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调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作用

2020-09-22刘世忠

关键词:校验健脾有效率

刘世忠

(临夏州康乐县康丰乡卫生院中西医诊断室,甘肃 临夏 731500)

肠易激综合症为临床常见肠道疾病,其临床主要是指肠道无器质性改变,以功能性病变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粘液便、肛门坠胀感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疾病诱发因素较多,极易出现复发,临床治愈难度较大[1]。基于临床医学发展限制,临床学者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究阶段,多认为其与患者精神状况生活饮食等相关,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甚显著,药物使用安全性存疑;现特针对中药于肠易激综合症有效机制进行探究,收集50例患者开展平行比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共纳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为课题分析对象,经中医辩证确诊为腹泻型,病例纳入周期为2018年8月~2020年2月,采用蓝红双色数列分组,均分25例为参照组,男女分布12/13例,年龄中位值(44.92±1.82)岁,病程中位值(3.08±0.17)年;均分25例为中医组,男女分布11/14例,年龄中位值(45.31±1.91)岁,病程中位值(3.11±0.15)年;假设校验2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提示可于下文假设分析。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400 mg/次,3次/d;中医组患者实施自拟健脾调肝汤治疗,基本处方为白术、柴胡、白芍、茯苓、防风、延胡索、芡实、炒白扁豆、陈皮、芍药、砂仁、薏苡仁、甘草等,水煎煮,于早晚各服用一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对有效机制。

1.3 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医指导原则》标准,若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指数低于35%,则为无效;若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指数介于35%~75%之间,则为有效;若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指数高于75%,则为显效,有效率=(起效+显效)/25×100%[2]。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2组患者有效机制分析:中医组疗效评估无效1例,有效率96.0%,参照组疗效评估无效6例,有效率73.08%,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有效机制分析(n,%)

3 讨 论

我国传统医学将肠应激综合征纳入“腹痛”“腹泻”范畴,主要认为疾病发生与肝、脾功能具有高度相关性,因肝气失调、脾胃虚弱诱导疾病的发生,临床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治则主要以调肝健脾为主。本研究采用自拟健脾调肝汤进行治疗应对,其主要是由痛泻要方与茯苓白术散基础方剂上加减而成,配伍止泻祛湿药物;方中采用党参,借助其补脾益气作用,滋补脾虚;采用柴胡,疏肝解气,与党参配伍提高益气功效,引清气上升;配伍茯苓,健脾益气除湿;配伍白术,加强脾胃运化功能;配伍陈皮,理气健脾;配伍防风,引经入药,提高药物调脾机制;配伍白芍,养血柔阴,缓急止痛;配伍白芍,主收敛固涩之用;配伍薏苡仁、砂仁,除湿利水;配伍山药,止泻健脾;配伍木香,温中健脾;配伍延胡索,引药入肝脾经,加强调肝健脾之功效;采用甘草进行诸药调和,可有效提高渗水、利湿、健脾、调肝的作用机制,促使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转归[3-4]。本研究表明,中医组疗效评估无效1例,有效率96.0%,参照组疗效评估无效6例,有效率73.08%,中医汤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调肝健脾汤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利于临床症状转归,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校验健脾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电能表在线不停电校验技术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很有效率
精通文件校验的“门道”
基于FPGA的CRC32校验查找表算法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