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学习困境的学校文化根源及出路

2020-06-21王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农村教师

王平

摘   要 农村教师的改变和成长离不开自主、主动的学习。然而,从实地调研来看,农村教师学习普遍存在被动性学习、应付性学习和意义迷失的学习,教师陷入学习困境之中。农村学校保守型的学校发展文化、功利型的学习文化和权威型的管理文化是造成农村教师学习困境的根源。因此,要化解农村教师学习的困境,就必须实现农村学校文化的重建。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学习困境  学校文化

在教育变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愈加快速的新时代,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农村教师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从--国家、地方到学校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对促进农村教师自身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价值和意义,也更为注重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村教师奔波于不同的培训会场,穿梭于不同名师名家的示范课堂,看到他们埋头奋笔疾书,记笔记、写心得、写反思、写收获。热火朝天的学习表象是否反映了农村教师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享受学习、真正从学习中获得成长,还须要深入到教师学习生活中去寻求真正的解答。

教师是能动的主体人,是培育生命、引领学生健全发展的主导者,教师的学习理应是建立在对学习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全身心投入且能够激发自我深度思考、积极思维的高效的学习,更应是能使教师最真实的内在自我变得清晰、丰富而完善的学习,是能唤醒和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潜能,让教师感受到充实、满足和幸福的学习。然而,近几年,笔者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看似积极、繁忙的学习活动背后却存在许多的抵触、无奈与敷衍。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将学习视作外在的负担或强加的任务,对学习的时间、精力、情感投入有限,学习中充满了被动和应付。如很少有教师能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即使在教学中遇到难题,也不会有意识寻找学习材料解决问题,教师的学习完全是迫于某些硬性规定而进行的“不得已行为”。有老师说道:“我们现在工作负担很重,能把自己的课备好,把该阅的作业阅完就已经很好了,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想学习的事。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很重,各种各样的培训,假期也不让闲着,老师们都有怨言。说实话,如果没有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如果学校不硬性布置学习任务,不把教师学习作为教师工作绩效去考核,老师们谁还去主动学习呀!”有些农村教师迫于规定申报课题,但不真正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很多时候都是“拼凑式”“剪贴式”的应付。A小学L老师说道:“课题虽然申报了,但是老师们也都没有真正做研究,平常都忙着自己的教学,谁也不会想着去查资料,去学习理论,把这个研究做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要检查了,赶紧突击找一些材料凑在一起,把检查应付过去就行了。”更不容乐观的是,在调研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某些农村教师在学习中丢失了自我,他们迷茫、失落和困惑。G老师,一位颇具职业进取心的教师无奈地说道:“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老师,也很愿意配合改革。但是现在的学习,让我感到困惑和茫然。学习城市学校先进的模式、做法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呀!人家是城里的学校,学生基础比我们的好,家长也能辅导孩子们学习。我们农村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带,回家谁能辅导,还是需要我们教师更多地讲。可是学校就是硬性地规定你学人家城里的,让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究。有时候就很迷茫,学习这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呀?”

从农村教师学习的一个个现实场景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他们陷入学习的困境中,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长价值和人生意义。在一些教师心中,学习俨然成为一种令人生厌的负担,使他们从内心远离学习。

一、农村教师学习困境的学校文化根源

学校是教师学习发起、发生最主要的空间,学校文化呈现出的样态和风貌会直接和间接影响教师对学习价值的感受和解读、对学习方式的建构和学习态度的形成。因此,必须明确造成农村教师学习困境的学校文化根源,从根源处实现革新和突破,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农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真正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在要素,真正助力教师成长。

1.保守型的学校发展文化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面对改革仍畏首畏尾,惧怕改革所带来的风险,在内心深处对改革充满了怀疑、犹豫和回避。与改革相比,他们更愿意固守传统。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村学校尽管对外宣扬开拓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但对内所奉行和追求的仍是成绩和升学率,强调的仍是教师要安分守己、任劳任怨、实实在在地教出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正如学者所言:“在很多学校,无论是体现管理者思想的学校文本化的愿景与目标,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追求的目标,都被刻上深深的‘分与‘率的痕迹。即使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学校感受颇深的仍是升学主义主宰的考试文化”[1]。在这种固守应试教育传统、畏惧改革创新、缺乏突破勇气和魄力的“保守型”学校发展文化氛围中,教师们只会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新理论反应迟钝,对学习缺少兴趣、缺乏动力。“保守型”的学校文化氛围严重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看来对新理念、新理论的学习都是折腾老师的“无聊行径”。

2.功利型的学校学习文化

当下农村学校的学习文化建设渗透了极强的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学习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为了花最短的时间模仿和照搬优秀的教学经验,全然不顾学习对教师个体的独特智慧,对教师精神世界充盈的本体价值。如某农村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学习某优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经验分享阶段,有位老师刚要谈到该教学模式不足时,校长马上喝令禁止发言,并强调:“我们現在就是要学习人家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怎么把学到的东西用的课堂上,有再大的困难都必须克服,必须把这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开”。当农村学校的学习文化陷于功利化的泥沼,背离了学习之于个人的本真价值,教师越学习就会越远离自我、越压抑和忘却自我内在的潜能、独特性和创造性,渐渐迷失在一种不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中,感受不到学习对于自我生命成长的意义,他就会“对学习的价值表示怀疑、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对学习的结果感到失望”[2],痛苦、迷茫、无聊的情绪就会接踵而至,而这就成为教师厌恶学习的根源。

