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和防范方法

2020-09-22

关键词:交叉感染内科用药

公 丽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92例呼吸内科患者,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本卫生院,均知情签署相关治疗、护理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科室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跨度为8~73岁,平均为(42.8±1.1)岁,对照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跨度为9~72岁,平均为(42.9±1.0)岁。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 方法

1.2.1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类型较多,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方法,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加以了解。总结起来,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包括:不合理用药风险、心理应激反应、交叉感染风险等等;在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规范操作医疗仪器设备、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加强消毒灭菌处理的情况下,便易发生以上风险事件。

1.2.2 相关护理防范方法的应用

如前所述,呼吸内科护理风险较多,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防范方法,具体包括:

(1)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相关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按时按量服药,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拒绝服药的行为;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规范性。

(2)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难免合并一些消极心理,常见的有焦虑、抑郁等,进而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比如不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暴躁、易怒等;因此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采取有效干预方法,比如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多鼓励、支持患者,使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提升。

(3)交叉感染护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划分病区、休息区,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及探视的时间,加强卫生院消毒灭菌处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使用过程的仪器、设备需加强消毒灭菌处理,确保后续医护工作的安全性,防范感染事件的发生。

(4)其他护理防范措施。指导患者加强个人口腔防护,每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注意个人保暖、防寒,穿防滑鞋子,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此外,相关护理人员需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避免由于护理文书书写不正确给药错误或其他风险事件的发生。

1.3 评价标准

护理工作完成之后,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5.62%,和对照组的32.61%对比显著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x2=11.286,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较多,结合本次研究发现主要的风险问题体现在用药不合理风险、心理应激反应以及交叉感染风险等;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风险问题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意识,指导患者规范、合理用药,并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消毒灭菌处理,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护理防范方法,在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上仅为5.62%,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32.61%;由此可见,护理防范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内科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折痕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