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骨超声与X线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0-06-18赵小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肌骨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

赵小二

(曲阳仁济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疾病的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RA可引起反复的关节疼痛,疼痛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严重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因此尽早的诊断疾病至关重要[1]。针对RA的诊断,主要对腕关节早期病变进行识别,常规诊断方式为X线片检查,但实践结果显示该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不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在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上,目前常提倡采取肌骨超声的诊断方式[2]。在本研究中,就具体对比分别采取肌骨超声、X线片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接受的61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RA早期分类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腕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3)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2)感染性疾病及腕关节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3)妊娠、哺乳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31~72岁,平均(56.2±2.2)岁;病程4~23个月,平均病程(16.2±2.2)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肌骨超声、X线片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肌骨超声:应用全数字化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12~550mm超宽频带线阵探头。检查时取患者作为,双手平放于检查床,对双侧腕关节进行横向及纵向扫描,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关节桡及尺骨远端,判断关节情况。实际检查的时候,先应用灰阶超声对滑膜声像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关节腔、肌腱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及骨质破坏情况,测量并且记录滑膜最厚处的厚度大小,若厚度在2mm以上可判定为滑膜增生。对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的部位进行重点的超声检查。

X线片检查:采用飞利浦Essenta数字X线检查,坐位检查,检查部位为腕关节。

针对两种方法获得的影像均由2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应用肌骨超声对各病变的检出率上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肌骨超声与X线片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情况比较[n(%)]

3 讨 论

RA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20~0.37%,疾病以腕关节病变为主要病理特点,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还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因此尽早的诊治疾病非常关键[4]。临床中针对RA的诊断标准通常是X线片,该方式可发现早期关节肿胀、骨质破坏等病理改变,但检出的阳性率较低,相比之下,采取肌骨超声的方式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可准确显示RA腕关节早期病变,反应骨侵蚀、滑膜增厚及关节积液等主要征象,这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本研究结果心室,在对RA腕关节各种病变的检出情况上,肌骨超声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这充分提示肌骨超声对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肌骨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
肌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