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2020-09-22

画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绘画 PAINTING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北京 |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0年7月15日-9月15日

该展览共展出50余件(套)展品,以“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4个单元,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借此既可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肖像画特色,也可了解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

伊丽莎白·佩顿:练习

北京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0年8月15日-11月29日

该展为美国艺术家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伊丽莎白·佩顿的工作一直处于复兴具象绘画和拓宽肖像绘画传统和概念的前沿,该展囊括了她30年创作生涯中的一系列重要肖像作品。佩顿的创作对象广泛并持续拓宽,涵盖了诸如弗里达·卡洛、拿破仑、伊丽莎白二世、大卫·鲍伊、安吉拉·默克尔以及羽生结弦等人物形象。

上海 | 艺术门画廊

2020年7月27日-10月15日

该展展出莱昂纳多·德鲁、贡奈丝·法蒂、黄渊青、厐壔、嘉多特·布吉尔多和张洹这6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的英文标题“Metamorphoses”取自哲学家尼采关于精神的三种变形的隐喻,即“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变成狮子,而狮子最后变成孩子”。展览对于这个引用的翻译与诠释,借鉴了中国哲学中“化”字的概念,意指自然无形的变化和创造。此次群展以精神的演变和物理形态的转化为切入点,考察艺术实践的不同状态,以期传达其中自我肯定的能量。

克里斯托弗·奥尔

北京 | HdM 画廊

2020年7月18日-8月15日

该展呈现苏格兰艺术家克里斯托弗·奥尔(Christopher Orr)数十件油画作品。奥尔的创作在颜色和技巧的处理上都深受透纳的影响,人物的塑造及活动场景与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和让-安东尼·华多(Jean-Antoine Watteau)有种种呼应,而其叙事感中的充沛的情感与爱德华·霍珀更颇为相似。但所有从大师身上汲取的养分最终都被奥尔消化并融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其自身独一无二的风格。

苏煌盛:视觉志

北京 | 墨斋画廊

2020年7月25日-9月12日

该展将重点展出艺术家苏煌盛的一系列近作及其创作过程,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系列丰富且复杂的视觉体验成为其绘画语言与艺术创作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志”旨在揭开苏煌盛绘画中以视觉体验为线索所展开的对绘画本身、水墨传统,以及当下社会的探索与反思,展现一次从艺术家独特视角出发的视觉之旅。

影像 VEDIO ART

“时间胶囊”Hi,Film!胶片季系列展

上海 | 富士影像共享空间X-SPACE

2020年7月24日-8月16日

这是一场以“时间”为命题的摄影展,由图虫OpenSee与富士X-SPACE联合策划,呈现任曙林、陈川端、罗智中、杜扬、jiayueli、嶌村吉祥丸、Julian Klincewicz这7位国内外艺术家的近200幅作品。从胶片到记忆卡,承载摄影的介质在不断变迁。影像是包裹时间的胶囊,每一颗都有不同的体积、重量与触感。我们阅读照片的过程,也是“对时间的凝视”——在这种“凝视”之中,情感得以驻留和凝聚。

卢彦鹏:重蹈时间的覆辙

碧山工销社西安店

2020年7月4日-9月3日

艺术家卢彦鹏的创作方式以黑白胶片的实验性为“底”,以影像的绘画属性为“表”。由于总是在夜间拍摄,经过长时间曝光、底片重叠等形成的显影,以及药水浓淡、温度、空间的波动与快慢,这样一个填满再消退的过程,使得他的作品拥有了某种不言自明的自性,其创作的“里”层则表达了对物的沉思与追寻。在展览所呈现的图像以及由石头、绘画与造像所叠加而成的历史物态(historical reference)中,时间被转化为空间储存起来,束之高阁,从一种主观内化的观察发生转变,慢慢沉郁,蜕变为更加客观不动、寂静的状态。

锦鲤&别样奇境幻景——萧戈摄影作品展

北京 | 艾米李画廊

2020年7月4日-8月23日

该展展出了艺术家萧戈全新的摄影作品。在疫情隔离期间,萧戈就地取材,以家中养殖锦鲤的池塘为源,拍摄了一系列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延承对“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实践,通过对光影、情景、戏剧性元素的把握,萧戈捕捉到了多个精彩的“瞬间”。

埃里克·索斯:我與你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2020年8月1日-11月20日

该展为美国摄影艺术家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的首次中国个展,从其20余年摄影生涯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44幅作品,不仅是对他摄影生涯的回顾,亦包含了他对自己、对摄影回溯和思考的一次全新的艺术实践。索斯擅长从平凡的社会光景中观察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用摄影对人物本身进行探索。在创作过程中,他常常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被拍摄者相处,因此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超越静止画面的特质。

王庆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北京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20年7月11日-8月26日

