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名篇的价值与鉴赏研究

2020-08-18彭金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鉴赏

摘  要:中国文学名篇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我国各个行业实现创新、创造的源泉,能够满足新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文学作品的特点、中国文学名篇的欣赏价值和中国文学名篇鉴赏,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中国文学  名篇价值  鉴赏

现代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物质方面逐渐得到满足后,人们的精神越加匮乏,为此需要更多的优质精神食粮作为补充,中国文学历史名篇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其能够经历时间的侵蚀保留下来,证明其对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我国文学作品特点

中华民族的文字史大概为三千年,由此能够看出中华民族是一种拥有广泛审美情趣以及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我国文学历史中的文人学士以及民间文学作者通过特色性的汉语言文字创造出来海量的传世佳作与文学名篇。其中流传时间最久、传播范围最广,且最为丰富的便是诗词文赋,几乎是家传户习,对于我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把诗词文赋看作是我国最受欢迎的文艺形式,是我国现代化精神建设过程中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

现代文学艺术家主要把文学作品细分为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种类。尽管小说和戏剧等形式在我国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早,但是其成熟时间却比较晚,古代诗文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学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也是当之无愧的诗国文海,我国的诗文体制十分复杂,为举世少有。总而言之,我国诗文体制大致可以分成四种形式,分别是诗、词、文、赋,传统诗词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和音乐契合。和外国的诗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骈文与辞赋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章形式。

二、中国文学名篇的欣赏价值

(一)人们的精神食粮

在人丰富多彩的一生中具有多种层面的需求,文明人除了必备的物质需求之外,同时对于各种高层次精神方面也具有极大的需求。健康完善的人都是爱美的,并积极追求感情方面的满足与心灵层面的充实。但因为物质、机会和时空等因素的限制,使生活提供给人们的满足与美感都具有易逝性、限制性特点,带有一定的缺憾,即便所有方面都得以如愿的幸福者,除了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外,还存在相应的精神空间急需补充。为此人们开始不断寻求精神方面的补偿物质与营养品。文学艺术作品正是一种补偿物和营养品,是不断充实精神世界的高级食粮,人们在成功创造后,会浸身于胜利的喜悦当中;得偿所愿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时,会沉浸于温馨的爱情当中;在他乡遇到曾经的朋友后,便会受到温暖友情的熏染;当身处于奇妙的风景和名山胜水当中,会被绝妙的景色所吸引;而在遇到令人愤怒的人和物,便会含愤扼腕;见到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会潸然泪下。

在经历过这种情感波澜以及心理体验之后,便会在脑海当中积累下多种情感信号。针对名篇名画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会激发出内心相似的感受和体验,得到精神上的富足。人们不会满足于现实情感体验,同时还向往追求艺术文学,不仅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感体验并非永久长存的,而是因为艺术文学所形成的美感享受更加鲜明、典型和普遍。我们在阅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人描绘出来的多彩内容,体验到不同人生经历,观察多样的生活图景。被各种奇思妙想和宏伟奇观所吸引,体会到多种情绪所产生的冲击,扩展心胸视野,陶冶情操,在享受精神艺术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情操美和心灵美。

(二)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艺术宝库

我国经典文学名篇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宝库,不管在哪种专业当中,想要培养出专长的学生,便需要熟悉我国的文明发展历史,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熟悉民族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相关素养的养成都依托于我国的文学名篇。我国历史中的文人学者如璀璨明星,其将文学创作当作不朽之盛事和经国大业,追求具有冲击性和震撼力的艺术效果。同时这些佳作还十分重视艺术表达,在技法革新、锤炼字句、谋篇布局、构思立意等方面积累了各种经验,并流传着各种文学佳话,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素材。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形成深厚的文化基础。培育相关文化根底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各种文学名篇中进行探索挖掘即可,不但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同时还可以体会这种艺术美的内涵[1]

(三)作品通過群众欣赏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文学创作的目标是出于欣赏的目的,只有在广大读者的理解消化和审美感受中,才可以实现其基础价值。在欣赏相关古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专家在一旁帮助进行评价和阐释,经过鉴赏审美这一环节后,才可以全面体现出作品中蕴藏的美感。想要鉴赏好古典文学作品,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并熟悉各种古代知识和系统专业技能[2]