3.权威型学校管理文化

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作为成人学习理应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学校应尊重教师发展的自主权和成人学习的内在规律,给予教师学习的自主、自由空间,使教师能基于自己的学科特性、专业发展实际、面对的具体问题等自主学习,而非强迫或限定教师学习。因为,真正的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自觉、自愿和自由的,任何外在的强迫都无助于启动和维持这一过程”[3]。然而,部分农村学校在规范和引导教师学习时过多强调领导意志、统一安排、绝对服从的“权威型”管理,严重挤压了教师学习的内在自主性和自觉性,导致教师只能屈从于外在的强制手段而被迫学习,丧失了积极自主学习的愿望、热情和动力,最终形成表面看似学习,内心实则抵触、应付的虚假学习。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言:“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自由的丧失就使得学习本身不再是一种充满理性愉悦的生活,而成为个体无尽的智力或心智的负担与折磨”[3]。

二、农村教师学习困境的化解出路

“当一所学校形成一种优质的文化氛围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让组织保持学习、开放、反省的优良的作风和氛围,从而使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4]农村学校作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之一,有责任营造和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更好地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师持续成长和农村学校内涵的发展。

1.确立共同愿景,树创新型学校发展文化

愿景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要素。“有吸引力、有价值、可实现的广泛而共同的未来愿景是推动一个组织走向卓越和长期成功的最强有力的动力。”[5]因此,要激发教师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农村学校就必须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破解追分数、求升学率的情结,跳出怕革新、求稳保守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发展的政策环境、物质条件逐步优化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更应抓住机遇,努力克服畏难守成的保守思想,深刻感悟时代精神,确立以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旨归的共同愿景,从而孕育积极进取、改革创新的学校发展文化。以共同愿景为灵魂所构筑起的不断改革突破、追求创新和卓越的学校发展文化会产生强大的引领作用和助推作用,它会唤醒、激励和坚定教师学习信念、学习意志,使教师自觉投入到学习之中,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这时教师在学习中就会充分体验到神圣而又崇高的意义感,学习便不是可有可无、被动应付的活动,而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2.匡正价值取向,育学校积极学习文化

许多特级教师用他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真正快乐、幸福的学习不是为了“学分”“任务”“直接拿来就用的技术”的学习,而是“为人”“成人”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他们不断地发现智慧之美、生命之美、创造之美,他们越来越解放自我个性,越来越成就自己,他们感受到了源源不绝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全心投入,乐此不疲。认识自我生命,体味生命存在意义,成就生命健全发展应是学习活动的首要目的和终极性价值追求。正如学者所言:“‘成人作为学习的根本性的尺度与目的,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赋予了学习以内在性品质与逻辑。学习的这种内在性品质与逻辑,使人更为关注‘为何而生这一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并自觉地从人生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2]。因此,要化解农村教师的学习困境,真正让教师自觉主动的学习,就必须匡正学校学习文化的价值取向,回归学习“为人”“成人”的本真价值,让教师在学习中真正感受自我潜能、个性发展的喜悦,感受自我存在意义、自我价值实现的充实与幸福。正如有学者所言:“功利主义学习文化遮蔽了学习的生命本源特质,因此,教师校本学习文化重建首先要还原学习的生命本源特质”,而当学习“是寻求学习活动本身之价值时,‘学习作为一种快乐复苏了。”[6]

3.尊重教师,建学校民主型管理文化

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激发乡村教师内部动力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畅通与鼓励教师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机会与不同诉求的表达,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使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和安全感,激发教师内在发展热情以及积极行动改变的力量[7]。而以强迫、控制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只能导致教师学习自主性的丧失、创造性的匮乏、智慧的枯竭。因此,要充分激发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农村学校就必须实现管理文化的重建。“控制型组织的根本问题在自律性品质与机制的缺乏以及主体行为权利与地位的被剥夺”,这“必然会造成消极的、顺从的、被动的、充满敌意的实践活动与行为。因而,学校重建的根本性措施在于打破专制主义、权威主义思维方式”[2]。农村学校在管理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确立尊重教师、服务教师的管理理念,给教师创造自由空间,给予教师充分的学习自主权、选择权,为教师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提供各种支持和资源,倾听教师在学习中和自我专业成长中所遇到的困惑、难题,并为他们化解困惑、破解难题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为教师在自由、自主的空间中提供和谐民主的支持性环境。唯此,才能充分释放教师自身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学习动力,保障教师持续的高质量学习。因为,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永远是“一个支持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一个命令者”,需要的是“一个支持性的、引导性的环境”而非一个强制的和压制的环境[2]。

参考文献

[1] 杨全印.学校文化的表现及其对教师的影响[J].教师教育研究,2011(03).

[2] 郝德永.快乐学习:愿景与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6(07).

[3] 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4).

[4] 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J].教育研究,2004(03).

[5] 转引自杜洁,黎方军.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共同愿景與目标概念辨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03).

[6]许占权.教师校本学习文化危机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

[7] 贺文洁,李琼,穆洪华.学校文化氛围对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教师能动性的中介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8(03).

【责任编辑  王  颖】

该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化解的实证研究”(14YJC88007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农村教师
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