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2020-08-07利翠群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校联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利翠群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更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家庭和学校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占据的角色,以及儿童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家校联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通过政策支撑和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形成一个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生;家校联动

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使社会发展更加积极健康,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心理学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可是得到的结果却不乐观。为了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教育部门下发了大量文件指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心理课程,并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目前该问题已经改善了很多。心理教育已经在我国普及并发展,但是很多学校都是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几乎没有学校与家庭联动的辅导方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人口都进城务工,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孩子与家长长期分离,农村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具有时代性和共同性,所以,运用学校和家庭联动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農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对外交流的时候会存在社交障碍,待人接物的时候可能会缺乏礼貌,比如不会微笑着向别人打招呼,会让人觉得很冷漠;还有的小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表现为自卑或者自负,这对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很多小学生不会进行自我调节,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容易否定自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会出现焦虑的行为,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攻击行为,还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找不到正确宣泄的途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自身、家庭、社会和学校是农村小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很多儿童都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成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而且长辈对孩子很多时候过于溺爱,教育方式也比较传统,这些都容易引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的小学师资短缺,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都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兼任的,不够专业,因此农村小学开展心理教学更加困难。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且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对心理健康没有正确的认识,心理辅导机构设备缺失,这些都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家庭与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分析及联动优势

(一)家庭与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小学生一天中平均有8个小时的时间在学校,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方面比家长更加专业,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成长期的小学生没有和同龄人一起生活过,没有增强团队意识和自我认知的途径,良好的同龄人交往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影响,很多研究发现,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孩子通常都很活泼自信,敢于表达自己,但是如果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会比较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而且面对挫折时抗压能力较差,心理波动会比较大,因此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家校联动的优势分析

“家校联动”是为了使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支持和协调进行教育活动,家长和学校的目标保持一致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家长和学校在教育方式上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作为专职教育机构,学校给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场地,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普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沟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家长和教师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里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对学生有更加客观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和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家长对教师工作方面有哪些意见,根据意见不断地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三、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合作与监督

我国现已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但是对于家校联动机制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者文件,并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考核中,应该加强对农村中较弱势的家庭进行保护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考核范围内,对于家校合作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确保家校合作在进行过程中有制度保障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强不同学校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聘请相关领域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或者指导工作,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二)构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动合作的教育网络

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因此,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构建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联动的教育网络,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和小学生进行交流,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加强自我意识,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向好发展。学校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家庭信息,如父母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与家长交换孩子的日常表现和问题等,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将相关教育普及给家长。家长在对待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孩子日常情绪的变化,耐心地和孩子讨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疑惑。只有利用联动的教育网络并且结合现代科技,才能不断地发挥家校联动教育模式的优势,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班级管理民主化

怎样促进家校联动教学模式的发展,怎样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难题。经过实践发现,可以组建家长委员会,使其成为家校联动教育模式下的沟通桥梁,运用民主管理的方式共同对家校联动教学模式进行管理。在热心且有一定能力的家长中选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按照不同的年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并在每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改选。让家长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家长委员会可以根据班级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家长们可以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四)建立学生心理评估反饋系统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有效依据就是心理评估反馈,学校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由班主任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制定心理评估反馈报告,并记录成册,按照学期进行装订。以此类推还可以给家长制定心理健康登记档案,由家长负责填写并每学年交到学校,由学校的心理教师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制作一款手机软件,由教师和家长共同注册并记录学生状态,这样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五)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关键的,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到学校工作,比如在进行教师职称评定时对于心理辅导教师有一点倾斜政策等,或者呼吁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心理教师队伍。另外,要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或者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小学教师在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理论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也应该出台相关考评制度,对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且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自身心理状态良好的前提下,正确全面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束语

对儿童来说,小学是他们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各方面发展都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发展家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出台系列制度或者法律规定,使家校联动过程中有明确的制度保障。要注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教育网络,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在不断实践中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是家校联动的基础,对于家校联动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开拓家长工作的新模式,使家校合作能够更加高效,达到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俊红.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12).

[2]劳承辉.乡镇小学有效开展家校联动的方法与途径[J].教书育人,2018(5).

[3]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5).

[4]张建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家校联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