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22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哮喘

平 鑫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重症哮喘在临床诊治中是比较常见的病例,它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发病时病人会感到胸闷异常、气短无力,同时还伴有咳嗽、喘息等问题,该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如果病人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病人的情况会有所好转,病情也能得到稳定的控制。但是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带来的后果不仅是生活、心理质量的下降,还会诱使病人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目前对哮喘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药性。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而言,仅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使病人的致死率大大增加,为了给予病人更多的生命保障,我们提出了正压通气治疗手段。在此次实验当中,我们将从医院选取部分病人参与探究,希望能够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随机抽选200位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各纳入100位实验对象。通过整理分析两组病人的就诊信息,我们了解到对照组由33位男性以及67位女性组成,他们的年龄均在44周岁至86周岁之间;实验组包括39位男性以及61位女性,他们的年龄均大于45周岁且小于85周岁。通过上述基本信息的归纳,我们可知两组病人在该方面不存在较大差距,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统一接受普通治疗,首先医护人员要做好体征记录工作,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指标,尤其要注意动脉分压、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检测。为了改善病人的哮喘症状,降低炎症出现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为病人进行甲泼尼龙滴注,注射量控制在每次40毫克,每次持续12小时,接连注射三天;与此同时还要提供雾化治疗,药物则选用的是盐酸氨溴索,每次药量把控在30毫升左右,每次雾化20分钟,一天一次,共持续三天。为了避免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还需要位病人提供吸氧服务。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除了会接受上述治疗以外,还需要采取正压通气措施进行治疗。该措施需要将通气模式设置为S/T,初始吸气压力为6 mmH2O,当病人开始适应后,将压力值开始逐渐上调,最高临界点为18 mmH2O。氧气浓度要保持适宜水平,一般设置在35%~45%之间。

1.3 临床观察指标

生命指标的检测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分压。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将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如果病人的病症特征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则可称治疗显效;如果病人的情况有好转迹象,生命指标数值保持平稳,则可称为治疗有效;如果病人治疗后情况基本无变化,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则可判定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科学严谨的实验结果必然少不了大量统计数据的支持,正是由于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难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为此我们才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移交给SPSS 19.0软件。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从有效性方面对比,实验组共计5人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有20人表示治疗无甚效果。经计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性要高于对照组。

2.2 不同组别病人生命指标对比情况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重点探究了三种生命指标,分别为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分压指数,根据两组汇总的数据显示,实验组在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的比较方面要低于对照组,在血氧分压指数的比较方面,实验组的数值要略高一些,具体比较情况请参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病人生命指标对比情况(±s)

表1 不同组别病人生命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n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血氧分压指数(mmHg)对照组 100 134.65±12.21 32.75±6.98 59.81±10.47实验组 100 108.46±10.87 21.53±5.32 74.42±5.97

3 讨 论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饮食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这就造成了各种疾病发病率的猛增,哮喘也是其中高发疾病之一。哮喘疾病的产生与细胞有着较大的关联,它属于气道炎症疾病,受病情特征的影响,病人会出现反复性的胸闷气短、喘息咳嗽等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致使气道上产生大量的粘液,最终可能引发窒息性支气管痉挛,加剧多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哮喘疾病症状加剧则会演变为重症哮喘,身患重症哮喘疾病的病人通常会有呼吸困难、气喘等问题,在众多并发症中呼吸衰竭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病人因此而失去生命体征的可能性较大。如何缩短疾病发作时间、改善病人的症状、根治疾病不再发作都是医生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普遍采用普通治疗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现状,为此我们进行了上述探究。

此次实验的进展较为理想,我们从医院选取了部分病人协助我们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半研究对象选择普通治疗,我们称其为对照组;一半的研究对象选择正压通气治疗,我们称其为实验组。通过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各项表现进而找到正压通气治疗措施的优势所在。在治疗疗效的对比当中,我们分别统计出了两组病人各自的治疗有效以及无效人数,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者要远多于对照组,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正压通气治疗要比普通治疗更具有效性。之后又从生命体征方面对两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更有优势。

从上述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分析,正压通气治疗对于改善病人的生命体征,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等均有积极影响,该方式对于治疗重症哮喘联合呼吸衰竭疾病有突出贡献,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