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区的抗争:论土地革命时期的岳西地方暴动

2020-07-13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岳西岳西县潜山

殷 朗

(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区领导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大别山区的岳西地区,在全国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也爆发了多次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岳西的地方暴动,是安庆岳西地区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反对地主劣绅和新旧军阀统治的武装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界目前对岳西的地方暴动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多是对单独的某次暴动进行一个普及性的叙述,附带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地方背景,如郭煜中的《一九三○年二月皖西请水寨起义》[1],钱子华的《岳西茶叶的红色记忆:头陀河暴动》[2],但缺乏整体性深入性的研究。仅岳西这一小地区数年之内就发生了5次暴动,因此对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深入研究十分有必要。这既能深化党史和革命史研究,又能弘扬岳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本文主要就岳西地方暴动的特点、爆发原因、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作一探讨。

一、岳西的地方暴动及其特点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东南腹地,安徽省西南边陲,北与六安市霍山县交界,西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岳西县在历史上分属于4县,大别山主脉延伸境内的多丛山脉以北为霍山县、舒城县,以南为潜山县、太湖县。民国二十五(1936)年元月,划霍、舒、潜、太四县交界边境设立新县,因区域“适居潜岳之西”,故称岳西县。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处在历史的分叉路口。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大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并把“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规定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3](P38)。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抉择使得全党在严重的革命危机下重拾了信心,重新燃起了同反动势力斗争的激情,为挽救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八七会议之后,全国各地暴动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自此兴起。安徽省临委也马上传达和贯彻了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确定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整顿、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工人、农民运动,进行武装斗争”[4](P1)。

单单就岳西这一小地区,有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暴动就有5次之多,根据笔者资料查阅得到岳西地方暴动的情况如表1所示。

从该表可见,从1928年到1930年间,岳西地区发生了大大小小的5次暴动,这5次暴动的爆发地点分布于岳西境内不同方位的黄尾、河图、响肠等多个乡镇。岳西的地方暴动不是集中于其境内的某一小块地方,而是呈现出一种分散型的特征,其影响范围涵盖到岳西之外的潜山、舒城、霍山各县以及湖北的英山县。小小一个县的区域就发生了5次暴动,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其中,请水寨暴动还是土地革命时期4大农民武装起义之一。所以,暴动次数较多是土地革命时期岳西地方暴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表1 土地革命时期的岳西地方暴动

资料来源:岳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岳西县志》,黄山书社,1996年3月版;中共岳西县凉亭乡委员会编:《凉亭乡革命斗争史资料1930—1950年》,1986年9月版。

岳西地方暴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成立红军。在岳西的几次暴动中,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有乐道乡苏维埃政府、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南乡四区第二苏维埃政府和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是安庆地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和大别山区建立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之一,成立于1930年5月3日。该政权成立以后,在政权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施行了一些改革,并开始着手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随着请水寨起义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2师,是有正式番号的中国工农红军。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创立,是暴动成果的直接转化,并给人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极大地鼓舞了岳西人民的斗志,促进了岳西的革命斗争。

二、岳西地方暴动频发的原因

为什么小小的岳西地区数年间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动,这是由多方面的社会原因造成的。

一是自然灾害和地主的剥削压榨带来的生存压力,导致岳西人民生活艰难,深山里的穷苦人民无不盼望革命风暴的到来。岳西是山区,境内冈峦起伏,千壑争锋,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七十六。多山也就势必地少,而且土地贫瘠,生产条件非常恶劣。农民生活压力本身就很大,再加上境内时有自然灾害发生,农民生活极为贫困。1927年至1929年,皖西地区安庆各县连年遭受了虫、水、旱灾,大片土地荒废,庄稼颗粒无收。1930年元月,农历年关在即,该年岳西因遭虫、旱等灾害,民间稻谷奇缺,穷困农民根本无法生存。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民国政府,其统治都十分黑暗。岳西地区的农民要交盐税、米税、柴税、人口税、团防捐等大量的苛捐杂税。绝大部分土地和田产都被地主、富农和族长占有,他们对佃民收取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的地租,进行着残酷的压迫剥削。岳西地区自古以来素产茶叶,“每年茶叶上市,地主劣绅勾结外埠奸商到处开茶行,垄断市场,巧取豪夺。他们采取降级压价、索息逼债、苛征茶课(东八佃二的茶租)等残酷手段剥削农民”[5](P134)。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岳西共产党号召农民团结起来一起同地主进行斗争,抢夺粮食。俗话说“官逼民反”,岳西穷苦农民受的压迫太深,生活痛苦悲惨至极。他们要求打地主分土地的心情十分迫切,并且易于接受革命理论。只要共产党一号召,农民就会揭竿而起。在当时,岳西人民知道只有造反才是唯一的出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启蒙和领导下,迅速走上了革命的光明之路。

