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

2020-09-10章晓凝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融入生命教育小学科学

章晓凝

【摘    要】生命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本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意义及途径做出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命教育  融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23

生命是神奇的也是宝贵的,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生命的重要性,对小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生存技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实施生命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应该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自己以后发展的目标,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建立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元素,对人文精神相关内容的传承逐渐减少,对于生命主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在社会上有很多对小学生不利的文化内容,会影响小学生品质与道德素养的形成,也会让学生对于生命越来越没有敬畏感,所以现阶段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重视生命。

(三)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多,这些信息都会对小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很多小学生都会出现心理过于成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的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对小学生的这种情况进行制止与纠正,所以对小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小学生指明正确的成长方向,让学生心理以及身体都能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重视生命。

二、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让学生体会多样化的生命

在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小学生对于身边动物、植物都会充满好奇心,在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了解到相关的知识。所以在教师讲解到这方面的内容时,学生会更感兴趣,更愿意随着教师的讲解了解更多的内容。教师在科学的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例如,在“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美丽的花、外形奇特的植物等,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随着这些植物的出现,给学生简单地介绍这些植物,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教师在讲解后,可以问一下学生“你们知道植物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吗”,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植物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奇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种子,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种一种小植物,让学生亲身体会植物生长的不易。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同时在实践中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不易,让学生学会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

(二)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实现对生活常见知识的了解,学习简单的科学知识,并能将学习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资源的保护中,拉近学生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多样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学,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珍爱生命。

例如,在“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學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出生方式?你们知道小动物的生命周期都有多长吗?”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自己知道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就可以对学生实施进一步的教学,利用图片以及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教学,让学生了解到鸡的寿命约为14年、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等等。让学生知道有些动物的寿命相比较人类来说其实是很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护身边的小动物,不要虐待动物,培养学生维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保护我们身边的所有生命,要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

小学科学的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以生命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好这些内容对学生教学,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宝贵,让学生产生敬畏生命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及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生命,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珍爱生命,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意义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利.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2).

[2]李现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路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

[3]陈晓梅.小学科学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18).

[4]陶乐平.浅谈小学科学渗透情感教育——探究科学感知生命体味情感[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

[5]陈云芝.在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44.

猜你喜欢

融入生命教育小学科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