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护理在控制血液病区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2020-09-22葛承桂

关键词:血液病感染率病房

葛承桂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血液病的病因是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致病因素为生物、化学与物理因素。其常规疗法为药物化疗与激素治疗[1]。但该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以上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需要加强护理,确保临床疗效[2]。本研究选取59例血液病区患者,旨在探究全方位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6年12月~2019年10月间来院治疗的59例血液病区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分别是30例与29例。其中,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22~76岁,平均(36.84±0.45)岁。B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范围是24~79岁,平均(37.02±0.37)岁。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行对症支持治疗、监测病情、消毒治疗设备与仪器、健康教育与饮食指导等。A组行全方位护理。

1.2.1 控制感染

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感染高危因素,定期消毒设备与仪器,专人管理静脉导管和氧疗设备,定时消毒灭菌。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房地面和物体表面。严格监测病区环境的消毒情况,通过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病房消毒计划。控制病房内的物流与人流,限制探视人数,缩短探视时间。医护人员坚持手卫生规范化操作,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感染控制的方法与作用,获得其高效配合。病区内分为污染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普及各个区域的操作范畴和作用,告知患者不可擅自跨区,区分各区域标记,减少感染。

1.2.2 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坚持无菌操作,根据要求消毒与清洗双手。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专人专用,严格消毒深静脉导管。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伴有咽痛、咳嗽或压疮等征象,则应进行细菌培养等操作,确诊感染后,需转移至感染病房,或隔离至单间,限制探视。

1.2.3 饮食护理

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坚持高蛋白、低脂和高维生素饮食。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制定个体化食谱,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合理搭配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虾肉、新鲜蔬果、鱼肉和牛奶等食物,以增强患者免疫力。

1.2.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确定负面情绪的诱因,进行一对一疏导。向其讲解疾病知识,如病因、症状与疗法等,引用成功病例,提高其治疗信心。同时告知患者乐观心态对于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可通过音乐疗法或读书法等方式排解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记录泌尿系统、肛周、呼吸系统与口腔黏膜等感染情况;经自制调查表评估护理质量,维度有基础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态度、操作技能与工作效率等,共100分,质量与分数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感染率

A组的医院感染率为6.6 7%,B组为2 7.5 9%(P<0.05)。见表1。

表1 对比感染率[n(%)]

2.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24±1.37)分,B组为(82.67±1.28)分(t=21.913,P=0.000)。

3 讨 论

全方位护理是连续性、整体性护理,可将片段式护理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对患者实施规范性与全面性护理。其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关注患者的饮食与心理状况,可丰富护理内容,使患者与家属有效掌握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和自我防护方法,增强其自我护理意识[4]。该项护理的重点是获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与配合,优化护理效率,进而控制医院感染。

结果中,A组的医院感染率低于B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说明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改善血液病区的护理质量,确保治疗安全。

猜你喜欢

血液病感染率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病房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