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电影对唐人街的空间想象

2020-09-10钟庆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唐人街

摘 要:由于唐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唐”成为了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海外华侨、华人通常自称“唐人”,而唐人街(Chinatown,也称“华埠”),是海外华侨、华人居民聚居的城市街区。美国唐人街最早出现于19世纪,是在美华人在新环境中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挑战的聚居地。唐人街既见证了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也是美国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是当今重要的媒介空间之一,它既从不同方面反映社会空间,又以想象的方式重新建构空间,与社会空间处于能动的双向互动之中。美国电影对唐人街的空间想象,既是唐人街空间生存现状的反映,也是唐人街空间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映。

关键词:唐人街;美国电影;空间想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17-01

一、犯罪滋生的“灰色空间”想象

“灰色空间”是美国电影对唐人街最常见的想象路径,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一批美国电影将视角对准唐人街,关注唐人街的暗道、窗后的东方面孔、模糊的人影等晦暗的元素,到了30年代,电影创作人将兴趣转向华人堂会与帮派争斗,刻意渲染唐人街卖淫、走私、赌博等内容。

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唐人街》是美国影史上最重要的黑色电影之一。影片的故事与唐人街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唐人街作为隐喻,[1]黑色阴霾贯穿全片主线。唐人街空间被打造成无法律、无道德的空间,且唐人街的阴影笼罩在整个社会的上空。影片结尾又回到了唐人街空间,空间内灯光稀落,街道空荡,为犯罪做好准备,当枪声响起,唐人街空间内零星聚起看热闹的居民,不发一言,仿佛对犯罪习以为常。

如果说早期的艺术电影对唐人街空间的想象采用了隐喻的形式,那么好莱坞商业电影在选题和表现手法上都更直接。例如《美国往事》中,唐人街空间内鸦片盛行、烟雾缭绕、死气沉沉,俨然是个毫无生气的贫民窟。影片中唐人街空间不仅包容犯罪,更是直接站在美国主流空间的对立面。在表现手法上,创作者常将镜头对准街边随意堆放的杂物、店门上醒目破旧的招牌、巷道内随意急刹或转弯的车辆、没有防护的楼梯、逼仄的建筑、混乱拥挤的人群。这些都是象征贫穷、滋生犯罪的标配景观,渲染紧张与不安的情绪,将唐人街虚化为杂乱无章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总是轻而易举地将剧中人物推向穷途末路。

总之,在美国电影的空间想象中,唐人街始终是个暗角。[2]

“灰色空间”想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好莱坞电影的制片模式有分不开的关系,位于洛杉矶与纽约的唐人街因为地理优势与居民的高度配合,常常参与电影的拍摄,[3]而唐人街特有的小商业模式,店铺餐馆小而密集,伴随着混乱感,常被制片人选作犯罪电影的取景地。另一方面,“灰色空间”的产生也是基于唐人街與美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唐人街早期由临时居民与非法移民组成,居住集中又封闭孤立,抢夺白人工作机会,导致“黄祸论”盛行,使负面的“灰色空间”想象在西方文化中集中出现。

二、被夸大的“神秘空间”的想象

美国电影对唐人街 “神秘空间”的想象,其实是将视线转向了东方的异质文化,将唐人街看作装载古老文明的空间。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社会、地理都与美国社会有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使唐人街自带一层神秘滤镜。

电影在营造唐人街空间的神秘感时,往往采用两种策略,一是赋予其神秘东方的外在表征,二是在空间中置入超自然事件。例如《妖魔大闹唐人街》中,置景时加入肃穆威严的石狮子雕像、烟雾缭绕的石板街、中式建筑间幽暗的巷道、火光摇曳的红烛灯笼,画面经过调色制造朦胧感,辅以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构成唐人街的异域色彩。然而这些元素的叠加是缺乏内在逻辑的,佛教雕塑与道教的装扮、清式家具与民国服饰,这些元素在宗教、时空上产生巨大的矛盾,是对东方神秘的刻意夸张。而创作者在构建唐人街“神秘空间”时置入的超自然事件更是打着东方的旗号无中生有。《辣妈辣妹》中母女两人互换身体,《爱丽丝》中使人一见钟情的药水,《金童子》中的神秘阵法,与东方文化都没有直接关联,却被置入唐人街空间。电影创作者在生产玄幻片时,架空世界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观往往是最难处理的,而将架空世界置于观众陌生的唐人街空间,再为唐人街盖上厚重的神秘滤镜,所有矛盾逻辑都能简单归因于东方神秘,任何超自然事件发生在唐人街空间都成为理所当然。