二是国民党政府在岳西地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无法覆盖到农村的边边角角,发动暴动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也正是因为岳西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国民党的统治在很多地方都无法插入到最深处。为什么要设立岳西一县?据岳西县志记载:“国民党当局深感这两省五县交界之地鞭长莫及,难以统治,遂于25年拨划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边区设立新县治”[6](P2)。通过国民党设置岳西县的原因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岳西地区的国民党统治势力并不强大,这也为暴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虽然岳西是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角落,但是处于“省会肘腋之下”,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岳西是大别山区最险峻的地区之一,其境内高峰密布,交通闭塞,自古以来就是卧虎藏龙,兵家必争之地。自宋朝末年开始,岳西就是农民斗争的根据地,农民起义军首领如张德兴、张献忠、陈玉成等部都曾在岳西停扎驻军,请水寨就是太平天国时期农民军啸聚山林的遗址之一。此外,岳西的司空山、飞旗、白云和桃园等地也都是遗留至今的古寨址。岳西地区敌人统治势力的薄弱是发动暴动的重要考虑因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也促使岳西的暴动在战略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和重视。

三是中共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农民运动的不断兴起,以及军事力量的加强,这也是发动暴动斗争的基本条件。早在1926年,在进步青年余大化等人的组织下,就成立了国民党(左派)潜山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并建立了区乡一级农会。1927年,潜山特支成立,并组织成立了“潜山县农民协会”,发展会员500余人,同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28年3月,在中共安徽省临委和安庆地委的指示下,中共潜山县委正式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有4个区委、9个特支、21个支部、党员有143人。潜山县委成立后,派出大量党员积极深入农村,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向农民传播革命理论,对他们进行红色教育。党组织的不断扩大给暴动提供了骨干力量,农会等群众组织的发展壮大,为暴动提供了生力军。潜山地区的星星之火在党的推动和人民的团结努力之下已经燃成燎原之势。当时,潜山地区的军事状况有所好转,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已经有各种枪械和一些土炮,并且还有自制的小型炸弹。上级党组织也一直强调潜山县委要发动群众进行斗争,安徽省临委指示“利用群众目前切身的痛苦及一切阶级的冲突,领导他们起来斗争”[7](P99)。发动武装起义对当时潜山的党组织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些基本条件都已经达成后,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三、岳西地方暴动的失败原因

岳西的5次地方暴动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最终还是被镇压下来,没有取得大的关键性的战果。岳西地方暴动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其失败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时期,当时中共的主要领导人李立三对中国的革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错误主张,盲目自信,过分激进。“立三路线”也影响到了岳西地区的党政军部门,他们为了配合全国的行动,盲目与敌军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战斗,并且在战略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损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二是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过于强大。当时整个中国还是主要由国民党政府把持,岳西地区也不例外。岳西的地方暴动发生后,由于其地理位置关键,引起了国民党当居的惶恐,国民党政府急忙调大军对其进行压制,在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和优良的装备面前,遂告于失败。

三是党组织涣散及搭配存在问题。当时为了扩大势力,岳西地区的农会政权吸纳了不少土匪刀会组织,他们有着严重的私心,出现了不听指挥等情况,这也必然导致组织上的散漫。另外,党组织中工农分子过少而知识分子过多,有些知识分子处于零乱的孤立状态,且他们习惯上不注意深入到工农中去,而是只注意开代表大会,不够负责任。

四是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虽然当时岳西的暴动都产生了一些革命武装,但力量都很小,难当大任。虽然也有一些暴动起义人数较多,但数量不等于质量。暴动的指挥者均缺乏军事和政治经验,参加者也大都没有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这也就导致没有一支数量质量并存的红军队伍,进而难以乘胜追击和保护新生的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

四、岳西地方暴动的历史意义

岳西地方暴动是安庆岳西地区党组织深入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通过武力依靠农民来反抗国民党当局黑暗统治的历史壮举。这些暴动虽然在敌人的镇压下最终失败,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具有重大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岳西地方暴动是对国民党政府在皖西南地区统治的一个重大打击,对全国的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岳西地区是国民党当局统治较为脆弱的地区,岳西的暴动引发了安庆乃至皖西南地区的一系列暴动,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恐慌,动摇了国民党当局在皖西的统治。其引发的国民党对岳西地区的围剿,客观上也帮助牵制了部分国民党军队,支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

二是岳西地方暴动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建立和发展了党组织,吸收了大批党员。此外还建立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为岳西县的革命斗争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在随后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高敬亭能够率领红二十八军并以鹞落坪为中心创立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岳西为其大本营的一部分,并建立皖西根据地与此都有直接关系。

三是岳西地方暴动把革命的火种洒向了大江南北,鼓舞了全国的革命斗争,是中共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鄂豫皖和皖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结语

岳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和许多革命英烈的故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并逐步接受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熏陶,带领岳西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坚固的不死长城。岳西的土地是革命先烈染红的土地,也是值得骄傲的土地。

作为革命老区,岳西发生了太多革命故事,也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址,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土地革命时期的岳西地方暴动进行研究,有利于弘扬岳西地区的红色文化,打造岳西的红色名片。岳西政府和人民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成果转化。科学规划,积极筹划有关暴动遗址的修复,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力;挖掘史料,继续进行历史研究,提升红色旅游感染力;整合资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史培训基地,提升红色旅游竞争力。大力宣传推介,把岳西打造成红色旅游的胜地。

猜你喜欢

岳西岳西县潜山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岳西黑猪与北京黑猪和巴克夏猪的杂交效果分析
摘柿子
检验扶贫成绩要靠百姓口碑
推动岳西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探究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烟雨潜山
岳西炒青记
岳西县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