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双语视角下彝族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20-09-07曲别英子李拉布

文教资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曲别英子 李拉布

摘   要: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传统教育中不乏现代教育值得借鉴优秀思想。“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彝族儿童用两种语言表现本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双语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扩展了途径。本文研究日常生活中彝族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现象和彝族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现状,了解彝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在文化双语视角下,对彝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彝区教育的规律,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努力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文化双语    优秀传统文化    彝族儿童

一、彝族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象

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延续至今,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服务地区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个体生命始终。

(一)出生礼中的教育现象。

一个孩子的出生不仅是他人生的第一课,还是其他孩子的常规课堂。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彝族小孩从出生到取名需要通过历法的演算确定良辰吉日,取名字那天寨子里的人都会过来送祝福,这种聚会简直就是小孩子们的乐园,他们你追我赶地欢闹,父母们也不会放过这样的话题教育孩子。这些孩子在比自己更幼小的生命面前显得如此和蔼可亲,似乎自己就是一个懂事的长者。这样的聚会使小孩们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在实践中被不知不觉地接受,耳濡目染地完成。出生礼不仅是对新生儿的第一课,还是对参与聚会的孩子们的生命教育和爱幼教育。

(二)婚礼中的教育现象。

婚礼现场是教育的现实课堂,彝族婚礼因地区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小孩子天生好奇,面对各种不懂的现象,会提出疑问,父母就趁机认真回答,大多数父母会提前告诉孩子婚礼的过程与寓意及历史渊源等。他们会告诉孩子怎样参加婚礼,应注意哪些礼节,见到远亲和长辈该注意什么等。像“妞妞霍”“克思”等活动是难得的视听盛宴,其中包含的哲理可谓高深莫测,父母在欣赏的同时也会嘱咐孩子聆听,有足够修养的父母还会教孩子类似的技能。“克哲”和“妞妞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涉及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婚礼是彝族民间社会重要的聚会方式和集中场合,除了来自父母的教育外,远亲近邻的褒奖与鼓励也是教育的成分之一,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教育就是在这种聚会的场合中言传身教的。婚礼是一个典型的大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孩子的参与性,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三)葬礼中的教育现象。

每一场葬礼都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教育,彝族对生命具有独特的理解,崇拜火,奉行火葬。在与鬼怪的争斗中坦然地面对生死,奔丧时会有许多对孩子的教育,这些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基于死亡本身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整个丧礼进行都存在教育现象,如礼俗的学习、哭丧的学习等都在丧礼中实现。丧礼的内容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学习材料,涉及内容同样广泛,需要结合真实情况进行再创作。哭丧的人泣不成声,旁边守丧的人也跟着涕泗横流,每一次哭丧都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每一次葬礼都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教育。

(四)祭祀中的教育现象。

祭祀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人性的自我探寻更是教育的特殊载体。毕摩文化在彝区社会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在历史的演变及文化继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在文字起源问题上众说纷纭,没有明确固定的说法,但在文字传承方面,毕摩的功劳是绝无仅有的。毕摩是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是备受尊重的人群。毕摩还拥有经文、典籍、手册等。他们能运用相应知识从事祭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大小不一的祭祀活动数不甚数。生病、时运不佳等都会有相应的祭祀活动。祭祀内容本身就是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祭祀场合上的教育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

(五)其他活动中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

马边县民建镇彝族日常生活中除了出生取名、婚礼、葬礼、毕摩祭祀活动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外,如“阿依莫格”“丛毕”“家支教育”“驱魔”等一系列活动也有教育意义。笔者的成长经历与多数“依诺地区”的小孩一样,接受寓教育于生活中的传统教育,每一个长者都是促进成长的良师,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品德是“学业”的评价与总结。品德的优劣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连带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所以对个人的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有德高望重的德古,有倍受尊敬的毕摩及各种优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一些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且对彝区的双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在校彝族儿童现状

由于彝汉学生的文化背景、逻辑思维方式、知识基础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教学用语主要是汉语,彝族儿童在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加上家长个人观念、知识短期实用性不显著等原因,不少彝族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辍学、退学。

(一)知识记忆方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必备课文的记忆,彝族学生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当问到所背内容的意思时就不知其所以然,无疑是奥苏贝尔所提到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關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1]。二者的主要区分标准是学生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记忆学习。从彝族儿童在知识记忆这方面来说,由于自身对新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学习效果难以强化的。补习期间,笔者结合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彝语的语法特点把古诗词翻译给他们听,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让学生做实际测验,发现成绩提高得很快。例如“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学生本来会读会背,但要求他们把诗句大概意思说出来时个个面红耳赤,问到为什么不回答时居然说不知道意思。甚至问到“霜”是什么意思时,能回答的也是屈指可数。笔者告诉他们“霜”就在我们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用彝语告诉他们什么是“霜”时大家就恍然大悟,还能表达许多关于霜的观点。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孩子们的双语双文化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学业测评方面成绩突出者不多。

