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难题与改进

2020-06-21王惠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课程改革

王惠清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可以更好地了解、发现、拓宽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跟社会更好地衔接。但是,目前我国学校内部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不统一、评价指标分解与合成不统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缺失、功利主义盛行、评价工作细致繁琐,等等。这些问题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得不到预期效果。对此,应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力度,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创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调整高考录取方式,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信度  生涯规划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其初始目的是发现并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之外的其他能力,包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21世纪初期,我国教育部门就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把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围拓宽到初中学校。其后,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意见,由此可以看出,綜合素质评价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1]。虽然我国已经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方向,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还存在较大误区,对此,我们要进一步细化实施素质评价的相关制度、规定,提高素质测评的可操作性,形成公正、客观、科学、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历史定位

1.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定位

目前,我国基于传统教育思想,对综合素质评价认识有一定误区,即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以分计数的评估,把学生划分为相应的等级[2]。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导致综合素质的实施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真正价值。教育部曾经就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相关意见,其中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即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培养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传统测试,更偏向于对学生发展数据的记录,其目的不是为了划分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未来发展作规划。所以,笔者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相对于评价,更靠近观察。这种评价过程是对学生的尊重、肯定及发展期望,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因此会有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

2.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诉求

目前,我国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主要阵地是高中学校。但是,通过对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调研,笔者发现大部分高中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是消极的,形式化现象严重。通过与学校领导者进行访谈发现,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数不作考量,这是高中学校“消极怠工”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完全按考试成绩为招生标准的大环境下,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自然不会花费力气来实施“没有价值”的综合素质评价[3]。由此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要想实现预期价值,有两个方面诉求:一是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参考比重,二是要改进高中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学校领导者要清楚认识到,学校对学生不仅要“拔高”,还要“培育”。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来看,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

3.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在于重新“发现”学生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学校及整个教育的价值毋庸置疑,但素质评价的相关体系却并不被人们认可。因为综合素质所包括的很多内容相对主观,一些学校为了加强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将综合素质进行分解,把相对抽象化的因素转变为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如有些学校将思想品德分解为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等,但是这些还是很抽象,不容易具体评价,于是学校开始构建具体的观测点,如见老师是否问好,是否参加升旗仪式,等等,学校给出的这些评价指标很细致,表面上看是解决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使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本末倒置[4]。把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具化为某一行为,这样就使综合素质评价变为了一个技术性问题,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学生可以为了素质高分来控制行为,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关键难题

1.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不统一

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共同形成的。素质对外的展现就是具体化的行为。我们对一个人的素质进行评价时,往往是以他的具体行为做依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并不会全部展现为外在行为。素质评价的对象可能碰不到某些特定事件来展现自己的内在素质,或者在观察时间段内没有遇到具体事件来展现,这些并不能说明被观察者不具有某些素质。比如,一位同学没有捡到过财物,并不能说其不具有拾金不昧的素质。其次,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并不能确定其内在素质[5]。如果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且有具体的评判指标,学生或家长就可能按照指标行事,学生所展现的行为也不是他内心的诉求,更多的是形式化的展现。在这种诚信机制并不健全的社会大环境里,我们并不能单纯以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来评价其内在素质。

2.评价指标分解与合成不统一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来说,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是不容易量化评估的,对此,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分层分析方法,即将不易量化的要素细分成易量化计算的元素。如一些学校把综合素质评价划分为思想品德素养、学业成绩、创新实践能力等几大模块。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把综合素质细分到具体行为,如上课时向老师行礼,升国旗时唱国歌、行国旗礼等。如此将综合素质进行分解确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素质评估问题,但是,这些被分解的因素组合起来以后,与真实的综合素质相去甚远。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进行分解是必然的,因为内在素质必须借助外在行为来展现,对指标进行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评估,但是在对指标进行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指标的全面性和独立性。指标的全面性是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的二级指标要囊括展现一级指标的各个维度,独立性是指指标之间要相互独立,不能有重叠交叉。但是在实践中这种重叠交叉却是不可避免的,如“军事训练”活动既涉及社会实践,也涉及实践能力。由此也看出,素质评价的“不科学”,使其评价结果的合成比较困难。

3.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缺失导致评价实施流于形式

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主观性和高考的高客观性,使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很难有效挂钩。首先,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客观的评价结果,这是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具有可比性。从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来看,它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状况的动态观察,而不是测试、评价,学校所设立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并不能代表学生素质的全部内涵。同时,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也使他们掌握技能有所差异,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不能单纯进行横向对比的原因。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较差,因为一些评判指标并不可量,如爱国精神、崇尚科学等。这类评测指标都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对其用专业量表来进行评估是不可行的。最后,相对于有明确结果的高考来说,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客观结果,这是综合素质评价难以融入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用客观方式对主观意识浓厚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4.功利主义盛行导致评价改革阻力大

我国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一大阻碍,就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近20年,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很难被有效实施[6]。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办学中的比重,让其与高校招生挂钩,但对于这一举措,笔者认为存在较大误区,如果中学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大学招生标准,这就使综合素质评价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违背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初衷。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为了自身荣誉,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高校招生时并不需要看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他们会在各种大赛的获奖名单上寻找学生。高校对“优秀”学生的发现另辟蹊径,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认识不清,国家教育部门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又一次测试、筛选,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推动全国素质教育发展。