该展展出艺术家1999年至今20余年创作的重要摄影、拍摄现场等作品总计20余件。王庆松从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摄影的另一种讲述方式——后现代的语法、大场景的摆拍、震撼的视觉、通俗易懂的大众美学和平民视角,其间混合了绘画、舞台、电影等多种语言。王庆松的镜头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革。他的作品集像是一本浓缩的历史,鲜活的画面记载着现实和欲望的改变,希望和田野之间永不谢幕的舞台剧。

装置 INSTALLATION ART

四方当代美术馆馆藏展:今晚一定要梦到这蓝色

南京 | 四方当代美术馆

2020年7月25日-10月18日

该展从馆藏的400余件作品中遴选出近20件与“物”有关的作品,期待观众在观看这些“物”的同时,尝试感受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情感和观念,体会“物与我”的关联,从而让展览中的作品与个体在2020年迄今为止一系列冲击性事件中的感情、立场、态度里产生投射。展出艺术家包括周奥、周轶伦、奥拉弗·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等。

王璜生:呼吸

上海 | 龙美术馆

2020年8月2日-9月27日

该展是艺术家继2017年“边界/空间”展之后的又一个阶段性大型展览,主要展出2019年创作的《呼/吸》系列作品,涵盖装置、影像、声音及水墨等。王璜生以司空见惯的现成物,来提示现代生活与文明之间的悖论,转换、强化其中的痛楚、不安与紧张,营造出生命生生不息却又时时危急的意象。

格物致知

广州 |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0年8月8日-10月8日

该展展出11位国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地砖、银币、石头、贝壳等现成物作为创作媒介,追踪那些跨越时间、历史、民族国家边界的物的流动轨迹,涵盖物的发现、开采、生产、运输及消费的过程,试图重新寻找人与物的相处方式——从恋物到格物致知。展览试图回溯物的价值形成过程,向现行的价值体系发问:物质作为资源,其所具有的能动性如何塑造人类的现代性及人类发展进程中的行为取向?或者如何从物的流动轨迹背后,洞见更为复杂的社会运行机制、权力结构与利益博弈。

童昆鸟个展:“鸟x昆x童”

深圳 | 木星美术馆

2020年8月1日-11月1日

该展为童昆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个人展览,展示多组其大型装置艺术创作。利用现成物、大规模生产的商品或可回收材料来传递颠覆性的幽默感回应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现象是艺术家童昆鸟作品的一个特征。展览以童昆鸟使用老式幻灯机底片成像与机械装置光影混合创作的“非数据化”影像装置作品为起点,由“静”到“动”地阐释艺术家创作的内在逻辑和玩味的艺术创作精神。

2020北京当代艺术展:“金汤”

北京 | CHAO艺术中心

2020年8月8日-9月6日

该展汇集了35位中外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作品创作年代跨度超过100年,既有20世纪早期的创作,也有大量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全新作品。展览囊括了装置、影像、表演、绘画、摄影等不同的艺术媒介与形态,展出作品包括陆扬的《数字转生——技术展示》、胡庆雁的《金山No.2》、陈文波的《紫金》、王海洋的《金色呼吸》、王思顺的《与神统一,并分享他的纯洁和不朽》等。

新媒体 NEW MEDIA

自由联接:2020 OCAT x KADIST 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

OCAT上海馆

2020年5月16日-8月16日

作为青年媒体艺术家年度项目的第7次呈现,同时也是在OCAT上海馆新空间的首次亮相,这次展览展出了程新皓、李爽、林科、唐潮、陶辉、王拓和郑源这7位青年媒体艺术家的创作。过去3至5年间,这些艺术家所表现出的活跃创作力和多维度的媒体艺术语言,体现出其个体内部的延续性和差异性。展览还将通过机构展覽、艺术家新作委托和策展介入等方式,对艺术家群体所面对的共通问题展开叙述。

金唱盘:非空约束失败

上海 |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2020年7月25日-11月1日

陈抱阳是一位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家与策展人。这次展览涵盖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囊括陈抱阳新近创作的数字影像、数字交互装置、AI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艺术形式,探索艺术、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多元关系——通过对AI与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解读,审视并思考科技革命制作的“人”与机器共生的未来世界,从而为观者打造出独特且多元化的科技艺术感官体验。

神秘参与

上海 | McaM明当代美术馆

2020年6月27日-9月6日

这次展览展出了14组艺术家的16件作品,试图通过某些集体无意识的投射性认同,调动展场和观者、刺激物与受体之间混杂不安的气氛。这是一场旨在唤醒、调动观众身体经验的展览。艺术家们利用各种官能性的方式,指涉人类与周遭环境互动时引发的种种身体和心理反应,比如濒死体验、昏厥、替代性创伤、黄昏不适、晃动立体视觉、拜物主义等。

设计 Design

木构复兴:建筑艺术节

上海 | chi K11美术馆

2020年8月15日-10月18日

该展主展厅由“木构与水”和“木构与工艺”两部分组成,此外,展览衍生还包括“木构与生活”和“木器与艺术”两部分。这是一次中国传统木作与生活方式的复兴,是共同构筑建筑的新可能性。面对传承千年的木构遗产,创造技术和建造产物都需要革新,以一种新生的姿态投入当代大众的生活。展览呈现了从技艺到工匠文化、从空间美学到生活方式的多个维度的互相渗透。

