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伐珠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2020-09-15赵秋红闫春良任冠军

癌症进展 2020年14期
关键词:贝伐珠埃克单抗

赵秋红,闫春良,任冠军

北京航天总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076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一的恶性肿瘤[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5%[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在NSCLC患者中较为常见,能够导致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强,促进肿瘤细胞种植、转移、浸润,导致肿瘤进展,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4]。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靶向治疗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中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的合成和21 bp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进而缓解患者病情,但是EGFR-TKI单独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且耐药率较高。贝伐珠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阻止肿瘤生长,在NSCLC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检测技术证实为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②生存期≥6个月;③存在可测量病灶;④既往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③随访时失联的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50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观察组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为52~71岁,平均年龄为(60.33±4.92)岁;肿瘤直径为2~5 cm,平均肿瘤直径为(3.02±1.65)cm;病理分期均为Ⅳ期;病理类型:腺癌59例,大细胞癌1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50~73岁,平均年龄为(61.25±5.02)岁;肿瘤直径为 3~6 cm,平均肿瘤直径为(3.15±1.75)cm;病理分期均为Ⅳ期;病理类型:腺癌56例,大细胞癌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每次125 mg,每天3次,21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静脉滴注,15 mg/kg,21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若出现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或病情发生进展,立即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版[5]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或增加<2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response rate,RR)=(CR+PR)例数/总例数×100%。②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9年4月,随访方式为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③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评价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④依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7]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DCR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3%(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0.001);观察组患者的RR为65.33%(4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3%(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9,P=0.003)。(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2 生存情况的比较

随访1~1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95% CI:7.714~14.286),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95% CI:6.907~9.903)。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P<0.05)。(图1)

图1 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患者的生存曲线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维度时间观察组(n=7 5)对照组(n=7 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周围神经毒性。(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吸烟人群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7]。NSCLC具有肿瘤细胞倍增迅速、侵袭力强、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8-9]。EGFR突变是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EGFR突变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导致肿瘤的进展和侵袭。EGFR突变主要发生于18~21号外显子,尤其是19号外显子突变概率较高,不同EGFR外显子突变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差异较大[10]。本研究选择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靶向治疗是EGFR突变型NSCLC的有效治疗方法,盐酸埃克替尼是治疗EGFR突变型NSCLC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11-12]。然而,长期应用盐酸埃克替尼可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往往需要通过联合其他药物来提高整体疗效[13-14]。新生血管形成在恶性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恶性肿瘤的浸润、侵袭、转移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因此阻断肿瘤赖以生存的血管网络是临床治疗的新方向和思路。贝伐珠单抗是VEGF阻滞剂,通过与游离VEGF结合,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增生和形成,进而改变肿瘤组织微环境,抑制其增殖和转移[15-16]。翁克贵等[4]、林顺欢等[10]研究指出,贝伐珠单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另有研究指出,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进展,延缓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NSCLC的治疗效果[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DCR和R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贝伐珠单抗能够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抑制肿瘤进展,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降低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9-20]。分析可能与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埃克替尼可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有关。

综上所述,与单独靶向治疗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贝伐珠单抗对EGFR突变型NSCLC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尚未进行评估,望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延长随访时间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贝伐珠埃克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和预后分析*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对大理白族地区大肠癌合并血吸虫感染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3KI深圳市埃克思科技有限公司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忠实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