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

2020-10-17楚英娜张晓珂李梦雪赵艳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维格列汀氧化应激

楚英娜 张晓珂 李梦雪 赵艳利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郑州 450007)

2型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出现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视网膜等严重并发症[1~2]。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有利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药物治疗为2型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中分析了二甲双胍与维格列汀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就诊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47.92±4.45)岁;病程1~8年,平均(4.23±1.22)年。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8.34±4.71)岁;病程1~10年,平均(4.4±1.3)年。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对本次研究药物均耐受,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疾病,无胃肠道疾病,且患者均有较好的依从性。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不耐受者,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等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二甲双胍(生产厂家:Merck KGaA,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1J227105)1000mg,口服用药,2次/d。连续用药24周。

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其中二甲双胍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均与对照组相同;同时予以患者维格列汀(生产厂家:NovartisPharmaSteinAG,批准文号:H20110358)50mg,口服用药,2次/d。连续用药24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及每2~4周1次的门诊随访,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予以指导与帮助。

1.3 观察指标

(1)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等,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测量比较;(2)对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比较;(3)对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包括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类物质(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于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比较;(4)统计对比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IL-6、IL-1β、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经治疗,组间比较氧化应激各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恶心呕吐3例,肝酶升高1例,低血糖1例,不良反应率为6.25%;对照组中恶心呕吐3例,肝酶升高3例,不良反应率为7.50%。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χ2=0.098,P=0.75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年龄>35~4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3]。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约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4]。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促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及体力活动逐渐减少等因素,使得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5]。该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不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则极易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心、脑、肾、视网膜等,同时还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性疾病,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脂肪细胞因子、炎性因子均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而随着炎性因子的增加,则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而IL-1β、TNF-α等因子则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且可触发其他细胞因子,促使炎症介质释放量增加[6]。而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则极易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糖尿病血管性病变。因此,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有效调节患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其有利于促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进而可达到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抑制糖异生,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糖水平[7]。且该药物不促进胰岛素分泌,故而可避免低血糖现象发生。但有时单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临床上往往采用联合用药。本研究中采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方式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治疗,其中维格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属于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降解,GLP-1可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进而可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β细胞凋亡,改善血糖控制[8]。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协同作用,更好的改善血糖控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上述观点;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性(P>0.05),提示两者联合使用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维格列汀氧化应激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寻找戴明王子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