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魅力

2020-06-30游帅

美术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面孔风景变化

面孔是区分人物讯息的载体,办公楼里的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在一秒的时间捕捉到人物的讯息,是因为面孔有不同的特点。人类五官、脸型的差异,只有毫厘之分,是因精准的科学测量仪器而识别出了差异,这是机器的能力。人物肖像画家区分面孔差异的能力不亚于机器,它是一种高度的概括,甚至夸张,都能刻画入神,面孔的差异也正是人物画家为之着迷的地方。风景也具有面孔,虽然同是山峦、植被、磚房等这些类似的“五官”,但不同地域的风景面孔是不一样的,在风景画家看来,安静地躺在土地上的景致,有血有肉。

景致的面孔源于地域的影响。基础地理常识告诉我们:不同地域特点是受到纬度、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制衡,它是风景中最直观的显现。柯罗和高更都知道,温润的枫丹白露森林和炎热的塔希提岛该如何表现,西方的风景画家和中国的风景画家也都知道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天空该是什么样子。中国东北的赵开坤、西北的段正渠、南方的张冬峰,更知道怎样处理各自地域的山川植被。我相信他们首先是忠于自己观看到的地域特点,即便各自风格手法大不相同,也是由于反复观察后总结出的油然而生的那几块颜色和几抹着笔,同样是一种高度的概括。

景致的不同面孔体现了地域魅力,它是我风景写生中最想要表现的地方,正如肖像画家需要捕捉人物面孔的特质一样。在广西生活近十年,看惯了这里的丘陵、水塘,再回到我的家乡湖南,又是一种不同的气质。它是湘北洞庭湖冲积平原,一马平川,四季分明,冬天是灰冷的,地上的绿总是笼罩着一层浅紫,枯萎的水杉树笔直地杵在平原上,堤坝旁的房子砌得整齐,只有蜿蜒的河滩和舟船荡下的波纹,才能打破一下方正的景致。以往,我不喜欢观看这个熟悉的地方,觉得它太平了,平得了无生趣,但近些年走出家乡,观看的经验变得丰富了,景致的面孔有了对比,就慢慢发现了它有另一种清爽的美。回过头来再看广西,它的绿是浓郁的。亚热带气候所带给这块土地的风貌,是湿润的、有起伏的、蔓延的。由于光照、温度和水分充足,四季如春,植被不需参天,大量的时间都在长叶,它向四周蔓延,压过枝头,密密麻麻,淹没了树干,呈团状。再辅以延绵的坡岭,碧绿的水塘,和垂尾的芭蕉与竹林,非常入画。观看近十年,它乡成了故乡,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看熟了,也能敏感地区分桂林的独秀、红水河的鬼魅、邕江的绵延,即便同在南宁郊外,也乐于寻找邕宁、忠良、那马、黎塘等地的不同面孔。

由于工作原因,现在大部分时间在上海,观看的经验又有了变化。虽然它与我家乡同纬度,气候接近,也都位于长江的冲积平原,河网密布,但这里的农村受都市侵袭的痕迹比较重,同样的沟渠方田,同样砌得整齐的房子和笔直的水杉,在我看来,这里的“平”有工业的味道,这里的田地,比家乡的更年轻。而且,吴淞江岸的绿显然没有邕江岸的浓郁和密集,弄堂里红砖房的红却比南宁城郊的红砖房要更加强烈。这就是地域的魅力,它不一定是丘陵与平原、西北与江南这么突然,它是在一定场域内的微妙变化,可以激发艺术家最深层的敏感。它无法用娴熟的调色和画面处理手段来区分,它是浑然天成的,是面孔的气质,终归源于观看。相机难以捕捉出其中的微妙,而只有敏感地观看才能整体地概括出来。画家若是对景致的面孔无动于衷,我想便失去了风景写生的最大乐趣。

五官在面孔的维度产生变化,形成了容易识别的人脸,你量化不了到底是眼距增宽了几毫米还是庭距缩短了?或者说是肤色降低了几度?但总能分得清张三李四。景致在地域维度的变化,表象上有丘陵、平原的区分,但呈现在巴掌大的手机屏幕里,或者一米见方的画布上,地平线的变化、色调的变化、建筑的外形、树木的长势,也如同五官的微妙变化而难以理性衡量。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走的是同样的马路,泥巴也就是这个颜色,植被还是那样长着,但你总觉得是在异地,这种奇妙的感觉是风景绘画里最精髓的地方。

平日里自驾写生采风,穿梭在乡间公路,车速放慢,目光扫视着远处的景致,自带滤镜系统的眼睛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构图习惯,扫视而过,入画之景将在神经系统里发出提醒:观察后视镜、打转向、靠边停车、熄火、拉手刹、开双闪、下车,一气呵成,常年的习惯比驾校教练还熟悉。在踩点处来回踱步,点一支烟,偏偏脑袋,组织着水塘、山岭和竹林之间的关系,考虑几分,记下位置,又前往下一处。这是一趟寻宝之旅,害怕错过层叠的砖房,也害怕错过碧绿的河岸,希望下一个转弯能遇见蕉林,希望翻过这个坡岭能出现旷野,走走停停,纠结难断,最后还是回到初选的地方。正是由于地域变化的魅力,风景写生中找景的环节是很过瘾的,我很在意观感的激动与否,它是我绘画的原动力。

纽约艺评家罗伯特·修斯提到过一个观点:艺术家是看人的引擎。这也可适用于风景画家,艺术家是看景的引擎。观看有那么重要吗?经验、思想难道不重要一点吗?我想当代观念艺术、装置实验艺术以及很多“赋意”的架上艺术不这么认为,绘画语境的表达还有多种途径,可以是宏大的叙事,可以是内心的联想,还可以是形式语言的提炼,“观看”只是最基础的技能。景致的不同面孔,不通过观看,以一种记忆的方式也可以呈现在画布上,可以用意向的、表现的、抽象的语言来概括,这样看来似乎更高级,有深度。而且,景致的变化也会根据天气和光线产生变化,户外写生经常遇到中午与傍晚的色调完全不一样。我们如何能抓准景致的气质,我的选择是把精力投入到地域“长相”的发掘上,通过观看,它可以无限延伸的。我给大一初习油画的学生上风景写生课,带他们去看柳树的姿势,看冬日草地的灰冷,冰冷湖水的幽黑,最后发现出来的作品是那么的纯真,没有成熟的技巧,也没有奇特的想法,只是忠于观看,画面却是非常鲜活的。儿童画也有此特质,小孩除了观看,几乎没有其他绘画技能,但那份天真的拙趣,成熟画者只能叹服。20世纪初的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在他的作品《雨》中,如实地记录了一场从坠落到停歇的雨水之旅,虽然没有叙事和表意的迹象,却给观者带来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与解说。我们在不断地观看中,历练出了敏锐的眼光,也是受恩于自然馈赠的大礼。

这份大礼就是地域的魅力,景致的不同面孔,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绘画冲动和表达欲望,至于个人的艺术风格和修养,都是受益于这份大礼。自然给我提供了画不完的“模特”,告诉我:我就在这儿呢,你画吧。在这个无穷尽的变化中,虽然会抓不准“长相”,也有可能流于形式,但将会是我一直乐于追寻的方向。

游帅

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201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印象表现工作室,2014年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张冬峰工作室,现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多个国家级展览。曾获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立项。作品曾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铜奖等。作品曾发表在《中国油画》《中国油画家》《美术界》等刊物。

猜你喜欢

面孔风景变化
本期面孔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这五年的变化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