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2020-09-02谢爱明邹勤高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践

谢爱明 邹勤高

摘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发展性德育理念为指导,以一体化思维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实践行动德育体系,搭建学生品德发展的活动平台和社团平台,构建学生品德发展的“五模块四星级”的评价平台,为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提供了一种范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实践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而传统的学校德育存在工作内容空洞,不能将时代需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融合;德育实施不扎实,缺乏有效的工作平台;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不具体,方法单一等问题。运用行动德育理念,探索构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品德发展的,以“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在评价中提升”为指引的行动德育工作运行新模式,从而促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锡山中专”)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一、中职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支撑

学校德育直接关系到我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均强调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培养什么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人?”就是职业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行动德育模式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项目需要达成的研究目标

学校通过对中职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的实践项目研究,以构建新的德育运行模式为契机,以序列化中职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和倡导学生自主组建精品社团来优化发展中职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以构建中职学生“五模块四星级”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来引领学生品性成长,从而形成“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在评价中提升”为指引的行动德育工作运行新模式。

二、中职校“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体系的主要架构及实践

(一)以一体化思维来整体架构行动德育体系

进一步明晰中职校德育工作定位,首先必须对中职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质、认知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力量,进一步加强了对中职校学生的认识。

1.中职学生的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中职校所从事的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或5年,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中职学生的生理和认知能力特质。在江苏,中职学校招收的三年制中专和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7岁到22岁之间,是从未成年阶段走向成年人生的过渡时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逐步走向人生成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他们年龄所处阶段正是学知识,练技能,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同步发展,有利于他们系统地接受专业教育;但同时思想上的不成熟,对事物的审美水平与鉴别能力不全面,其性格和行为具体表现为独立意识增强,而道德自律意识有待提高。

3.中职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质。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小,且大多未能如愿进入普高学习,心理上有一定的落差;加之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更谈不上德育上的更多关注;同时,中职阶段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学生并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和挫败感。因此,学校在行动德育体系架构中,始终坚持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实施必须秉承“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来开展工作,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实施学生德育评价两个维度来激励引导学生品德行为发展。学校依托学生品德发展平台——活动平台、社团平台,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平台——评价平台这三个平台,整体架构“一体两翼三平台”行动德育运行体系。

(二)以序列化主题教育月活动搭建行动德育活动平台

德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促进学生品德水平的提高,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围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将学校德育活动进行整合,以12个主题活动月为载体,针对中职校学生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认知能力从依赖父母、老师到独立自主,有梯度、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德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行动德育工作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系列德育活动,使学生融入生动的道德和品质教育环境,以优化其品德、规范其德行。

学校设计和推动了一系列德育活动,设计具有亲和力的德育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树立起信心,同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行动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一条主线、两级管理、三个坚持”的思路,即以月系列主题活动为主线,形成校系两级合力抓落实,坚持激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客观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将德育活动进行整合、深化、升级,形成适合我校实际的行动德育体系。

(三)以创精品思路组建行动德育社团平台

学校鼓励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兴趣参与或创建各种社团,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扶持力度,倡导建立创新创业类社团,提供专门场所服务社团活动。学工处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成立了数据奥妙团、电脑组装社团、“新莺”合唱团、“神算子”财会技能社团等特色品牌社團,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精品社团。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学生在进入大学一年级阶段,各方面能力已进一步增强,学校就放手学生自建自管社团,并获得了良性发展。

社团搭台,活动育人,社团活动有了活动展示的平台,成员才会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更有助于精品社团的成长和壮大。

(四)以发展性德育评价理念构建中职校学生行动德育评价平台

学校积极引入发展性理念,探索实践了一套适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新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有形化、发展化、可量化。

学校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职业素养培育架构为“五模块”:校内课余模块、基础课堂模块、实习实训课堂模块、校外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模块和假期生活模块。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发展性德育理念,将职业素养培育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二级指标都从低他律要求到高素质自觉划分为四星等级。推出“德育积(学)分制”方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过程记载,使星级考评落在实处,引领学生全方面发展。构建了“学生主体+多要素协调+各评价工作主体适时、适度、分角色参与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评价新模式,将定性和定量评价融合,客观、公正、及时反映中职校学生全方位的德育表现。

学校实施新的德育模式以来,从中职校专业试点到覆盖全校,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点滴成功,克服人生成长的迷茫感和挫折感,树立信心;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塑造优良品德。学校“3—5年的求学与30—50年的发展”德育品牌项目获评2018年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创新项目、“建设精品社团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德育品牌项目获评2019年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创新项目。国家规划立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五模块四星级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荣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行动德育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供了借鉴。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