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

2020-10-13赵杨阳

数码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学

赵杨阳

摘要:针对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学生受到外界诱因、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探究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对策,应该是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班主任工作;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6-0293-01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problemsexistingintheworkoftheheadteacherinjuniorhighschool,studentsaremainlyinfluencedbyexternalincentives,growthenvironmentandotherfactors.Thecountermeasures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positivepsychologyintheworkofaheadteacherinjuniorhighschoolshouldbetochangethetraditionalworkingmethods,payattentiontothepsychologicaldevelopmentofstudents,sothatstudentscangraduallyformthecorrectvaluesandpositivepsychologicalstate.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Juniorhighschoolheadteacherwork;Juniorhighschoolstudents積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内容的科学,以科学的方法及原则研究幸福,倡导积极的心理取向,关注人的健康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性格易于叛逆,思维活跃,传统单一说教的指导模式下,可能会产生逆反的效果,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初中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文章将根据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分析

1.1外界诱因较多,学生道德观念不够全面。道德不同于法律,不能强制要求人们执行,故而在社会中存在很多不道德的行为。但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初中学生易于受到各类社会现象、网络思想等的影响。初中学生的道德理念尚不够健全,而在各类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可能会逐步发生变化,致使学生产生诸多困扰,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1.2成长环境多样,学生思维品质存在差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初中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会受到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具体差异性特点,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会带来影响[2]。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情况而因材施教,真正发挥德育指导的作用。

2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应用的对策分析

2.1因材施教,拉近师生距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当研究人类社会、群体中的积极现象、行为,且将积极的心态扩散[3]。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引入到初中班主任工作中,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初中学生未来的成长及发展有益。

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当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环境,因材施教[4]。首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对其实施针对性指导。学生可以在课间向老师咨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忙于说教,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成为学生的朋友及思维引导者。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与班主任交流,给与学生更多与班主任交流的机会,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想法的基础上,给与学生适当的建议,使学生能够真正在与班主任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知识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以生活教学法引入生活元素,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与生活的关联,适当拓展教学的内容,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长善救失,引导学生自律。初中生是一个处于成长与发展期的群体,教师需要以客观、发展的观念面对学生,尊重学生。针对于班级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不应对其实施“差生”、“后进生”等标签的设定,而是需要更多的关心他们,引导其他同学帮助他们。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当坚持长善救失的思想。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长处及不足,增强学生对道德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理解能力。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适当引入激励制度的方式,对学生优秀的的行为、品质予以奖励;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语言等进行惩罚等,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自律意识,明确何为正确、何为错误。

2.3构建氛围,发挥榜样力量。积极心理学教育,当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教师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首先教师自身需要恪守师德,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尊重学生且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构建“我是德育小明星”等周榜活动等,每周由同学评选出一名积极帮助他人的学生。在不断的引导方式下,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方式下,也能够构建良好的班风,彰显初中班主任教育引导的作用。

3小结

初中班主任工作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能够以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语言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保持自律。

参考文献:

[1]陶红梅,王维华.以积极对抗消极——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154-155.

[2]陈菊素.略谈班主任如何巧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04-205.

[3]陈慧.赏识教育视野下探究积极心理学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2):142-143.

[4]方龙珠.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研究分析[J].数码设计,2017,6(11):161-162.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积极心理学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