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2020-09-22高路路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高路路

(睢宁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徐州 221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受遗传因素、长期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空气污染等因素所致[1]。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针对此类疾病主要采取氧疗、吸痰、灌洗及药物等治疗方式,然效果并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2]。因此,本文通过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重点探究该措施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正文内容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自2018年1月~2020年6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女=29: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1.68)岁。

观察组男:女=26:1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5±1.7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使用飞利浦伟康BiPAP ST无创呼吸机口鼻面罩治疗,将呼吸频率设置在15次/min,吸气压初始设置在6 cmH2O(1 cmH2O=0.098 kPa),依据患者自身状况逐次调整为15 cmH2O,呼吸压初始设置为1 cmH2O,随后调整至4 cmH2O。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评估其体温、血氧饱和等指标,时刻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定期为患者翻身、排痰。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安全管理,操作如下:(1)设立护理小组。选取医院呼吸科专业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

(2)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执行结对式认知管理,患者及其家属全程记录教育过程中讲解的重点,如无创呼吸机应用效果、治疗原理等,时间控制在30 min内,结束后由家属再告知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注意要点,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3)预防皮肤损伤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用合适的面罩予以通气治疗,以此避免因固定过紧或太松进而对面部皮肤咋成损伤,达到全面贴合。

(4)吸气锻炼。相关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者使用鼻腔吸气训练,同时督促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的训练模式,每次时间最少在10 min,1天三次,随后时间延长。

(5)加强培训,规范操作。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对无创呼吸机操作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如监测生命指标、应对处理等。同时,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减少感染的发生。

(6)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血样饱和指标,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患者个各项生命体征外查看插管是否牢固,并做好饭前、饭后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按摩局部皮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血气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情况。血气水平主要包括PaO2、SaO2和PaCO2;此外,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EV比值(FEV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水平指标

观察组患者PaCO2、SaO2及Pa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水平指标比较分析表(±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水平指标比较分析表(±s)

分组 n PaO2(mmHg) SaO2(%) PaCO2(mmHg)观察组 40 77.36±9.12 92.48±10.44 40.51±2.84对照组 40 71.48±5.76 87.15±9.37 45.33±4.62 t - 3.448 2.403 5.621 P - 0.001 0.019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指标同对照组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分析表(±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分析表(±s,分)

组别 n FEV1 FVC FEV1%观察组 40 2.87±0.48 77.64±4.28 74.74±4.58对照组 40 1.99±0.32 68.39±4.33 65.56±4.37 t- 9.648 9.609 9.172 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当前,吸烟人群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患慢阻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临床治疗该病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但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机械通气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方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中,采用气管插管进行通气是属于有创通气治疗,对气道存在一定的损伤,且部分患者不耐受等,不利于治疗[3]。

近年来,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创呼吸机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获得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且对其满意度较高。但也因呼吸机的频繁使用,患者及其家属对呼吸机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及其注意事项,以及因呼吸机面罩压迫进而对患者的面部皮肤、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进而加剧细菌的侵袭,由此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治疗的效果,且仅依靠单一的治疗不利于患者的预后[4]。因此,安全护理有助于在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改善血气水平,并通过缩唇呼吸、全身放松等训练方式强化患者呼吸肌力的协调性,改善肺部顺应性,进而促进排痰,提升呼吸效率等,有效改善呼吸道堵塞等症状[5]。

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PaCO2、SaO2及PaC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指标同对照组相比,P<0.05。

总而言之,采取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血气水平和肺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