大部分彝族儿童成绩,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突出者很少,通过分析平常测验过的试卷发现,孩子们在逻辑思维运用较强的题目上发挥得不理想。然而据笔者调研,学生平时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差,比如用彝语给别人讲题比较流畅。然而在学校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班级组织的特殊性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文化背景,孩子们如果听不懂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习自信心就会受挫。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学龄初期儿童(3—5岁)面临内疚冲突,意味着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的主动性行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就会无法认可自我的价值,面对新事物、陌生人表现出畏惧退缩的行为。另外,在学龄期(6—12岁)阶段,儿童如果由于勤奋获得优异的成绩,自信心就会提高,反之会变得自卑[2]。在一些成人眼里,孩子的一切努力都应围绕分数奋斗,如果得不到好分数,那么孩子在学校的所有付出都是不会被关注的。所以,面对指责,一些孩子的学习动机会减弱,自我怀疑,自我价值认同会降低,成绩得不到提升。彝族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不弱,只是在汉语形式的教学下,用母语思维理解学习内容就显得很吃力。笔者试图用母语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思考,发现一样可以提高成绩,并可以简单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不用统一化的标准评价儿童,也不只用分数评价孩子的能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不足。

对于纯母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而言,达到学龄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接受汉语教学,在另外的文化氛围下学习,思维方式需要适当改变,接受能力有限。彝区学龄儿童不仅会在学习中遇到挫折,还会在与同龄的汉族同学的比较中受到打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接受不足,汉语文化没学好反而丢失传统文化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今后进入社会,两边都找不到优势而陷入两难地步。汉语文化没学好,无法进入城市生活,本民族传统文化又没学精,在彝区的生活中比较吃亏。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分离。

在课程设置上,部分民建镇学校虽然设有民族语言课程,但一周只有一至两节课时,而且经常被其他任课教师挪用。诸如彝语课等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很少,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相关课程未能真正走进校园,有些学校只是名义上设置了课程,实际上由其他科目老师替代上课。由于这些课程不仅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家长对此也是模棱两可,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脱节。

四、文化双语视角下彝族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思考

(一)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时代的进步必定会推进教育的进步,但是,无论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什么,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前程注定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民族的教育搞得好,就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延续长远。摒弃传统教育会导致一系列隐形问题,孩子们刚入学时对学校处于陌生的状态,将面临语言的障碍导致的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文化冲突带来的无所适从,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摒弃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等[3]。马边民建镇彝区延承民族传统教育,在彝区社会延续千年,说明彝族传统教育有先进之处,有必要在现代教育中适度借鉴和添加彝族优秀传统教育。

(二)新思考。

“文化双语是双语地区的必然现象,指用两种语言表现同一种文化存在,就其内涵而言,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方式”[4]。传承优秀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除了通过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语言文字进行传播。在助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学前学普”“民汉双语模式”等措施中,学生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从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的理解,更好地接纳、认同、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目前实施的彝汉双语教学其实是彝汉文化双语的一种形式。彝汉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民族价值观、思维习惯、风俗习惯、是非标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4],为实现彝族儿童传承优秀文化的目标,在不同场合都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从文化双语的视角,为彝区双语教育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做思考。

从彝族儿童接受传统教育的主要场合和方式方面来说,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和校园里。主要涉及与学生交往密切的家长和老师两个主体。对于家长而言,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之外,还应注重儿童本民族文化的濡化教育,充分利用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場合加强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因为知识经验的获得、个人品质的形成除了在接受他人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之外,还有个体在生活的环境中建构而得。濡化过程中已获得的本民族语言文化将有助于新语言文化的学习[5]。对于教师而言,应关注儿童原有的知识文化背景,在重视儿童主流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彝族儿童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利用,孩子在学习新语言文化时才能自信大胆、勇于尝试,对于教学是有益无害的。学龄期的儿童学习信心主要来自外界的肯定,教师应认识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尊重和利用独特的价值观发挥学习和管理能力,通过和风细雨般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彝族儿童的思维习惯,使用双语传递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个民族地区一支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不仅能给当地孩子带去适宜的学习方式,还能让孩子们在文化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6]。

参考文献:

[1]王本法.奥苏贝尔学习类型划分的理论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04).

[2]王家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3]安康,曲木铁西.试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中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4(01).

[4]王兆璟,王稳东.从双语文化到文化双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5-15.

[5]帕丽扎提·阿扎提.双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6]王红曼.论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成就[J].民族教育研究,2002(01).

校级科研项目:文化双语视角下凉山州学前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编号:XYZB19023SB。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