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树立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0-08-07徐依青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

徐依青

摘 要:自教材改版后,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在生活中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其中,规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好地树立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通过研究教材、课堂实践、反思总结,让学生去感知规则、反思规则、践行规则。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法治教育

一、理性认识

笔者在进行实践探究之前,为了能够更好地找准方向,对我校低段任课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规则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目标并没有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而改变

虽然现在已经将原先的品德与生活改成了现在的道德与法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本学科处于所谓的“副课”位置,教师根本没有花时间去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目标,依然沿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很少或者从不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将法治教育定位太高,不接地气

在与本校教师的谈话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已经注意到课程目标的改变,也明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师的意识中,法治教育更偏向于法律法规,在教学过程中也总是将法治目标定位太高,不接地气,忽略了低段学生难以对法治有深入的认识这一问题。

(三)教学手段太过单一,规则教育流于表面

在教研组活动中,笔者对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在规则教育方面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注重说教而忽视实践,注重课内而忽视课外,注重当下而忽视长远。因此,规则教育流于表面,规则意识无法根植学生内心。

二、实践探究

(一)潜移默化,感知身边规则

1.以游戏体验来发现规则

游戏活动是一种有效理解规则重要性的活动载体。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并且在游戏开始时提醒学生:要游戏首先要了解并遵守规则,否则就不能顺利进行。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树立总结反思的意识,引导学生回忆游戏过程,让学生说说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发现身边的规则,进一步让学生充分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如在一上第6课中,在教学“铃声告诉我”这一板块时,我通过“听一听”的游戏,让学生猜一猜不同铃声的不同涵义。当然,在游戏开始前,我在屏幕上呈现游戏规则,指名学生朗读,在明确规则后进行游戏。果然,游戏之中有学生存在抢答、互相提醒等违反规则的行为,一轮游戏结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指出同学没有遵守规则的行为,这正是进行规则教育的好时机,从而过渡到学习校园生活中的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

2.以小组合作来渗透规则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或者合作完成任务。当学生合作结束时,可以进行一个小采访:任务进行困难或者顺利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就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可以渗透规则教育。

如在教学一下第16课《大家一起来》时,当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后,我设计了一个“解救小球”的小游戏。游戏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四个小球拉出瓶子外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规则与方法指导,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最后,我以采访的形式,向用时最短的小组提出了问题:你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将小球全部拉出瓶子外?当然,重点肯定在于有序的分工合作,所有人都能按照规则来,所以事半功倍。在整个环节中,我没有多余的指导,一切对于规则的体悟都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然形成。

3.以绘本教学来总结规则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绘本故事。绘本的运用,教师可以放在课堂开头,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续讲故事,发散思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短剧演出,加深理解,总结生活经验,树立规则意识。

如,在教学一下第4课《不做“小马虎”》时,有一篇《小马虎添麻烦》的绘本故事。在上课伊始,我就将这个马虎的小朋友介绍给学生,给学生讲了他由于马虎忘记带作业,要上班的爸爸送来学校里的故事。这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在讲述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从而导入本课的第一环节“生活中的‘小马虎”。经过绘本的铺垫,学生的回答非常激烈,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事都能够罗列出来。

(二)层层递进,学习生活规则

1.关注留白,讨论规则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小主持人的留白出现频率较高。留白使教材不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更是引导学生去跟教材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表达个体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如一上第4课关于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教材中列举了一系列不安全的做法,最后由小主持人提出“怎样才安全呢?”我在教学时就通过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对交通规则再次回忆并巩固,从而深刻地理解道路安全规则。

2.学习微课,辨析规则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微课展示一个简单的场景,让学生找找其中违反规则的行为或者让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地方需要规则,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理解运用规则,使用规则去辨析他人的行为,从而增强自身的规则意识。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运用微课的形式重现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去辨析。如在教学一上第9课《玩得真開心》中,我制作了一个微课,其讲述了四个学生玩耍的小故事,并辅之以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去辨析微课中的学生做法对不对。我们班的学生都讲得头头是道,不仅能够辨析对错,还能给出充分的理由,从课堂效果来看,其比老师一味地灌输要有用得多,并且微课形式新颖,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规则意识就在这样的微课中得以巩固。

3.情景模拟,实践规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于空间限制,规则教育又涉及很广,因此情景模拟就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逼真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运用自己学到的规则,促使学生用所学到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体验规则所带来的秩序感。

如在教学一上第4课《上学路上》时,通过回忆、辨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学生对交通规则已经非常了解。但也仅仅局限于知识上的获得。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游戏,有交警、路人、司机等,我们的教室被设计成了大马路,人人都在马路上走,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将前面所学的知识一一运用到情景中,通过体验来内化规则。

4.儿歌总结,内化规则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的又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儿歌的数量。儿歌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更加符合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的“伙伴”真不少,

它们都是我的宝。

各就各位不乱跑,

每到用时才好找。

用完它们送回家,

有空也给洗个澡。

这首儿歌出现在一下第11课的教材中。在让学生了解了整理的重要性后,教授其整理的方法,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因此,在本课的最后,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以及全班拍手诵读等,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中,逐步达成课堂目标。

(三)实践拓展,落实规则

1.结合学校生活,强化行为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通常都兼任班主任一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结合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来对学生的规则教育展开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

如在升旗仪式的时候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之心,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普及加深对国家、国旗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知识,潜移默化地学习规则。又如能在日常教育中多多运用规则儿歌,让学生能够做到“规则不离口,规则不离心”,使他们意识到规则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工具,其能指导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2.开展教学评价,强化意识

在课堂之后,我们还需要一个持续性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手段来督促学生继续实践规则,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依据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回顾我的教学过程,在规则强化训练中我引入了“集赞活动”。每个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书本第一页都贴有一张《今天我做到了吗?》的表格(下表),这张表格我是按照学生一天在校安排来设计的,并且在表格的最后还留了一列空格,其是对临时活动的一个留白,如果当天我们参与了一些学校或者班级举办的临时活动,也会对学生在活动时的表现做一个评价。在每天的放学前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有一个评价,每一周都会有一次同学互评和老师评价,做得好用“★”表示,做得不错用“▲”表示,还需努力用“●”表示。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兑换时间,学生可以用“★”来换取大拇指,并将自己的大拇指贴在班级“力争上游”表格中。

3.促进家校联动,言传身教

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完全形成的,由于学生缺乏坚定的意志,对一些规则也很难长期坚持去遵守。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保持规则的统一性并且对家庭规则教育的要点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家长“言传身教”,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未来展望

当然,由于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对于教师来说还存在着很多未知和没有深刻挖掘的内容,法治教育又是其中非常深刻的内容。低段学生的规则教育还是需要具体教材具体分析,规则教育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这样法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会积极探索,希望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规则教育方法,将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这一载体更好地去树立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韩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8(13):121.

[2]庄丽敏.规则意识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課堂中的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6):31-33.

[3]张小溪.四环节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形成:浅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8(12):70.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