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2020-09-22姚青青

关键词:急诊科组间优质

姚青青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1)

急诊科患者的主要特征是病症发病急,病情表现严重程度高,在进行及时救治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严密的辅助护理[1]。本文研究的开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中的58例患者来源于我院急诊科,入院治疗年份,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随机抽样,人数均等的原则下分为普通护理组(n=29)和优质护理组(n=29)。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普通护理组,性别分布,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12人;年龄层次,最大71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27.1±4.3)岁。优质护理组,性别分布,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9人;年龄层次,最大75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29.2±4.7)岁。患者上述基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普通护理组方法

本组患者依照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在采取了紧急救治措施后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疾病护理。注意护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疾病类型的需求和护理要点开展工作。

1.2.2 研究护理组方法

本组患者在实施基础护理后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步骤如下:①合理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医护人员需根据急诊科的病患特征,在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前做好前期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从细节的角度上来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工作开展方案,并在前期工作安排阶段按照护理步骤将工作任务进行精准的分配,保证责任落实到人。②调整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实行排班工作模式基础上的弹性工作制,保证急诊科室随时有充足的护理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和救治。③加强人员培训,要满足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服务要求,就需要医护人员掌握相应的护理要点和护理流程,医院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护理团队内部工作人员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④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评估。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应当充分关注患者主观上的护理需求,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心理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医患之间在护理工作开展中的配合度,这对于提升疾病护理的实际效果本身就具备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满意度的组间对比结果。满意度评价指标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十分满意,总满意度计算公式:(基本满意+十分满意)/病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对对比数据结果实施统计(SPSS20.0),当P<0.05时,判定结果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可见,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组间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表1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组间对比统计表

3 讨 论

急诊科的疾病护理工作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疾病类型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开展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适应不同急诊患者的护理要求,且在护理工作开展的细节性和人性化程度上也更高,这也是这种护理方法在急诊科护理中得到认可的主要原因[2]。

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见应用优质护理流程实施护理的患者组整体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非常高的。组间对比与普通护理组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中是非常具有适宜性的,通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医患关系,为创造良好的疾病治疗和护理环境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急诊科组间优质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