三、中国文学名篇鉴赏

(一)汉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的基础表达手段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诗词文赋等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汉语言文字作为主要的表达手段而诞生的艺术珍品。汉字主要是以单文独义为主,每个字都有其自己的读音,音调还讲究阴阳四声。在上述几种特点的基础上,传统诗文作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一种参差和追求齐整的建筑美感,注重节奏和音律的乐感美。同时也相继诞生和音乐融合的诗型以及骈散结合的多样文体形式。讽诵绩在宫商,临文能归字形。这句话的含义是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可以使人们的听觉得到享受,观看的过程中还能够享受到视觉美,拥有一种参差错落和均匀对称的建筑美,不但可以从骈文和诗词歌赋相关体式句型中体现出来,同时从整个散文中也能够突显出一种奇偶错综的特点,融入了各种骈句和俪体。比如刘勰提出的造化赋形,肢体必双。自然成对、高下相须,也是立足于汉字特征层面明确其形成对偶形式的必然性。我国的声诗,包括曲、词、乐府、三百等本属于协乐文学,注重一种音乐美。在不合乐的徒诗中,也沿用了汉语言特定的音调特征,并形成一种抑扬顿挫、平仄交错的节奏和律动。比如铭与赋都是在诗文两者之间的韵文,通常需要进行押韵,尽管骈文无需押韵,但其中的俪句也十分重视声调的和谐性,注重平仄交互。即便是纯粹的散文模式,古代人也习惯于通过对句式长短逆顺与虚词等进行组合配置,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语调,突出声情气韵的独特性。由此可以看出,听觉刺激的音乐美与视觉刺激的建筑美,是汉语言文字所构成的诗词文赋的共同形式美。

(二)古代作家用词和思维习惯所形成的写作传统

因为古代文学作家独特的语辞采撷喜好以及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应用事典和语典故和诗文重视造景与写景的写作传统,触景生情后便形成了诗,创作词的秘诀便是情景交融,由此能够看出在表达诗请文思的过程中都无法脱离现实环境和物景。即便不是专门描写景色的,但模山范水相关笔墨依然不可或缺,作者内心情思的触动无法脱离于宇宙万物,至于喜欢欣赏自然山川也是我国古代审美意识的主要趋向。兼具诗画一律的传统画艺、文艺观念与诗文创作的互相渗透,使部分诗文作品具备一种浓厚的画意美。因为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言是互相分离的,相关文人学士,在浩瀚的典籍以及深厚文化的渲染下,对于各种掌故十分熟悉,且博闻强记,拥有海量文学词汇积累,每次动手创作,都会引经据典,采摘诗骚文集,在前代典故以及辞海的基础上,或自主作辞,或点铁成金,承传流风,随着时代发展,文辞创作日新月异,典故联翩、辞彩缤纷,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后世诗文语体的博美古雅[3]

(三)作品独具民族风格

古代作家通常会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对现代多样的人生感受和社会生活进行多角度的深刻描绘,包括宇宙内的所有奥秘以及宇宙外的森罗万象等都是文人创作的对象,承受着文人睿智敏感的审美关照。所以我国古代诗文中所呈现出出来的情感意向、思想内涵以及精神世界等具有一种多样性特点。其中不但涵盖了我国劳动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有对于邪恶势力的反抗与斗争;有仁人志士救国济世的丹诚,和誓死不从的正直气节;有哲人涵盖万物的胸襟和遑遑求索的忧思;有清流贤达反对庸俗和势力的光明磊落,以及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有人们对于自然的陶醉、对高尚道德的仰慕、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对宇宙的探究、对幸福的憧憬、对爱情的歌赞、对友情的眷恋、对灾厄的诅咒,对失去的徘徊、对所求者的神思梦往。比如《过零丁洋》便是宋代将领文天祥所作,整诗表达出一种慷慨激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以及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集中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以及人生历程中的所有情感波澜都在我国的诗文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古代诗文能够跨越数个时代,即便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总之,作品需要阅读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人们也可以通过阅读中国经典名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文学名篇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证明其自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中拥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内涵,由此也为文学鉴赏提供了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建生.古典诗词名篇如何讲出深意——以柳永《望海潮》为例[J].名作欣赏,2019(36):9-11.

[2]梁艷敏.襄阳文学名篇及遗迹研究——以《三国演义》及“马跃檀溪”遗迹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1-3.

[3]熊志敏.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及教学方法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J].新闻与写作,2016(12):128.

作者简介

彭金梅(1975—),女,苗族,籍贯:湖南怀化沅陵,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教学。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鉴赏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西方读者“走进来”
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