“卫生之泉”设计大赛作品展

伦敦 | 设计博物馆(D e s i g n Museum)

2020年7月31日-8月30日

该展由伦敦设计博物馆与英国Bompas & Parr公司合作举办,邀请全球设计师、艺术家和制造商共同参与,围绕“洗手”“消毒液”“卫生”主题进行创作。大赛旨在提示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社会重启运转之际,推动建立有利于卫生与健康的现代行为规范。部分获奖作品将在佳士得进行拍卖,所得款项捐赠给英国红十字会。

古代美术 ANCIENT ART

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0年8月1日-11月1日

该展展出与清代活佛相关的文物和古籍文献,呈现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管理,突出清宫藏传佛教艺术的特色。展览标题“呼毕勒罕”取自蒙古语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是藏传佛教转世修行者在被正式认定为活佛之前的称谓。

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

北京 | 中国美术馆

2020年8月5日-10月15日

中国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是中日两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二者同源于明代书籍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制作工艺;同时,由于社会功能、艺术传统的不同而各具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纪的东方世界大放异彩、相映成趣。该展甄选中国美术馆藏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共计100余件,从渊源、技术、发行及风格等方面展示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异与同,进而探究两者所反映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心理诉求与民族精神。

雷峰塔与吴越国佛教艺术展

深圳博物馆

2020年7月10日-10月11日

吴越国(907-978)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东南的地方王国,其发展处于中国古代唐宋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佛教宗派与造像艺术也处在中国化的转型阶段。该展主要展示吴越国时期的佛教文化与艺术,涵盖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及其他吴越国佛教文物,包括造像、刻经、法器等,旨在梳理佛教艺术的转型及其中国化的历程,也有助于从东南文化发展视角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脉络。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

上海博物馆

2020年5月26日-8月23日

该展是综合性的特展,展出了囊括骨角器、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刻本藏书、漆器、画像砖、玉器、家具、印章、竹刻等众多品类,共190余件(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展览通过五大板块,以专题的形式聚焦江南的文化特征,分别呈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基调、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性情、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人物、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风尚和抱诚守真又开放兼容的江南气度。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迹考古成果展

西安 | 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0年7月15日-10月11日

这次展览展出陕西两处芮国墓地的出土文物共175组、300余件,大部分为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文物,亦有少量韩城梁带村两周芮国墓地的器物。展览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万流归宗”3个单元,通过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等,展现芮国的礼仪文化、音乐艺术与军事实力。展出的墓葬陪葬品主要反映了周文化特征。此外,展览展示了部分带有北方草原与西域文化特征的典型器具,呈现周代的封国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其他 OTHER

珍惜你的想象力

东京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Tokyo)

2020年7月18日-9月27日

该展让我们重新回到了我们长大后可能已经忘记了的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展览以感官为主题,包括身体、声音与文字、遗忘与银河,以及历史文献与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品等。展览结束时,参观者还会得到他们被遗忘的“真名”,就像迈克尔·恩德(Michael Ende)的《永不停息的故事》(Neverending Story)中的那样,让他们重新回到熟悉世界的魅力中。

Alter艺术“黑”市

上海 | Alter Gallery

2020年7月25日-8月23日

该展分为展览与市集两个部分。展览部分此次聚集了8位年轻的潮流艺术家:杜秋锐、Grafflex、黄琪琪、Kimbo、冇意思Studio、Marcus Wallinder、MORECREW、周杰伦。展览期间将举办3次“黑”市市集。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市集活动,所有的摊主都是艺术圈的从业人员,希望通过“黑”市,让大家体验一次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從货币的枷锁里越狱,让有趣的灵魂相遇于心物相融的温度里。

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的记忆

北京 | 桥艺术空间

2020年7月25日-10月25日

该展展出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两件原作真迹作品。此外,“纪念达利超现实主义40周年版画”系列、“纪念达利超现实主义50周年版画”系列和“达利向戈雅致敬版画”系列,以及由以上内容创作的装置及影像作品等,也都为观众提供了一条了解达利作品及历程的路径。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0年7月31日-11月15日

该展将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超过60件历届上海双年展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大部分为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该展还将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回顾了上海双年展的历史与发展。

2020+

北京 | 红砖美术馆

2020年8月1日-10月18日

2020年,我们面对着近百年来最难以抹去的“疫情”时刻:突发的公共危机和社会事件笼罩全球;个体、集体,生命、自然,当下、永恒,一切已知的坐标来到重建秩序的十字路口。“2020”已成为我们面前的时间界碑,有形、无形的语言,逐渐沉淀为集体记忆。此展试图通过15位艺术家独到的思考与行动,打开更加多维的认知空间。展出作品包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地球视角》、瑞秋·罗斯(Rachel Rose)的《一分钟前》、陶辉的《你好,尽头!》、洪浩的《再生》、黄永砅的《羊祸》等。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