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0-09-03徐泽磊于桂兰

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前瞻性跨界变革

徐泽磊 于桂兰

(吉林大学商学院)

1 研究背景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1]。当下,随着大数据、工业4.0和VUCA时代的来临,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不断调整、创新,提前进行战略性布局和变革,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抢占先机,保持创新优势,即企业只有具备战略变革前瞻性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战略变革前瞻性是指企业基于环境变化,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市场机会,从战略决策层面获得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目标实现[2]。由此可见,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则更是如此。

目前,战略变革前瞻性也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并相继取得一些研究成果。首先,对战略变革前瞻性内涵的界定在不断深化。有学者认为,战略变革前瞻性是指企业能够不断调整市场策略,发现并利用发展机遇,突破市场占有率[3]。但也有学者认为,除不断调整策略和研发新产品外,还应强调技术与管理的灵活性;同时,也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以促进目标的快速实现[2]。其次,有研究通过对新技术的引进和改良及对市场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发现,战略变革前瞻性能促进企业积极做出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创新决策及结构性调整,从而让企业利用发展机遇,实现市场份额的突破[4]。还有研究表明,战略变革前瞻性可使企业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地吸收前沿信息和新技术,并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变,进而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绩效目标的实现[5]。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于战略变革前瞻性的结果影响研究,多关注企业创新决策、控制绩效和企业绩效方面,缺少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企业创新绩效是创新效果绩效和创新效率绩效的组合[6],不断增长的创新绩效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事实上,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在企业越来越关注如何提高创新绩效的同时,也更需要企业战略变革前瞻性的引领[7]。这是因为只有具有战略变革前瞻性的企业,才能善于利用市场机遇,不断调整其产品或市场定位,从而获得发展机会和竞争优势,进而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8]。由此,战略变革前瞻性可充分体现企业的前沿认知能力,若企业不具备了解本领域前沿性信息,以及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和不断调整战略的认知能力,就会使企业逐渐失去竞争能力,最终被市场及技术所淘汰[9]。由此,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战略变革前瞻性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动态能力不仅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10]。具备战略变革前瞻性特质的企业,通过对其动态能力的调整与迭代得以顺应不断变迁的外界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整合和重组,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11],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则更不言而喻。也即企业只有通过能力替代和进化两个方面实现资源与能力的重构,才能克服“结构性惯性”和“核心刚性”,从而获得突破性创新和新生绩效。鉴于此,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重要的链接效应,即动态能力可有效揭示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此外,虽然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动态能力产生影响[12],但也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外部异质性信息、识别市场机遇从而更新现有知识体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主要反映为企业的跨界搜索能力[13]。所谓跨界搜索是指企业为了鉴别市场机遇、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通过跨越组织边界,对新知识及知识源进行搜索,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结构,有效应对动态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力[14]。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与外部的异质性、信息与技术元素结合的跨界搜索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企业利用外部技术和资源,打破其原有的核心能力刚性,加速形成企业动态能力[12],进而为企业积累创新绩效提供良好的促进条件。还有研究表明,企业跨界搜索能力的强弱,不仅能影响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的作用力,而且还能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跨界搜索除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外,还可能调节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然而,目前却鲜有研究将跨界搜索视为条件因素,探究其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应。这其实不利于进一步深入探析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拟构建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探究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而分析该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以期进一步丰富战略变革前瞻性的相关研究,拓展动态能力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的应用范围,探索战略变革前瞻性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条件因素,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战略变革前瞻性、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杨林等[2]指出,关于战略变革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可追溯至MILES等的研究,该研究基于“战略-结构-过程”的关键差异性,认为现实中的企业存在4种不同的战略类型:即“先知先觉型”“先知后觉型”“后知后觉型”和“不知不觉型”。这些不同战略类型中关键的区别在于企业改变其产品或市场的速度。例如,“先知先觉”类型的企业应对某领域未来发展时具有快速预测和及时制定或调整战略、方案的能力[3]。而战略变革前瞻性就是要使企业根据未来市场趋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其产品价值和市场定位。企业只有具备了战略变革前瞻性,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市场机会,从而在战略决策层面获得发展机会与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2]。基于此,企业要具备战略变革前瞻性,不仅要重视市场环境变化及前沿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还要具有“先知先觉”的预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调整战略方案及对策的快速应变能力。

