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痛症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2020-09-08兰世亭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8期
关键词:痛症鞋垫膜炎

兰世亭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足后跟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未见足后跟红肿,休息后也不会缓解,晨起后足跟刚踩地时会有明显的刺痛感,强忍疼痛行走一段时间以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但要是走多了路也会疼痛。这种足跟痛被称为跟痛症。

跟痛症是慢性疾病所导致的足跟部周围疼痛,多发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孕妇、运动员等。跟痛症虽是小病,却很难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跟痛症的原因有哪些

跖底筋膜炎

跖底筋膜是足底深筋膜中央腱性增厚部分,对维持足弓有重要作用。在长跑、跳跃运动、长时间持续站立时,足底前部负重增加,导致足底的致密结缔组织因过度活动、牵拉后出现缺血,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发生跖底筋膜炎。

跖底筋膜炎的疼痛一般在脚后跟底部稍偏内的位置,呈搏动性、灼热、刺痛性。按压时会有疼痛感,脚跟下面有固定的压痛点。一般来说,疼痛在早上下床时的第一步最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跖底筋膜在不负重的状态下处于较短状态,下床踩地时会对跖底筋膜产生较大的牵拉引起疼痛。当行走一段时间后,跖底筋膜会变得松弛一些,疼痛就会缓解。但过度行走又会加重跖底筋膜的劳损,疼痛症状又会再次出现。

跟骨周围神经受压

足跟部细小神经受压是跟痛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足跟部神经被跟骨周围的肌腱、韧带、骨骼、脂肪甚至因炎症发生水肿的跖底筋膜等“卡住”,因而表現为足跟或足底有间歇性刺痛、灼痛或麻木,长久站立或步行后疼痛加剧。

足跟脂肪垫退变

足底脂肪垫处于皮肤、跟骨、跟腱之间,在我们走路、跑跳时起到减震缓冲、减少摩擦的作用。当足跟脂肪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时,根骨在没有足根脂肪垫的情况下承重,有可能引起局部瘢痕或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此外,当足跟部受过外伤或受寒冷、潮湿刺激时,足跟脂肪垫会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足跟部肿胀、行走时疼痛,伴有潜在压痛。

跟骨内高压

跟骨主要是松质骨构成的,髓腔内有大静脉窦;跟骨又处于机体直立时的最低点,受到重力作用,静脉回流较难。随着年龄的增大,跟骨的血运循环受到影响,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跟骨内出现瘀血,骨内压进一步升高,引起足跟疼痛。

跟骨病变

跟骨是我们直立位时的负重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跟骨的骨密度会越来越低,强度也会越来越低,导致跟骨无法再承受行走、运动时的冲击力,导致内部骨小梁的断裂,即微骨折,从而产生疼痛。由微骨折导致的疼痛范围常常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点,而是一小片区域,且常持续一段时间,用力挤压跟骨时也会引起疼痛。

缓解足跟痛有方法

跟痛症的病因并不能由单一原因来解释,因此也给治疗带来难度。尽管使用局部消炎止痛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都治标不治本,还是会反复发作。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避免和缓解足跟痛呢?

选择合适的鞋垫

很多人为了避免足跟痛,会选择软底鞋。然而软底鞋会让足跟与地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足跟反复受刺激反而会导致足跟部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复发作。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双稍厚一些的鞋垫,将对应足跟疼痛部位挖空,减少疼痛部位与鞋底的接触,避免反复受刺激。

在急性疼痛期要减少站立和走路的时间,在足跟部增加有弹性的柔软鞋垫来缓冲足跟的过度受力。

常用温水泡脚

温水泡脚可以改善足部的血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足跟疼痛。应保证每次泡脚时间超过15分钟。

适当运动

经常做足弓拉伸、脚底蹬踏运动等可有效拉伸足跟筋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药物治疗

当疼痛持续且不可忍受时,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也可以局部使用一些膏药进行治疗。

适当减轻体重

体重增加会使足底受力增加,导致跟骨发生病变,产生足跟疼痛。足跟痛的患者应首先减轻体重,减少足底受力。

猜你喜欢

痛症鞋垫膜炎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红色鞋垫铺就小康路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我为亲人绣鞋垫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