创作者对唐人街“神秘空间”的夸大想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以来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明朝传教士利玛窦留下的《中国札记》就详细记载了古老东方民俗,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东方古国,早早就在西方人心中留下神秘的印象,影响着当今电影。另外,将东方异质文化 “他者”化,将两者放在对立的位置,以凸显区别于“自我”的“他者”空间,能有效深化主流社会的自身优越感。身处美国社会的唐人街空间,是相对于主流社会“自我”以外的“他者”,用“神秘空间”作为想象的路径将唐人街进一步“他者”化,是迎合主流社会的策略。

三、高度包容的“新家园空间”想象

早期华人移民将中国传统思想带到唐人街,建立起以男尊女卑为基础社会价值的体系。

美国社会作为一个种族与民族高度多样化的国家,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西方文化与唐人街老移民自带的中国传统思想,在唐人街空间产生融合,电影“新家园空间”的想象由此展开。如果说前两种想象的方式是用消极的态度,将唐人街空间与美国主流空间区隔,那么对唐人街“新家园空间”的想象则是唐人街与美国主流社会空间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融合。

人文地理学家多琳·梅西曾指出,地理学不可只看地表,社会关系在政治、资本、意识形态下形成,堆叠出种种底层组织,成为我们看得见的空间地理形式,文化、观念、意义的催化又使其形成社会与空间互动的多面景观。[4]

第一,空间是可感知的有形世界,它既是物质的,又是形式的,[5]可以通过地理景观的差异形成有差异的外部形态。不论是《红粉佳人》中唐人街唱片店里卖的欧美唱片、《附注,我爱你》中唐人街街头的嘻哈涂鸦,还是《蚁人》中唐人街闪烁的霓虹灯,都是美国主流社会元素在唐人街的落地生根。多元的文化与思想,在物质层面上融入了唐人街的细枝末节。

第二,空间的本质是抽象的,它不易被客观的测量手段把握,包括心理状态的展示、现实中无法呈现的精神状态的内容。《爱情甜不辣》中,3个闺蜜是夜店女王,当三人在唐人街聚餐时,创作者让音乐在背景中响起,三位主角在镜头前热舞,带动周围的普通路人,俨然将唐人街变成俱乐部。艺术创作中的音乐可以凭借音符的交错创造各种交错的景观与意向,而此处热烈的音乐与舞蹈所代表的正是热情外放的思想与娱乐至死的精神,而传统唐人街“旧家园”所遵循的则是“内敛含蓄”“不抛头露面”。热情奔放的歌曲与舞蹈,将俱乐部文化“缝合”进唐人街,将唐人街与主流社会连接起来,通过将多元文化融入唐人街,完成“新家园空间”的想象。

四、结语

唐人街空间是中国社会在海外的延伸,是中国人在海外适应异国文化的庇护所,同时,唐人街空间也是美国人了解东方文化最直接的海外场所。由于现实和历史原因,美国电影对唐人街空间“灰色空间”“神秘空间”的想象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拉大东西文化间的差距,以深化自身的民族优越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创作者正在对唐人街产生“新家园空间”的想象,将唐人街想象成文化包容的空间,这既是唐人街向西方社会的主动融入,同时也是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的接纳。

参考文献:

[1] 黄玉秀.美国电影中“唐人街”的形象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19):229-230.

[2] 孙隆基.唐人街象征了什么?[J].南方人物周刊,2008(9):89.

[3] 梅彬.世界唐人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138.

[4] 多琳·梅西,奈杰尔·沃伯顿.多琳·梅西论空间[J].席志武,译.美育学刊,2015,6(03):22-26.

[5]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伦敦:威利布莱克威出版社,1992:2-9.

作者简介:钟庆悦(1995—),女,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唐人街
《唐人街探案3》日本定档7月9日
唐人街的世界故事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雪中唐人街
雪中唐人街
光影
热闹的唐人街
乡愁与奋斗 旧时唐人街生活
伦敦唐人街将在五年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