随着当下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也更加重视创新绩效的积累。与此同时,学者们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目前,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指标定义相类似,均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评估指标体系[15]。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衡量技术创新团队创新效果高低的指标[16]。还有学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创新效果绩效和创新效率绩效的组合,其中,创新效果绩效是指企业年创新项目数、年申请新产品数和年申请专利数等;创新效率绩效是指企业项目成功率、新产品产值率和企业研发的速度等[6]。本研究赞同企业创新绩效是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总和的观点。这是因为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不仅要考核企业创新活动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要考核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速度,这些关键性考核指标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已有研究表明,战略、技术、市场和制度等创新要素的协同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6]。根据战略变革前瞻性的内涵可知,战略变革前瞻性能促使企业通过前沿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不断创新,使其具有创新特质;同时,由于战略变革前瞻性的目的是促进企业迅速实现创新目标[2],而要实现企业创新目标,离不开市场、技术、制度和战略等关键要素的共同作用。鉴于此,战略变革前瞻性不仅能体现出创新要素,而且还能体现出创新要素的高度协同程度。由此,本研究认为战略变革前瞻性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现有研究也表明,战略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17]。尽管战略前瞻性与战略变革前瞻性有所差别,但具有战略变革前瞻性的企业往往会更重视前沿技术,更关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因此,更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推断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及竞争对手行为的变革,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可能会因此而降低。鉴于此,企业需要不断克服核心能力刚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带来绩效提升和市场占有率突破。具备战略变革前瞻性的企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动态能力的变革,克服核心能力刚性,并将“战略变革前瞻性”这种导向或意识付诸行动,通过动态能力的积累与转变[18],促进绩效提升[19]。对于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等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而言则更应具备此种特性。这是因为该类型企业所处环境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富有变化性,只有不断地调整企业的产品投放策略,利用市场机遇,加强技术改革与行政系统配套调整的灵活性,形成动态能力,才能更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推断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

2.2 跨界搜索对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ROSENKOPF等[20]界定了跨界搜索的概念,认为跨界搜索是企业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下超越组织边界以及技术边界汲取外部异质性知识的过程。部分学者也称跨界搜索为远程性搜索、探索性搜索或者非本地搜索[21]。跨界搜索鼓励企业开发新能力,融合新工艺,尤其是融合不同于以往的以及不同领域的新信息与知识,从而改变原有的活动和决策方式[22]。本研究认为,跨界搜索是指企业通过跨越组织边界或技术边界,汲取组织外部异质性知识元素,利用外部技术和资源克服核心能力惯性与惰性,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的能力。鉴于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已构成能力的组织惯例进行变革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活动,通过更新和替换来实现资源与能力的重构,因此,该能力强调企业应不断克服“结构性惯性”和“核心刚性”,从而获得突破性创新和新生绩效。

一般而言,企业的变革和提升动态能力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且吸收能力理论也强调了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在现有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跨界搜索作为企业重要能力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帮助企业克服内部局限性,进而实现跨越组织边界或技术边界,汲取组织外部异质性知识元素以及推动外部技术和资源的涌入,为企业变革和动态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由于具有战略变革前瞻性的企业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捕捉新信息、引入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快速进行战略调整,因此,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打破发展瓶颈,提升动态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23];同时,跨界搜索又能为这一作用提供积极氛围。即跨界搜索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有利于战略变革前瞻性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3 跨界搜索对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根据前文分析,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把握战略变革前瞻性也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要长期在业界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新变化,改变其固有的核心能力,以更主动的态度进行动态能力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进而大幅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24]。但事实上,企业在其最终目标绩效产出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自身能力的客观条件限制,尤其是在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开放程度趋势日渐加大的背景下,企业仅靠依赖内部知识已经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进一步发展。由此,企业必须通过跨界搜索利用企业外部的异质性知识来增强自身竞争力,以达到期望目标绩效。这是因为跨界搜索强调不断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强调实践新能力和新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和技术知识,从而支撑其改变既定的活动和思维模式[22]。换言之,跨界搜索的目的就在于使企业抓住新机会、突破目标市场、扩大竞争实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5]。鉴于此,通过对跨界搜索的引入能有助于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做出反应,及时根据当前市场的变化,形成新的动态能力,扩大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4]。由此,跨界搜索不仅有助于企业将战略变革前瞻性变成实际的动态能力提供知识平台和保障,而且还能为增加企业创新绩效起到推进作用。综上所述,通过加入跨界搜索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调节因素,不仅可以强化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的作用力,而且还能通过动态能力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鉴于此,本研究在假设1、假设2和假设3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即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受到跨界搜索的影响。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跨界搜索正向调节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且与低跨界搜索水平相比,在高跨界搜索水平下,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更强,反之更弱。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理论模型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惠州等地区的34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为问卷调研对象。被调研对象包括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企业内负责研发、销售、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本次问卷调研取得了被调研企业领导者的大力支持,主要采用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填写问卷前,课题组与被试者进行了充分的事前沟通,并强调此次问卷调研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有关内容不涉及个人的信息和绩效评估,按照真实情况填写即可。问卷填写完毕后,现场装订问卷,同时打乱回收问卷顺序,以保证其保密性。共发放了425份问卷,回收393份,经多轮严格筛选,剔除填答错误和无效问卷后,共收到有效问卷3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2%。在有效样本的个人层面中,性别方面,男性居多,约占比70%;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下占45.1%、硕士占53.0%、博士占1.9%;工作年限方面,1~5年占7.3%、6~10年占14.9%、11~15年占14.9%、16~20年占22.9%;21年及以上占40.0%。在企业层面中,行业方面,软件研发占19.0%、生物技术占14.0%、精密仪器研发占12.1%、信息通讯占54.9%;企业规模方面,100人以下占47.6%、101~500人占25.1%、501~1 000人占8.3%、1 001~5 000人占14.2%、5 000以上占4.8%。

