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赤壁赋》中“击空明兮溯流光”的另类解读

2020-09-06平桂佳

速读·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明赤壁赋赤壁

平桂佳

一、问题的提出

东坡《赤壁赋》脍炙人口,其吸引人之处不仅是他遭遇挫折后的豁达,还有作品中描绘的奇幻之境,其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更是叫绝。教材对“空明”的注释是:“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按这个注释,“空明”指的就是赤壁清澈的江水。教材对“流光”的注释是:“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这样,这句话就被理解为苏子等人在月光下,划着小船逆江流而上。

我在这里提出一点商榷的意见,即认为“空明”是指空中皎洁的月光,“流光”指从天上向人间播洒的月光,此句解为苏子的船桨波动着空中的月光,他们在梦幻般的空中,沿着自上而下播洒的月光逆流而上,把船朝着月亮划去,去看望在天一方的美人。

二、原因阐述

1.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仅是含义上的解读,更是意义上的解读。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布满月光的空中荡舟,然后迎着月光逆流而上”屬于含义解读和意义解读的综合体。

文学鉴赏中,“含义”与“意义”是不同的概念,由此产生的文学阅读的思维和鉴赏观念都不同。含义是文本直接呈现的、作者通过语言所要表达的东西,它的特点是固定性。而意义在文本的含义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它在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融合中,依据读者生活阅历等的不同而产生、发展、变化,对于不同的读者,其意义是不同的。从多元文化角度看,这些存在只要不背离语文的基本特质——审美性,就都是合理的。

教材中的注释似乎属于含义解读:将“空明”解释为“月光下的青光”,“流光”解释为“江面浮动的月光”,这与现实中苏轼等人泛舟赤壁的实情相吻合。但即便如此,这里的词语含义也有问题:

首先,影响词语含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词语的构成语素和词语出现的语境。其中,构成语素对词语含义的影响是“基因型”的,不管词语怎样发展变化,其影子一直存在,只有一种强制性的规定(如语委发文)才能把它剔除,但这已违背了词语本身的发展规律。

其次,课文注释未能体现翻译中的信达雅原则。信,要求忠实于原文,不随意增删语义;达,要求通顺,但不仅是文字上的合乎语法,也包括意义上的合乎情理,让人不费解;雅,要求有文采,翻译有特定的文字美感。这三个要求由低到高呈梯级排列,信是基本要求,但从这个角度看,把“空明”解释为“月光下的清波”,只有“月光”在构成语素中有依据,而“清波”没有,属凭空添加。把“流光”解释为“江面浮动的月光”,“光”解释为“月光”没错,但把“流”解释为“浮动”不是很妥帖。

而相反的,如果依据“词语的含义在语素中要有依据”这条,就可以将“空”解释为“空中”,“明”解释为“月光”。这样,“击空明”就可以解释为“船桨拨动着空中的月光”;同理,“光”可以解释为“月光”,“流”可以解释为“月光从上而下的播洒”,“溯流光”就可以解释为“迎着播洒的月光,逆流而上”。于是原本在赤壁之下泛舟的苏子,就成了“在月光中于空中划着船,朝向月亮驶去了”。这里的解释就词语构成来看是含义解释,就苏轼在赤壁泛舟的事实来看是意义解释。

这种解读更带给我们教学思维和方法上的一种启迪:文学解读不论是含义解读还是意义解读,都必须有一根逻辑链条指向语言文字,以体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的艺术的特点;并且其解读在语义上要有足够的科学性,至少达到“信”这一基本要求。

2.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创造性思维优于还原性思维。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洒满月光的空中荡舟”属于创造性思维解读。

我国古代对作品的阐释分为两种:一种是寻求原意,注重对原作本原的真理性把握,即注重的是实事求是,这是一种历史思维,与文学鉴赏多少有一些相悖;另一种是注重对作品的创造性阐释,突出对文本的再创造,这种思维更接近文学欣赏的本质。不可否认,千年前的那天晚上,有一轮明月将自己的光茫播洒在赤壁的江面上,一代文豪苏轼的确是在赤壁的水域荡舟;也不可否认文学阐释需要注重作品中的文字本身,注重从文本的内在结构分析中去发现其含义,但文学鉴赏不只是把握这些,还在于一种新的审美创造,它需要产生新的价值,这也是今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洒满月光的空中荡舟”是在前人基础上对作品的创造性解释,其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新文学价值的浮现,更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精神的培育。

3.文本作品的阐释需要符合相关语境,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洒满月光的空中荡舟”和上下文语境结合紧密。

作者上文写到由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自己好像已经“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了,即自己好像驾着风在空中行驶,已经离开人间,进入了仙境。而下文的“望美人兮天一方”,也刚好承上:作者既然已经离开了人世,在空中荡舟,那去追求在天一方的美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了。而把“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理解为“在月光下,于清澈的江面上划船”和上文的“浩浩乎”句,下文的“渺渺兮”句语境不吻合,“浩浩乎”一句中,作者已经要“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了,怎么可能还停留在江面上呢?下文的“渺渺兮”也表明此时的作者在望“天一方”的美人,也不可能还在现实中荡舟。

4.文学作品解读应注重文学性,尤其是审美性,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洒满月光的空中荡舟”,从手法上看,它是作者以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创造出来的美妙、奇幻的意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文学性,更符合美学原则。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学鉴赏与阐释研究对象也是语言的理解、转化和传达。文学的寓意隐藏在文字的后面,需要读者透过其运用的各种手法和陌生化的语言探求文本的本身内容和创作意图、时代精神。这个过程是一个玩味、动情的过程,其中的审美鉴赏即是文学价值和魅力所在。将“击空明兮溯流光”解释为“在洒满月光的空中荡舟”充分体现了鉴赏的文学性、审美性,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激情,拓展他们的视野,形成欣赏的新途径和新角度,培育鉴赏氛围和审美生态,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而按照教材注解的理解,这里的奇幻之境消失了,成了一般的描写了,影响了作品的浪漫气息。

进一步抽象这种认识,我们的文本教学需要老师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进入文本的语言世界,形成新的美学意义上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和作者在不同时空和历史境遇中的相遇、相容,从文本中发现自己,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价值所在。

基于上述理由,我斗胆提出“击空明兮溯流光”的另类解读,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空明赤壁赋赤壁
“欣然”与“积水”背后的生命超越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江岚诗词二首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苏东坡《前赤壁赋》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