奖。

第二年,张文宏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八年本博连读,专修临床医学。毕业后,他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

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理论知识过硬,源于张文宏那颗坚持不懈的求知上进心,以及他与病毒丰富的战斗经验。2003年非典来袭,上海第一例SARS病人出现时,他推迟了去哈佛进修的时间,主动请缨,作为重要组员进入隔离病房。

张文宏的老师翁心华是复旦大学终身教授,时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疫情防治组长。非典期间他们师生齐心,创造了1700万人口,仅8例感染的奇迹!翁心华团队被称为“中国感染科梦之队”。疫情过后,老师还与张文宏共著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是国内第一部介绍SARS的专业书籍。

后来张文宏又赴港大、哈佛、芝加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在美国时,哈佛医学院每周都有诺奖级别的学者来演讲,讲座时间通常在中午,还提供免费餐饮,张文宏场场不落,如饥似渴汲取最新的研究和观点。

正因为他在求学路上披星戴月的奔跑,才有了后来说“真”话的底气和资格。名师出高徒,学贯中西又继承了老师衣钵的张文宏,后来像翁心华一样,成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活招牌。

从2013年的H7N9,到2014年的埃博拉,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处处都有张文宏的身影,而且都冲在最前线。在他的带领下,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9年稳居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

张文宏称自己的职业是病毒猎手,别人追逐理想的时候,他们追逐现实。“现实就是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一直与我们同在,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暴发是什么时候,但它肯定会来,就像当年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霍乱一样,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这是他在几年前的那段视频里说的话。“幸好,虽然病毒是不确定的,但是预防措施非常确定。”张文宏继而给听众宽心说,目前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已知病毒可在几小时内找到是哪一种,未知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序列找到原形。

“硬核张爸”爆红网络

像所有好医生一样张文宏从不收红包。他说:“无论红包多厚,我都不会因为它毁坏掉医生的形象。何况很多病人经济并不宽裕,本应把钱用在治疗上。”

遇见特别困难的病人他还倒贴钱。一个14岁男孩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好了病,他的家人却还是面露愁容。张文宏一问才知这是个贫困家庭,男孩的姐姐要上大学,因为那笔钱被弟弟治病“挪用”,姐姐面临辍学,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了解情况后,张文宏立即拿出5000块钱资助女孩继续读大学。张文宏行医多年,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许多,患者之间有口皆碑。这就是医者仁心。

张文宏办公室里挂着唯一的牌匾,是一名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患者送的,上面写着:“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张文宏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是2020年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批医生都很了不起,但他们太累了,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所以我把他们换了下来。从现在起,对抗新冠病毒的一线岗位全换成党员,我带头上。”“我不管这些医护人员入党的目的是什么,但你们宣誓时说过,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现在都给我上去,没有讨价还价。”

随后,他一面带领团队奋战一线,一面用权威的科普安抚民心。张文宏说话语速极快,面对采访从不备稿,却思路清晰,满嘴都是务实的大白话:他号召大家两周“闷”死病毒、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表扬每一个仍给员工发工资的老板都是战士、打破儿童不宜感染的传言……

记者让张文宏预测抗疫结果,他毫不隐瞒地把丑话说在前头:最好的情况——2到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到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情况——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最胶着的情况——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

因为果敢又细心,凡事都要照顾到位,同事们一直都喊他“张爸”

张文宏的每一次发言都是那样的务实、冷静,令平日里听惯了专家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老百姓感到瞬间沸腾。于是,从召开第一场发布会开始,他就“出圈”走红网络。

心系于民又真实可爱的他,迅速成为整个医疗团队的定海神针,也是每一个关注疫情发展的国人的主心骨。粉丝们视张文宏为值得信赖的“白衣男神”,也有人把他比作“第二个钟南山”。

关注张文宏主笔的公众号“华山感染”,你会收到他调皮的问候语:“一旦关注,长期感染,无法治愈。”治病救人之余,张文宏每天还坚持撰写医学科普文章。他笔下的一篇篇爆款公众号文章,也充满了张氏风格的冷幽默,令人“上瘾”。网友们称看他的视频和文章既长知识,又令人愉悦。

医者的担当与冷静

媒体对一线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歌颂张文宏看不惯,就在发布会上直接戳破了这个气球。“我不鼓励加班加点,抛弃家庭,无休无止工作是不人道的,不要用高尚来绑架别人”。他说好的经验和防护才是对前线医护人员最好的关心,远比宣传和歌颂有用。

张文宏不会把人推上去,自己退到身后唱赞歌,而是真真切切呵护着同事们。他首先想到医务人员的防护和他们的疲劳,“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绝不让战士裸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上前线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驰援武汉是每个医院的难题。华山医院派往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中有一人的父亲进了ICU,张文宏就放他回去照顾;有几人刚参加援非医疗队回来,张文宏先不派他们奔赴武汉。为了避免驰援的医者做无谓牺牲,他敢于说:“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媒体知道张文宏是通过一步步逆袭,才从小镇青年成为今天名满全国的医界大伽、博士生导师,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励志素材,于是摩拳擦掌,想一窥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但他严丝合缝,从不给机会。“对于我个人你们不要采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

当钟南山院士的健身照在网上刷屏时,面对记者询问,张文宏的回答是:“你们别期待,在我这儿看不到。运动很好,但是太累了。”他说自己也办过几次健身卡,基本上一年去两三次,直到健身房倒闭。“我疲惫的时候就以安静休息为主,周末散散步。有时候也看看电视剧”。

这就是张文宏,他不做作,不美化现实,真诚自信,敢医敢言。

但面对病毒和疫情侃侃而谈的他,对自己的走红却显得尴尬,“别神化我,也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我不是网红,就是一个医生”。

“网红”身份也带给他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太多网友打电话给张文宏,他怕接了会耽误工作,结果有时漏接了院长的来电,领导就问他“是不是当网红电话都不接了”……

即使每天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张文宏晚上回到家里,还是会疲惫地坐在电脑前写公众号科普文章。面对网上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信息,他认为自己有义务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向老百姓普及一些“抗疫”知识,力所能及帮助和安抚大家。

如今的张文宏和许多医护人员仍在前线与死神争夺生命,这一刻他们站在高处,备受瞩目。抗疫全面胜利后,他们又将退居幕后,呕心沥血。“当新冠大幕落下,我自然会silently(默默地)走开,躲在角落里工作或看书了”。

如果说钟南山是国士无双,精神信仰,那么张文宏们,就是尖兵利刃,国之重器。

但张文宏不想被“英雄化”。只希望疫情过后,大家会慢慢遗忘他,各自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

猜你喜欢

华山医院张文宏病毒
病毒
华山医院分院回归背后的难题破解
写在处方背面的文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新靶点
张文宏:黑眼圈,靠什么消除
张文宏 不要神化我
病毒,快滚开
科普“硬核”张文宏
感冒病毒
一份病史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