3.2 变量测量

为保证本次研究的科学性,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测量均使用国内外文献中的成熟量表,对于英文量表还通过翻译-回译程序提高表述的准确性,并邀请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讨论后,对量表有关题项加以修正,最终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测量量表均采用Likert 7点法测度,其中,1~7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1)战略变革前瞻性该变量的测量采用杨林等[2]编制的量表,包括4个题项,如“企业对于市场早期信号反应非常迅速,并付诸行动”等。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937。

(2)企业创新绩效该变量的测量借鉴ZHANG等[26]和CHEN等[27]所开发的量表,包括6个题项,如“创新项目平均成本较低”等。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60。

(3)动态能力该变量的测量借鉴焦豪等[28]开发的量表,包括10个题项,如“对现有具体能力和常规进行调整”等。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15。

(4)跨界搜索该变量的测量采用胡畔等[29]开发的量表,包括6个题项,如“搜索来自专利公报披露的消息”等。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02。

(5)控制变量本研究借鉴文献[2]的做法,选择了行业、工作年限、企业规模和教育程度4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此外,还根据文献[2]的建议,将行业作为虚拟变量来测量,包括软件研发、生物技术、精密仪器研发和信息通讯4种类型。由于信息通讯数量相对较多,选择该类型行业作为参照变量,分别对其他3类行业赋值虚拟变量。

本研究使用SPSS 25.0软件对战略变革前瞻性、企业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和跨界搜索4个变量进行信度检验。根据前文所述,上述4个变量的测量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的判别标准,说明变量信度较好,可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 数据分析和检验

4.1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企业创新绩效和跨界搜索之间的相关程度,计量单位普遍用Pearson系数进行表示。本研究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正相关(β=0.556,p<0.01),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β=0.342,p<0.01),与跨界搜索正相关(β=0.481,p<0.01);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β=0.427,p<0.01),与跨界搜索正相关(β=0.379,p<0.01);企业创新绩效与跨界搜索正相关(β=0.411,p<0.0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N=315)

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所有题项均由同一被试填写,因此,可能会出现共同方法偏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如下措施:①根据文献[30]的建议,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隐去研究真实意图和变量名称;②通过Harman’s单因素分析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所有题项进行降维处理,以及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发现共析出6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最大因子解释总变异量的31%,不存在一个主因子的影响方差超过40%。此外,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呈显著性水平,KMO取样适切性量数大于0.7。根据Harman’s单因素分析法的有关判定标准,表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程度较小,数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运用AMOS 21.0软件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相较于其他3个模型,四因子模型的数据(χ2=830.72,df=293,χ2/DF=2.84,RMSEA=0.08,CFI=0.869,GFI=0.821)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因子模型,说明战略变革前瞻性、动态能力、跨界搜索、企业创新绩效4个变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变量间的区分效度较高,模型适配度较好。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N=315)

4.4 直接效应检验

将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前瞻性、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直接效应,有关结果见表3。表3中,由模型1可知,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为显著正向影响(β=0.497,p<0.001)。由此,假设1得到支持。

表3 直接效应检验(N=315)

4.5 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对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4。表4中,由模型7可知,在对行业、工作年限、教育程度和企业规模这些变量进行控制后,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β=0.497,p<0.001);由模型5可知,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β=0.571,p<0.001);由模型8可知,加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后,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36,p<0.05),并且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仍为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19,p<0.001)。这说明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2得到支持。

表4 动态能力中介检验(N=315)

4.6 调节效应检验

在进行调节作用分析前,本研究先将战略变革前瞻性、动态能力与跨界搜索这3个变量进行去中心化处理,以减少其之间的共线性,再将去中心化后的战略变革前瞻性与跨界搜索相乘得到交互作用项,进而再检验调节效应。本研究以战略变革前瞻性为自变量,动态能力为因变量,跨界搜索为调节变量;同时,加入了学历程度、工作年限、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表5中,模型10中的Adj-R2值为0.371,模型11中的Adj-R2值为0.381,比较两次回归模型中的Adj-R2值,可得出ΔAdj-R2值为0.010,且大于0。这说明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跨界搜索交互项的回归系数β值为0.113,且显著性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p<0.1),说明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之间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由此,假设3得到支持。

