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作曲教学中的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尝试

2020-10-09谢羿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谢羿

摘 要:现阶段,高效作曲教学中,学生音乐创作与创新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对人才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音乐作曲方面,学生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将作曲课堂教学中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更好的从事音乐创作工作。总而言之,基于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民办高校作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其学生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列为首要教学目标,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以实现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当下,社会各领域都开始注重人才的创造力培养。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教学,民办高校作曲教学是一门对学生专业性与创造力要求极高的教学课程。同时,在当下越来越注重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创作与创造能力,高效完成作曲教学任务,成为当下民办高校作曲教学的主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中论述了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意义,针对当下的民办高校作曲教学提出提升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具体策略。[1]

一、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

作曲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作曲课程同等重要的综合性课程。民办高校学生需要具备基础的音乐知识与作曲知识,将所学的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地将音乐知识、作曲知识应用于音乐的创作中。同样,学生如果不具备相关的音乐知识、作曲知识,其也无法有效的提升其作曲能力。而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客观上要求作曲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作曲知识培养与实践。因此,是非常有助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的。[2]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从事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是一项难度高、要求高的工作。当下社会,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对于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从事音乐创作。具体来讲,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与针对性教学。其具有具备作曲、演奏、录音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且复杂,如果在作曲教学中学生能够有效提升综合能力,那么在后期的音乐创作中,能够更加的适应。[3]

二、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音乐创作与创造”的观念

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的第一要素即为大胆尝试。如果高校学生在作曲实践前,始终具备着“作曲难”的观念,那么其畏难情绪必然会影响着其音乐创作。因此,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关于作曲、音乐创作的观念,大胆鼓励学生尝试,对学生的每一次尝试要给予鼓励与相应的正确指导。另外,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意味着作曲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有完整的音乐创作环节或者作曲实践,而是,作曲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如前期阶段中通过歌曲的鉴赏与点评邀请学生发表自身意见,以此逐渐强化音乐创作与创造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4]

(二)注重音乐创作与创造的具体内容

作曲教学中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具体的内容。具体来讲:学生音乐的创作,是立足于音乐作品的,其需要围绕着音乐作品开展。因此,在学生开始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创造时,需要综合音乐作品的立意、风格特征、时代特征以及其他方面因素,深刻思考与明确相关要素后,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如在开始音乐创作时,学生需要明确音乐的风格、立意、结构以及等等音乐作品要素,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作曲延伸工作。

主题是作曲创作的重要内容,其决定了作曲的结构以及内容,以影片《孔子》的背景音乐为例,在为其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根据《孔子》影片制定了三个作曲的主题,分别是片头的主题、交响弦乐演奏主题以及C大调的音乐主题。这三个音乐主题是根据《孔子》这一作品中人物内心活动、情感变化所决定的,同时,也突出了人物内心活动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从而丰富了音乐的张力和表现力。在作曲教学课中,学生创作、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较为抽象的,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创作作品,同作曲家进行相关的沟通,将音乐作品与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去赏析、解析音乐创作的过程,结合背景故事了解情感、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产生共鸣,然后在自己作曲的过程中,由情感来引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让作曲更加贴近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立意。

(三)合理开展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教学

民办高校作曲教学中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培养与锻炼过程。因此,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需要合理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与实践环节。具体来讲:第一,民办高校作曲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我感受的激发,激发学生对于作曲的好奇心以及音乐的创作欲望。对于音乐创作的欲望与好奇心,是作曲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音乐创作的欲望与好奇心,那么其也就不具备音乐创作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在此过程中,民办高校作曲教学教师应当通过合適的教学活动针对性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欲望,如通过组织音乐探索活动,作曲教师通过乐器演奏或其他方式发出一个声音,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相同的声音(敲打、制作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个探索活动中,最后教师以学生制作的声音,配上音乐节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其所创作的内容,从而激发其音乐创作的好奇心与欲望,同时,逐步转变学生音乐创作的观念。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作曲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创编与演奏教学实践,逐步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创新能力。第二,在作曲教学课堂中,合理加入即兴创作活动,如节奏、旋律问答环节、旋律接龙的即兴创作环节等,根据这些即兴创作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意识与能力。第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合适的作曲任务,通过学生的创作塑形,展示学生的音乐创作成果,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创新能力。第四,搭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结合的桥梁,古代音乐理论能够为音乐创作提供丰富的乐理资料,作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创造能力,需要适当的引入古代音乐理论方面的教学,通过大量的古代音乐创作资料,全面的展现古代音乐创作的深度,丰富高校学生作曲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创作资源。

(四)合理的评价机制

民办高校作曲教学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提升离不开合理的有效的评价。因此,作曲教师针对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创造表现要给予合理的评价以正确引导学生后续的创作工作。具体来讲: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能够全面的反馈学生的作曲情况,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鼓励和引导。鉴于此,针对学生的音乐创作,作曲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同时,根据学生的作品通过自我点评、教师点评以及生生点评的方式给予多方的意见,通过沟通与交流不断地完善学生音乐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作曲教师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相关的复盘、总结与反思工作,思考自身教学的不足点,从而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民办高校作曲教学愈加重视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不仅是作曲教学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同时也是当下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与需求。鉴于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民办高校作曲教学音乐教师应当基于作曲教学课堂本身,合理安排音乐创作环节,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习要求适当组织激发自我音乐创作的意识、即兴创作以及作曲等实践环节,合理点评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转变学生关于音乐创作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创作与创造的思路,通过由浅至深的方式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创作与创造的能力。音乐的创作,需要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融入情感和灵魂,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培养与訓练的。作曲教学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音乐反映的是作曲家的灵魂和情感,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分类的个性化辅导教学,才能培养其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侯柯.浅谈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歌曲写作能力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9(23):127+129.

[2]刘楠楠.音乐院校流行演唱教学中学生二度创作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157-160.

[3]康雅秋.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19(30):332-333.

[4]刘铮.音乐表演中的音乐创作性思维——论音乐表演专业的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9(09):48-49.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完善民办高校办学运行机制研究
引导支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扶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民办高校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以高度责任感 做好民办高校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