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6-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保护性人性化约束

谢 晨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江苏 太仓 215400)

ICU在临床各科室中较为特殊,入住患者多为危急重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管理。在ICU中设备较多,且全程无陪护制度,一些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担忧及抑郁等负面心理[1],同时患者自身也存在不可控因素,导致发生不良事件,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此,本次研究对ICU护理管理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展开相应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ICU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1.56±3.74)岁。对照组4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0~76例,平均年龄(42.25±3.4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现象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干预:(1)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保护性约束条件[2],并选用恰当的约束材料,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保护性约束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则予以约束,若患者存在躁动、焦虑等不配合情况,则使使用约束带固定住肢体,切勿过紧,防止伤害到手足部皮肤。(2)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鼓励患者倾诉自身的负面情绪,尽可能的消除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1)依据SAS、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变化进行评分,分值为0~50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差,反之则好;(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时间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

观察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你(±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你(±s)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对照组 42 23.31±2.36 25.75±2.45观察组 42 10.25±1.02 9.26±1.13 t-28.293 22.156 P-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对照组中发生2例意外拔管、2例创口感染、1例药物污染、2例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7/42);观察组中发生1例意外拔管、0例创口感染、0例药物污染、0例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1/4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2.014,P<0.05)。

3 讨 论

ICU患者部分意识还未恢复,若是不予以保护性约束,则会使患者身体随意变动,导致胃管、气管插管等导管拔除、脱落[3],影响到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烦躁心理,不断在床上翻身,容易出现坠床等危险事件,因此需要给予患者保护性约束措施,对患者的活动进行一定限制,减少意识模糊患者的躁动,进而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后在心理状态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这与鲍金雷[4]等人研究报道趋于一致,可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各个方面考虑到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通过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给予针对性保护性约束,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能够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此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ICU护理管理采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保护性人性化约束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