表5 调节效应分析(N=315)

图2 调节效应图

为了更直观清晰地呈现跨界搜索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绘制了有关调节效应图(见图2)。由图2可知,当跨界搜索取低和高水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时,从图中直线的斜率和陡峭程度可看出,对于高跨界搜索时,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的正向作用比低跨界搜索更为显著。换言之,跨界搜索水平越高,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的作用越会得到增强,即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由此,假设3进一步得到支持。

4.7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通过SPSS 25.0软件中的Process宏,进行5 000次抽样检测,置信区间设定为95%的情况下,按照均值上下浮动标准差将跨界搜索分为低、中、高3组水平,以此来分析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中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有关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战略变革前瞻性与跨界搜索的交互作用显著(β=0.298,p<0.001,置信区间[0.213,0.382]),且跨界搜索在处于低、中、高3组水平下时,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两者间的中介效应都为显著(在95%的置信区间条件下显示分别为[0.006,0.078]、[0.007,0.090]、[0.010,0.120]),置信区间均不含0,但是效应值大小不一,说明不同跨界搜索水平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即在高跨界搜索水平下的效应值最大,为0.059(标准误差为0.028);在低跨界搜索水平下的效应值最小,为0.035(标准误差为0.017)。综合上述数据分析,说明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会受到跨界搜索的影响,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即跨界搜索水平越高,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越强。由此,假设4得到支持。

表6 跨界搜索调节的中介检验(N=315)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视角,构建了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的理论模型,探索并检验了其中的作用路径和条件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战略变革前瞻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战略变革前瞻性越强,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②战略变革前瞻性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③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和动态能力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跨界搜索能力越强,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的作用力越大,且跨界搜索正向调节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①识别出企业创新绩效是战略变革前瞻性的重要结果变量。以往研究大都忽略了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创新绩效是战略变革前瞻性的重要结果变量。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战略变革和企业绩效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②识别出战略变革前瞻性作用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的链接效应。本研究则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引入动态能力并检验了其中介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具有重要的传导作用,战略变革前瞻性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能产生积累效应。有关研究结论拓展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了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③识别出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关系的条件因素。以往研究很少分析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间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则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识别并检验出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动态能力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拓展了战略变革前瞻性的应用情境研究。④识别出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跨界搜索引入理论模型,分析并检验出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即跨界搜索能够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该结论拓展了跨界搜索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深化了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边界条件研究。

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主要在于: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加强自身对战略变革前瞻性的认知,及时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市场机会,从战略决策层面获得企业发展机会与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鉴于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注重企业间知识互补程度和整合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积极参加本行业的信息交流等方式,发现新机遇,研判未来趋势,甄选适合本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案,制定适宜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而促使企业创新绩效不断提升。此外,由于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适时设立相关收集和处理政府信息的业务部门,快速分析并正确解读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并结合企业现有的经营情况和竞争态势分析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战略前瞻性。②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是当前竞争实力的来源和基础,但也可能成为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阻碍。鉴于此,企业要提高动态能力,利用其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的积累效应,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不断提升。即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认知,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具体而言,当企业现有的研发技术水平和市场趋势没有发生颠覆性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措施保护、完善和利用已有的核心能力,而不能盲目地将其随意改变。当企业确因发展需要,拟放弃某项原有核心能力时,应结合企业的近期与长远期利益进行全面评估,予以慎重决策。另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应成为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规划者、实施者,对获取新的核心能力的路径、方式进行具体规划,要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相结合,以实现快速和低成本地构建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此外,企业动态能力的建设离不开核心员工的培养,因此,要有意识地发现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符或相近的员工,培养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其与企业共同成长。③鉴于提高跨界搜索有助于战略变革前瞻性对动态能力作用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外部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提高对外部知识的跨界搜索能力,使得外部知识与企业内部知识融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例如,可在企业内部建立和丰富基础知识库,利用跨界搜索获取的异质性知识,不断扩展内部知识的多样性,以适应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从而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和提高效率,推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企业管理者也应在内部营造支持性氛围,为企业间的异质性知识交流提供绿色通道,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跨界搜索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6 研究局限和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虽然有关数据分析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同源方差问题。但考虑到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因此,未来研究可采用多时点的数据搜集方法,以便更好地厘清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②被试对象为广东省内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成员,虽然发放的问卷数量达到了学界普遍认同的标准,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和企业所有制的局限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未来研究可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进一步扩大样本的地域、企业所有制来源,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③仅通过动态能力探究了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以及仅从跨界搜索的视角揭示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的其他路径和条件因素,以更好地完善有关理论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前瞻性跨界变革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跨界设计
变革开始了
跨界通平台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跨界之道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