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2020-10-20河南省栾川县中医院471500吴迎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负责制心内科我院

河南省栾川县中医院(471500)吴迎丽

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复杂,患者多为老年人群,病情一般较为严重,需要护理人员更加细致、耐心的专业护理,同时,老年人员作为特殊人群,生理、心理较为严重的不适反应都增加了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意义重大。在不断探究摸索中,发现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应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现就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管理下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9~82岁,平均(62.24±6.17)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2~81岁,平均(62.30±6.09)岁,两组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患者,排除严重肿瘤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通过医院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由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及科室资源分派护理职责,并对实施的护理情况加以监督指导。研究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①组建护理管理小组根据科室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及学历情况选出两名组长,分两组负责带领剩余护士,在护士长带领下共同制定分层管理方案,组长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合理安排工作,并指导护士顺利展开护理工作;②实施方案,采用两班制排班,组长负责行政班,确保8h在值,24h负责,另一组每天1名值班人员,确保护理工作连续性,此外应注意排班新老搭配,工作高峰期确保足够人手,组长确保交接工作无误,并在月底总结考核,由护士长评定,安排组员间交流学习,安排资深护士做实操培训讲解,促进护士技能水平;③护理管理监控,为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组长密切关注组内护士的整体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讨论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干预,由护士长对组长的护理工作及管理职责进行评定考核,确保良好的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做保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根据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定护理工作合格率,评定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书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率(%)和()表示,进行X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的护理工作合格率[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46例(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39例(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护理工作合格率 研究组护理工作合格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遵循层级管理的原则下,由组长明确岗位职责,尽量避免医患纠纷,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科学性的分层分级,使得护理工作更有条理,每名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完成肩负任务,将经验丰富的护士与年轻护士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1]。将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应用在我院心内科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工作合格率更高。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合理分层,级别越低,护理工作相对越简单,合理分配护理工作,有利于缓解身心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以考核方式促进护理工作热情,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2]。

总之,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我院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工作合格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猜你喜欢

负责制心内科我院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关于建筑师负责制工程管理模式如何运行的探讨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工程制图课程负责制的建设与思考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