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18王文霞王东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腹式阴式出血量

王文霞,王东君,刘 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肥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 合肥 231600)

子宫切除术为妇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多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其次为子宫内膜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子宫腺肌病等[1]。其术式较多,开展最早的为经腹子宫全切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随着麻醉技术发展,手术器械改良和微创科学的发展,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和阴式子宫全切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均已普遍开展。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疾病,手术技术的改进及麻醉技术的发展拓宽了TVH的手术适应证,非脱垂子宫疾病也开始采用阴式手术[2]。本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子宫良性疾病需切除子宫的患者应用TAH和TVH方式的临床效果,讨论TVH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安徽省肥东县人民医院妇科行TVH的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患者36例为观察组(阴式组),选择同期行TAH的非脱垂子宫患者37例为对照组(腹式组)。

纳入标准:①术前妇科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子宫良性疾病及癌前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等),且为非脱垂子宫者;②有阴道分娩史者;③符合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指征者;④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生殖道恶性病变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全身出血疾病患者;③盆腔明显粘连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43~54岁,平均(48.42±3.0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2~56岁,平均(47.24±3.69)岁,t=-1.440,P>0.05。观察组子宫大小(10.79±1.93)孕周,对照组(11.56±2.25)孕周,经t检验比较P>0.05。病理类型的组成上,观察组子宫肌瘤27例(75.0%),异常子宫出血3例(8.3%),宫颈CIN3级2例(5.6%),子宫腺肌病4例(11.1%);对照组子宫肌瘤31例(83.8%),盆腔肿物2例(5.4%),子宫腺肌病4例,经检验P=0.353>0.05。因此,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阴式组患者硬腰联合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使患者头低臀高,消毒、铺巾、导尿、暴露宫颈。将含盐酸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自宫颈阴道交界处,注入膀胱宫颈间隙,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则用缩宫素替代肾上腺素。环形切开阴道穹隆,钝性分离前后间隙达腹膜反折。分步钳夹、切断、双重缝扎双侧子宫主、骶韧带及子宫血管,无需钳夹缝扎近子宫侧。打开子宫前后腹膜,钳夹切断缝扎双侧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根据子宫大小,<10孕周者,直接经阴道取出子宫,≥10孕周者,可先将子宫横行切成两半或数块后取出,如遇肌瘤,可先剥离,待子宫体积减小后再取出。查看各残端有无出血,生理盐水冲洗,缝合盆腔腹膜及阴道穹隆。术后阴道填塞纱布,留置导尿,24 h后取出纱布[3]。

腹式组患者给予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行硬腰联合麻醉,仰卧位,经腹手术,即开腹、游离、切除子宫、缝扎断端、关腹等。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等。其中,术中出血量为术中负压吸引器所集血液和纱布增重之和。术后出血情况为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由手术操作导致的局部出血,一般表现为阴道流血,、切口渗血或局部血肿等。当患者体温正常、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水方可出院。

1.3.2 手术并发症

患者出院后在门诊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如无特殊术后一月复查,术后三月需进行一次评估。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有无阴道切口息肉、血栓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均未损伤膀胱、直肠及输尿管。阴式组手术时间为(100.27±20.07)分钟,腹式组手术时间(109.73±19.68)分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上,阴式组短于腹式组(9.92±1.44 vs 11.70±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腹式组患者仅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予以输血治疗;阴式组患者术中进展顺利,3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中,1例残端渗血,1例术后阴道流血,1例膀胱腹膜反折处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 术中术后并发症[n(%)]阴式组 36 100.27±20.07 154.29±65.72 9.92±1.44 3(8.33)腹式组 37 109.73±19.68 166.47±63.57 11.70±2.26 1(2.70)t/x2 2.032 0.782 4.014 0.294 P 0.046 0.437 0.000 0.587

2.3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下腹不适,阴式组患者未发生阴道顶端脱垂等并发症。

3 讨 论

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术式有经腹、经阴道和腹腔镜下三种。TAH手术适应证广,术野清楚,手术难度相对较低,使得TAH的开展明显多于TVH[4]。但TAH的弊端同样明显,如手术切口大、创伤重、出血量难以控制、术后胃肠干扰大、术后住院时间长、切口愈合慢且遗留有明显瘢痕,许多患者难以接受[5]。TVH顺应微创理念,比腔镜创伤更小。患者对微创的追求是妇科医师探索并实施经阴道手术的动力。既往研究 [1,6-10]发现TVH优势显著,可明显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长、减少盆腹腔干扰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体表无瘢痕,很大程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李萍等[11-12]研究认为TVH可明显提高手术质量,或可逐渐取代传统的TAH,成为治疗非脱垂子宫疾病的首选术式。Grag等[13]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对每组23例患者分别进行了TVH和TAH,发现TVH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发病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蔡梅梅[14]通过对行腹式、阴式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病例各5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实施腹式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多于阴式组,子宫切除术的3种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Mc Cracken等[15]发现,与TAH相比,TVH的术中和术后发病率较低,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实施TVH。

本研究结果显示,阴式组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腹式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和避免术后腹部瘢痕等是TVH治疗非脱垂子宫疾病的优势。与既有研究成果相符。[6-13]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有研究报道不符[17],与其可能原因有:①此次纳入的TVH例数尚少,缺乏代表性;②手术时麻醉效果不满意,选择病例术前评估不充分,术者操作技术不够熟练,致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③术后护理仍需进一步完善;④尚未比较2种手术对术者和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TV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良性妇科疾病的手术方法,考虑其创伤小,成本低,应加以提倡。然而经阴道实施手术时视野较狭窄,对麻醉要求高,限制条件较多,容易误伤邻近组织器官如膀胱、输尿管等。这不仅要求手术者操作熟练,也需要临床医师谨慎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16]。李萍等[11]研究认为阴道子宫切除术的禁忌证包括下腹部手术史、生殖道恶性肿瘤、子宫>14孕周、盆腔内组织黏连严重以及不适合的阴道条件 。此外,有报道[13]提及位于子宫颈、子宫下段或阔韧带内的肌瘤,并发内异症等患者也同样不适合实施TVH。然而,Doucette等[18]通过一项纳入250例患者的研究对TVH的常见禁忌证提出了质疑,包括大子宫、无子宫、既往手术史等,并得出结论,上述因素很少是禁忌证。正确的选择患者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关于TVH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观点不一,如何正确选择患者仍需不断地临床探索。除此之外,术前积极完善妇检及B超检查,观察阴道条件及准确评估手术可能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11]对提高手术质量也大有帮助。

总之,TAH与TVH均可用于非脱垂子宫疾病的医治,且经阴道实施手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和避免术后腹部瘢痕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式阴式出血量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什么是阴式手术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