5.评价工作细致繁琐导致参与各主体的压力增大

在大部分學校,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者。在学期末,学校会集中组织完成素质测评任务,教师要负责评分和评价,传统纸质形式的测评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虽然现在开发了网上测评,但是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电子化的操作会消耗他们更多时间。时间短、任务重这是教师面对的一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教育部门提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与考试挂钩,这就使教师给出的测评结果深受质疑。为了降低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观因素影响,一些学校实行“教师提供具体事件,管理部门进行评价”的方法,但是这并没有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反而又增加了被审核的压力。对于学生来说,在招生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发展综合素质测评,意味着要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挤出时间参加“没有价值”的素质评价活动,且素质评价涉及的活动内容具有强制性,缺乏自主选择性,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达不到素质教育的初衷。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参与意识不强,基于传统思想,他们普遍认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过多的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家长的不配合,也是综合素质评价难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策略

1.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力度

要想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招生的参考标准内,就要提高综合素质评价信度。首先,要改变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目前,国内对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的是分级考察模式,即将综合素质进行逐步分解,再把分解指标的结果进行叠加。对此,综合素质并不等同于学科知识,素质不是可以分解印证的,且素质也不适用于分数计量,其是不可量化比较的,由此就使得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不高。其次,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目的,其初衷不是对学生素质学习进行考察,而是对其综合状况进行观察,并针对其优势给出相应的发展规划。最后,高中学校要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出具体结果。结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7]。基础性原则是学生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差异性原则是着重突出其优势进行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要有自评和他评,并给出相应的能力证明以供参考,同时,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在各方都没有异议时形成最终评价结果。

2.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目前,我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还局限于结果,忽视评价过程,评价方法普遍偏向量化测评和笔试测验,方式单一且保守。这种形式化评价方式只是将素质评价转换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并不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相对于其他知识学科,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此,更要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来增强素质评价信度。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科学性,首先要使综合素质评价有据可依。综合素质评价要与国家教育政策、学生培养方向和目标、教育改革政策相一致,要把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相融合,这样可以更有依据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在有建设依据的同时,还要建立全面、完善、可动态记录的学生素质档案。在建立档案过程中,既要有能展现学生基础素质的指标,还要有突出学生优势的指标,档案记录要随着学生发展长期记录,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成长轨迹,便于为学生发展提出规划建议。综合素质的内容大多不可量化,这就使素质测评中掺杂很多的主观因素,而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这就要求素质评价要有成熟的监督机制。

3.创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目前,国内教育学者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范围、操作方式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是理论构建、操作流程及结果利用。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理解可以大致分为非学术能力、各方面素质综合、个性整体素质三类。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也可以把综合素质进行相应的分层,第一层是基本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主体情感等一系列发展其他素质的基础素质;第二层是学科素质,它包括主体发展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第三层是综合素质,它建立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学习实践能力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现;第四层是特殊素质,包括美术、体育等特殊环境所需要的特定素质。这样分类就解决了基本素质与学科素质的对立关系,有效地展现了素质的综合性[8]。对于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管理、运行、指导和监督四个部分。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以实现对整个评价操作的统筹,运行机制要有切实可行的规范和程式,指导机制是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监督机制是积极吸收对综合素质评价施行各环节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以求建立良性互动的运作关系。

4.对高考录取方式进行相应调整

首先,要加强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参与度。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考录取参考指标中,这样能有效地提升高校在招生时对综合素质评价参考的积极性。对于以上办法的实践,可以先小范围试用,观察其效果。目前我国一直在进行高考方式的改革,以后将只对数学、语文进行统一考试,其他科目将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对此,笔者认为,在制定高考录取方案时,一定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量,这样才能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地位,能有效解决目前综合素质评价想加入参考指标又不知如何加入的尴尬局面。其次,高校要更新办学理念,及时向中学传达综合素质要求。高校的招生方式要从分学校录取转换为分专业录取,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人才与专业的对口,有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最后,要成立高可信度的评审组织,审议组织要由多方参与主体组成,对有争议性的学生材料进行集体审议,审议结果接受公开监督,这样可以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保障录取的公平性。

5.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是教育中的重要枢纽,他们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也是政策反馈的最初接收者。在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对改革思想的吸收、对改革策略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事业的成功与否。由此可见,要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师的培训是极其重要的[9]。首先,要加强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教育、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加强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其次,要向教师传播系统的素质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现代的评价理论和理念等,为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知识和技能。再次,要对教师进行具体的策略培训,如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成立学生内部的互评小组等。最后,要不定期地对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指导,如举办有主题的研讨会、建立实践反馈的共享平台等。

6.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和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大部分学校普遍把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即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在不同的模块内都有客观的评价记述,评价结果都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确认,这就很大程度提高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此外,很多学校都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通过教师讲解,或请专家、成功人士开办讲座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规划引导。虽然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课程改革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10]。对此,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参考地位和具体参考方案,这样可以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信度和改革后高考的信度。二是要提高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吕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桎梏及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9(03).

[2] 王洪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误读与澄清[J].中国教育学刊,2016(03).

[3] 刘丽群.综合素质,如何评价——我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四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2).

[4] 刘志军,张红霞,王洪席,等.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

[5] 樊亚峤.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的阻力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6] 王小明,丁念金.历史与嬗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十年[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

[7] 罗祖兵.突出个性: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5(09).

[8] 施洪亮.“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朝哪里去?——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冷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6(04).

[9] 马嘉宾,张珊珊.推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10] 冯成火.高考新政下高中课改的评价、问题与策略——基于浙江省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研究,2017(02).

【责任编辑  王  颖】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唤醒艺术的美学建构研究”(D/2018/02/26)、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基于高中数学学业测评的微专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2017JK12-L13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