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09-15刘姣孟香香韩春妹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康养院校人才

刘姣 孟香香 韩春妹

大健康时代,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火热发展,但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乏力。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需从打破专业限制、学科限制,注重康养人才培育与康养产业人才的有效衔接,探索“中国化”的康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出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路径,如依托品牌专业确定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合理康养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推进康养旅游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旅游教师队伍培育等。

一、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理论

《國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把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预计2050年,老龄人口将在总人口的1/3),我国康养经济缺口显著。我国为刺激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改革的若干条件》《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中央一号文件》《2018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意见》等政策文件。

从业内角度分析看,康养旅游业由产业融合而生,并从属于相对专业的旅游领域。康养旅游顺应了人们对生态和健康的追求,如何把康养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何落地康养概念是从业者的关注点。全国各地从2016年纷纷开始建设康养型特色小镇,以四川凉山为典型代表。通过中国知网以“康养旅游”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发现,现在对康养的研究集中在“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两方面,且对康养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团队研究层面,例如,绿维文旅(2020年)从康养度假产品化的角度提出运用“三避五养”(避霾、避暑、避寒;养生度假、养心度假、养老度假、养颜度假、养疗度假)概念打造旅游度假区,聚焦温泉度假、享老度假休闲运动度假三大热点发展康养度假产品。

二、康养旅游人才供需矛盾

(一)康养旅游产业火热发展

“健康中国”国际战略背景下,健康产业飞速发展。根据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康养规模为4.5亿美元,2017年为4.2亿美元,其中,2017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为6 390亿美元;2015-2017年,全球康养旅游年复合增长率为6.5%,是整体旅游产业增速的2倍。

(二)康养旅游人才供给乏力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康养旅游,国内康养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康养旅游产品供给不充分。我国康养产业升级发展急需高级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康养高端服务人才、康养旅游专业策划人才、康业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等;康业行业的正常运营也急需服务技能型人才,如康养一线服务人员、养生人才、保健人才、理疗服务人员等。但是,旅游管理专业从1971年旅游管干训班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出现发展到现在的一级学科,依旧未走出招生难、对口就业率低(专业对口就业率不到15%,3年后在本行业留置仅剩1%)的困境。

专业不景气直接导致细分的行业人才培养乏力。目前,我国本科院校不断压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比例,很多高校呈现硕士生与本科生人数齐平态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各高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分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休闲产业管理、旅游外语、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康养旅游教育仅属于休闲产业教育的一门课程,甚至有关康养旅游的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还未开设。康养旅游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激烈矛盾呼吁高校变革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康养旅游人才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先,只有职业教育走在产业前面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山东省提出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新方向。佘春明在2020年3月提出,“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才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学校培养康养旅游人才时,需要变革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康养旅游人才内涵建设。

(一)打破专业限制、学科限制

康养旅游字面可拆分为“康养+旅游”,狭义上看,高职康养旅游专业教学至少需要涉及康养和旅游两方面的内容;广义上看,康养旅游涉及度假养老、康复治疗、康体休闲、安全旅游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康养旅游产品诉求越来越高,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去购买优质、独具特色的消费体验,康养旅游不再是单纯的养老旅游,康养旅游产品日渐多元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人才教育需涉及旅游学、医学(养生保健、中医理疗)、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心理学(游客心理)、市场营销、体育等多学科内容(表1)。

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开设《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餐饮经营与管理》《客房管理》等课程,康养课程教学内容多是在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提出旅游七要素“文、商、养、学、闲、情、趣”中“养”部分之后对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康养课程开发仅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具体章节,康养旅游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康养旅游的融合性和复合型特点呼吁人才培养打破专业限制和学科限制。

(二)康养旅游人才培养需与康养产业有效衔接

作为新兴产业,康养产业与传统产业明显不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产业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康养产业结构尚不完善,产业集中度较低。各地开展康养旅游教学一方面应该注重与地方康养产业对接,另一方面也需要吸取康养旅游发展较快的国际和地区的经验。康养产业涉及康养地产项目、森林康养、生态康养、康养小镇、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高山避暑康养、海岛避暑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新业态。高职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需在充分调研行业需求的基础上细化教学内容,把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康养旅游人才。

(三)康养旅游人才培养需要“中国化”的康养模式

康养产业的传统形式为医疗康复模式(如博鳌乐成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养老服务模式(上海亲和源养老综合社区、学院式养老绿城集团乌镇雅园、保险养老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区)、医疗美容模式(瑞士静岗医疗中心)、农村集体养老模式(附件泉州永春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等。高职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应立足中国国情,结合各地康养旅游资源及省市级康养产业规划,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探索适合中国康养旅游发展需要的康养旅游人培养模式。

四、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一)依托品牌专业确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各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时,需立足国情、立足校情、立足品牌专业,依托本校康养旅游相关专业(农学、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园林规划),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康养旅游教学资源,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二)制订合理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大纲,更是人才培养的蓝本。各高职院校3年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由校企共同制订,并引进业内研究专家和行业专业展开专业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论证。同时,各高校需要根据职业教育导向,将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课程,提升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

(三)持续推进康养旅游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康养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反映的是我国社会机构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目前,我国康养旅游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短期形式的行业培训,培训内容少、时间短,就业人才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没有精力进行后续的持续学习。同时,我国康养旅游教育体系和课程尚不完善,还没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且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康养旅游课程建设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黑暗摸索期,学校需要在这个摸索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模式的配套性,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四)构建高水平的康养旅游师资队伍

人才的培养看教育,教育的效果看教师专业水平。各高职院校康养旅游师资既要坚持“引进来”,即引进业内康养专家和企业专家入校开展教学,也需坚持“走出去”,即分批派遣校内优质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加行业培训,不断提升校内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能力。目前,我国已建立较为成熟的省培和国培体系,但康养培训并未纳入高职教师培训体系内,为了有效推进专业建设,各学校应扩大培训范围、拓宽培训渠道,加大经费支持,完善培训制度,积极派遣学科带头人深入行业学习培训,为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积累经验。

五、结语

康养旅游是旅游业新模式,这一新形式有效解决了旅游业季节性波动大这一弊端,必然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潮流。近年来,人们对康养的旅游诉求大幅增加,大健康时代已然来临。高職院校应跟上时代发展要求,有序推进康养旅游人才教育,为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

(作者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康养院校人才
人才云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