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联合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20-06-19王尚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罗非班射血左心室

王尚伟

(日照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山东 日照 276800)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3±4.7)岁。2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64.5±4.4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中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有明显ST段抬高;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都了解并同意进行该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②曾进行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③肝肾功能不全;④由于甲亢或服用相关药物使心电图异常;⑤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急诊管庄动脉支架术治疗,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顿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术前注射肝素使患者活化凝血时间维持于250-350s,然后开展冠脉支架术,术后持续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首先按照10μg/kg剂量静脉推注国产替罗非班,然后按照0.15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36h。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左心室摄血分数,以评价心脏功能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一定缓解,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评为无效。记录分析两组发生血小板减少、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s”的形式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27±5.43)%,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10±5.19)%;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4.269,P=0.000)。

2.2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后两组总有效情况[n(%)]

2.3 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冠脉斑块破裂造成,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要求在短时间内开通坏死血管,恢复冠脉血运。国产替罗非班为血小板受体拮抗剂,不但可以改善支架术后患者的血运,还能提高患者心悸细胞的再灌注率,在恢复患者心肌细胞血液循环的同时,减少了血小板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和国产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罗非班射血左心室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