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06-18孙英英颜美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我院脑梗死

孙英英,颜美霞,李 静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有了显著的变化,因此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处于治疗期以及康复期的患者除了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断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改善。本文对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患有脑梗死疾病的58例患者(我院神经内科),随后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单双号标注,其中单号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而双号患者作为康复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组的2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有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59.33±4.03)岁,而在康复护理组的2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59.41±4.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传统护理组:我院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康复护理组:我院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体位摆放护理:对于偏瘫患者需要正确摆放,伸直外展患者的前臂,分开五指,将掌心朝上,将拇指与躯干相远离,在枕头上放置患肩以及上臂,将下肢足尖以及足跟等部位垂直于床面,将髋关节内旋,并且微屈,将髋关节垫高。康复患侧时,保持上肢体位不变,下肢屈曲上腿膝盖部位,在下侧腿膝放置在前床上。②体位更换护理: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故行动会出现不便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患者的体位变化,帮助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出现很多并发症,也要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此来促进患者微循环,避免出现组织痉挛等情况的发生。③关节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主要包括主动运动以及被动运动两类,其中针对于轻微偏瘫患者应该进行被动运动,运动强度要从轻到重,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上肢到下肢,以患者感受到耐受为宜,在患者痉挛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1]。④日常生活训练: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主要包括如厕、穿衣以及用餐等。⑤步行训练: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并肩,协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每次行走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10min为宜。

1.3 评判标准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由我院护理人员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科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情况

康复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情况(±s)

注: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WHOQOL-100(分) 神经功能缺失(分)康复护理组 29 92.36±2.68 5.36±0.55传统护理组 29 82.48±4.55 10.25±0.5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康复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出现功能障碍是最为常见的现象,致残率极高,高达70.0%以上,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降低,因此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对于脑梗死患者采取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地将患者的生活状态水平进行提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2]。

综上所述,脑梗死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我院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