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2020-06-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合并症神经外科危险

陈 喆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3)

神经外科的疾病种类众多,极易导致颅内压升高,甚至会在不同程度上损伤神经系统生理结构与功能,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循环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极易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临床病情有所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此种情况下,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来开展研究,以某医院2018年1月~12月神经外科所收治住院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消化系统感染及其他系统感染患者。入组400例患者中,男268例,女132例,年龄在11~79岁之间,病程1~36 h,病因包括外伤、脑血管病、肿瘤等,合并症方面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1.2 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术后实质器官感染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1.3 方法

将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术前合并症、手术次数及方式、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应用于组间比较,x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有1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情况,颅内感染发病率为4.75%。如表1,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术前危险因素可知,观察组GCS评分较低,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术前危险因素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术前危险因素对比(±s)

组别 n 年龄(岁) 病程(h) 术前合并症 GCS评分(分)观察组 19 47.33±6.85 15.16±3.78 13 7.86±1.27对照组 381 49.74±6.72 15.42±3.76 152 8.44±1.34

就两组术后颅内干扰的术中危险因素来看,患者手术次数多、手术过程持续时间长、开颅手术例数多等都是危险因素,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术后危险因素来看,护理满意度低等是主要因素,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为4.75%,一旦出现术后颅内感染,极易影响患者预后,患者住院时间有所延长,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加大,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造。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具体把握,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保证干预的积极化,从而改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术后颅内感染的合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回顾性分析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患者年龄大、术前合并症多、术前GCS评分低是术前因素,评分较低则表示患者病情偏重,术后易出现颅内感染,因此要在术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手术次数、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是术中因素,手术创伤大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因此要结合患者病情来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提高手术水平,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昏迷时间长、术后引流量多为术后因素,为防范颅内感染的发生,需要定期消毒留置引流管,令引流管保持通畅,若病情允许及早拔除引流管。要将神经外科护理水平提升,以降低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几率。

总的来说,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因此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早预防、早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合并症神经外科危险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喝水也会有危险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